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中国经济重启,新西兰会走出低谷吗?专家最新分析真相了……

财经作者: Gloria
中国经济重启,新西兰会走出低谷吗?专家最新分析真相了……
摘要ANZ China驻香港的经济学家Raymond Yeung对中国经济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警告称,中国的GDP增长正在放缓,并将继续放缓,但他也表示,GDP不再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指标。

后花园2024年5月22日援引nzherald网站报道:今天,新西兰央行宣布将OCR维持在5.5%不变,并表示中短期内仍将维持限制性的货币政策。对于正在经受强劲经济逆风考验的人来说,阵痛还在持续。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担心新西兰经济会进一步恶化,为此,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并寄希望于中国经济反弹能提振新西兰经济。

为此,财经编辑Liam Dann分析称,新西兰央行策划了这次经济衰退,现在大家都在等待2025年的反弹,届时利率将开始下降。如今,“活到2025年″”已经成为了今年商界的口号。

然而,这次衰退不仅仅是利率的问题。新西兰经济还面临其他不利因素,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放缓。

本周一,由NZ INC和奥克兰商会主办的“2024中国商业峰会”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ANZ China驻香港的经济学家Raymond Yeung对中国经济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警告称,中国的GDP增长正在放缓,并将继续放缓,但他也表示,GDP不再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指标。

我们或许应该把经济放缓放在大背景下考虑。中国官方公布的去年GDP增长率为5.2%。作为一个18万亿美元的经济体,这意味着它仍然增加了近1万亿美元——大约是新西兰整个GDP的四倍。

Yeung指出:“GDP放缓并不是一场灾难,它也不再是真正的关键问题。”

Yeung说,新西兰出口商不应过于担心宏观经济形势。相反,他建议那些在中国做生意的人关注他们的行业状况和将影响他们增长的结构性变化。

我们可以从新西兰出口产品的不同回报中进行分析。乳制品和肉类价格在过去几个月有所反弹,但仍远低于历史高点。

然而,木材价格出现暴跌。ANZ银行5月份的大宗商品指数(Commodity Index)显示:“4月份林业指数暴跌8.5%,原木价格目前处于2016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是我们原木的主要市场,由于建筑活动仍然低迷,目前中国市场的需求极其疲软。”

Yeung说,房地产行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

除了对建筑产品的需求产生直接影响外,这个摇摇欲坠的行业还削弱了消费者的信心。

正如《金融时报》所报道的那样:“中国政府宣布了一些迄今最有力的举措,以重振债务缠身的房地产行业,鼓励地方政府购买地产,并放松抵押贷款规定,以期推动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复苏……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pboc)公布了一个3000亿元人民币的再借贷基金,以支持地方国有企业的收购计划,并表示这将推动银行放贷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早些时候,中国银行将首次置业者的最低首付比例从20%降低到了15%,并表示将取消个人房贷利率政策下限。

Yeung表示,这些都是重要的措施。它们将确保中国不会经历2006年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房地产危机。

但他警告说,这些措施无法解决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他估计,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半的时间才能缓解。

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因为这表明新西兰不能指望中国消费者给新西兰经济带来亟需的提振。乳制品消费一直保持相对强劲,但我们在新冠疫情后发现中国游客数量减少,短期内不太可能大幅增加。

中国消费者选择在春节期间到国内旅游,去年春节前后的国内消费创下了新纪录。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制造业和出口部门正在重新启动。这将保持GDP的增长,但它对高失业率和消费者信心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因为这些部门领域大量使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Yeung指出,提振经济需要的是服务业的反弹,这样就业和消费者信心也会相应提升。他表示,如果服务业反弹,新西兰的出口消费也将受到推动,然而,这也与房地产市场的命运有关,因此提振经济可能需要3年半到5年内的时间才会实现。

(责编:Gloria)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