雕爷再无牛腩
“餐饮这块我没有可吹的牛逼了。”
互联网江湖中有雕爷之称的孟醒在今日发文表示,其旗下创业品牌阿芙精油、河狸家等在经历了去年的颓势之后,于今年迎来反弹。但“可惜的是,雕爷牛腩我是上半年真卖给了一家餐饮管理公司。”
根据孟醒所述,去年下半年由于阿芙精油与御泥坊的交易失败,河狸家持续在烧钱,再加上雕爷牛腩餐饮生意他本人一直缺时间关注,也在持续下滑,孟醒开始寻求买家,缩小管理半径,动了出售雕爷牛腩的念头。
根据工商信息资料显示,雕爷牛腩目前属于一宗(北京)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今年6月3日,孟醒退出股东、董事等公司职务。
数据来源:
启信宝
自此,雕爷牛腩跟雕爷分道扬镳,而这也意味着第一代网红餐厅的落幕。
雕爷牛腩创立于2012年主打“轻奢侈”,创始人即为雕爷孟醒。后者作为初代互联网+风口的炮制者,鼓吹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餐饮,一时喧嚣。甚至彼时流传在圈内的一句话便是,去雕爷牛腩吃的不是牛腩饭,而是那碗热气腾腾的互联网思维,曾经打卡者无数。
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就是营销包装术。
比如雕爷牛腩号称其烹饪牛腩的秘方,是向周星驰电影《食神》中的原型人物——香港食神戴龙——以500万元购买而得;加工切制牛腩的刀选用大马士革钢锻造,炖牛腩的锅已申请专利;雕爷牛腩开业前,还特别进行了半年的“封测期”,邀请美食达人、影视明星,还有苍井空等前来站台吆喝。
与雕爷牛腩类似打法的,还有赫畅的黄太吉。后者同样是一家自称带着浓重互联网气息的餐厅创业品牌,靠着“美女老板娘”和“开奔驰送煎饼”等多个热点话题,曾在当时引起了高度关注。
复盘来看,无论是雕爷,还是赫畅,无论是雕爷牛腩,还是黄太吉的煎饼,都迎合了2012年之后互联网正在加速颠覆变革传统产业的趋势。
他们的内核是营销学理论,兜着互联网的外衣,通过一系列的炒作与传播,化身彼时互联网思维的代言人,核心即为讲故事。
而这一度确实是成功的。不仅是众多互联网创业者抱着朝圣心理前去品尝体验,资本方也对雕爷等人的互联网思维论很是买账。
根据雕爷此前表态,雕爷牛腩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便估值近10亿。黄太吉也不差,短时间内估值高达12亿。
但高光之后,皆是一地鸡毛。
2016年,黄太吉曝出关店动作。彼时赫畅通过一篇《没有低谷,哪有巅峰》的文章对外回应称“确实关闭了一半的大型工厂店,平均每家500平方米以上,开销及成本大,既然业务结构不合理,没有必要保留,必然关掉”。并称,关店得到股东和团队支持,没有失去投资人的信任。
雕爷牛腩也在同期,出现经营状况不佳,高管出走等现象。据了解,最火的时候雕爷牛腩的坪效(指每平方米的面积可以产出的营业额)曾达到321元,所有门店的日营业额甚至高达100万元左右。但好景不长在2016年,这一日营业额总数便降到只有20万左右。
截止目前雕爷牛腩官网显示,雕爷牛腩拥有7家门店,上海1家,北京6家。
依旧店面环境颇有特色,座位、灯光等客户体验舒适,餐具用品感觉很上档次;服务员着装整洁,戴着黑色轻薄面纱,上菜前详细介绍每样食材,随时留心客人的一举一动等等。但已然没有过往那么火爆了。
归根结底在于,消费者终于识破雕爷们的互联网思维的真实面目,在新奇感体验消失之后,雕爷牛腩便不再具备吸引力。
换句话说,营销包装术下的雕爷牛腩、黄太吉煎饼等核心竞争力,在于引发消费者的好奇。而具体到真正产品本身,未能形成护城河。
一来,产品贵,且并不好吃。这两者的口味在消费者端,一直是颇受诟病。不过餐厅管理者不仅不改进,反倒还要怼市场上质疑产品质量的言论。
雕爷曾说那些认为雕爷牛腩不好吃的消费者,是味觉没有打开,言下之意是质疑者,皆为屌丝。赫畅也有所表态:“好吃并非快餐成功的唯一标准。”
二来,玩互联网思维的雕爷们,并不真正懂得餐饮运作规律。
雕爷牛腩原COO、传统餐饮业出身的穆剑曾对外透露,雕爷擅长的营销与食品产品本身并没有融为一体,适用于快消品的营销手段未必适合餐饮。且雕爷个人的任性,以及随意,也会给雕爷牛腩的运营带来混乱摇摆。
说好听点,是雕爷互联网思维的理想色彩。直白点,可能就是不切传统餐饮的实际。
黄太吉惨淡收场,赫畅也基本失声,连带着曾猛吹过黄太吉的罗振宇,也在近日被拎出来嘲讽了一番。雕爷牛腩亦被迫卖身,于今年6月找到接盘方。
此后雕爷再无牛腩,互联网餐饮鼻祖最终证明了都在裸泳
参考阅读:《真别怀疑了,“新消费”滔天巨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