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LO圈,就是这么隐秘而暴利

财经作者: 36氪的朋友们
LO圈,就是这么隐秘而暴利
摘要前不久炒鞋操作蔚然成风,一时闲鱼鞋贵。

前不久炒鞋操作蔚然成风,一时闲鱼鞋贵。

但除了篮球鞋,闲鱼上还有另一个隐秘而暴利的交易圈子——萝莉裙(Lo裙)。

Lo裙被称为“破产三女神”之一,与JK制服和汉服并列。

为了一条小裙子,少女们往往一掷千金;若是碰到绝版,价格过万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hougarden

△价格上千上万都是正常操作

这年头,球鞋App和平台越来越多,价格即将透明化;而Lo裙,正是下一波风口所在。

01 倾国倾城or倾家荡产

你也许是在纳博科夫的小说或者库布里克和阿德里安的电影中了解到“洛丽塔”(Lolita)一词的。

它原本是故事中主人公少女的名字,现在被用来指代一种融合着维多利亚和洛可可时期的宫廷风格、又间或杂糅了些许哥特与朋克亚文化的穿衣风格。

hougarden

Lolita以层层叠叠的漂亮小裙子为视觉主打,搭配到膝上下的袜子与圆头鞋或马头鞋,耳环手袖常做点缀,蕾丝发带必不可少,手里最好还拿个软萌可爱的包包。

两个词形容:精致、华丽。

Lo裙在上世纪末于日本发扬光大,在霓虹时尚中心原宿地区,随处可见Lo娘(娘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小姑娘”)们争芳斗艳,甚至有人一度将这些穿小裙砸的女(男)孩纸称为“Lolita代”。

像是很多人熟悉的电影《下妻物语》就以通篇Lolita风格而著称,令人少女心炸裂。对于许多Lo娘来说,《下妻物语》也是他们进坑的入门电影。

hougarden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Lolita之风也随之西进中国。别看Lo裙在国内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它早已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这些漂亮的小裙砸往往只会出现在漫展、cos大会等活动中。

hougarden

但归功于这届年轻人的不断宣传,现如今,我们不难在热闹的街头巷尾、甚至某音、某手上看见翩然飘过的Lo娘们。

Lo裙市场的盘子有多大,目前尚无定论。但如果你轻轻点开Robin李的搜索引擎,会发现“Lolita服饰”等关键词拥有海量搜索结果。

hougarden

又如《奇迹暖暖》等换装类手游,都把Lo裙作为一个独立类型和重要卖点在运营,不知道有多少妹子们,为了一套Lo裙疯狂氪金。

hougarden

言归正传,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代社会绝大多数的美都建立在金钱之上,Lo裙也不例外。

Lo裙因为用料考究、制作工艺繁复,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像是日本名气最大的品牌Angelic Pretty,档次比较一般的裙子都在2000元朝上。

△Angelic Pretty的小裙子,单件动辄超过2500软妹币

有点名气的国牌,价格也是不遑多让。

hougarden

更何况,Lo裙非常注重整体的协调搭配,穿了好看的小裙子就更要全副武装(full-set),发饰、鞋袜、配饰不来一发?

所谓小数怕计,杂七杂八买下来,又是一笔令人咋舌的支出。

hougarden

△配饰虽然都是一两百软妹币,但配齐的话也是价格不菲

Lo裙中食物链顶端的王者之一“百万宝石”系列,单价超过17000元软妹币,在二手交易市场更是被炒到了近三万元,那架势,怕是炒鞋的也得瑟瑟发抖。

hougarden

△给百万宝石的价格跪了

一项2016年的民间调查显示,67%的受访者在Lo裙方面的月均消费超过了500元。

而对于进入Lo裙圈子的高级玩家,平均每月至少剁一次手,碰上有新裙子密集发售,交个四五笔定金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不知不觉中大几千块钱就没了,一年下来,买裙子买到五位数那是司空见惯。

真是不禁要感叹:买Lo裙的妹子(或汉子)们,未必能倾城倾国,但包管倾家荡产。

02 为裙痴狂的Lo娘们

但即使倾家荡产,裙子还是要买的,这辈子都要买的。

让我们寻本溯源:在成为小裙子的买家之前,Lolita爱好者对应的是亚文化群体。

大部分亚文化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因为难以被理解所导致的颠覆、对抗与永不妥协——这就注定了亚文化群体需要外显,而服饰则很好地承载了这一任务。

hougarden

△不了解、不理解、不接受Lo裙的大有人在

正如张爱玲所说:“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举个栗子,大家熟悉的Vans,早期其实就服务于滑板爱好者,生意做大出圈之后才逐渐成为主流时尚品牌的。

hougarden

△Vans曾是属于滑板爱好者的小众品牌

对于Lo娘而言,很多人最初是觉得裙子好看、能带自己进入梦幻世界等等原因,也就是为了满足审美享受(此处非贬义)才入的坑。

但成为Lo娘之后,为了“配得上好看的裙子”,他们就会反过来学习化妆搭配、减肥,不断进化改变。

也就是说,裙子、发箍、手袖、蕾丝……都汇集成了表达出口,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熨帖的正向情绪价值。

亚文化的小众属性,也注定了群体会形成紧密而固定的圈层,让大家在其中能感受到强烈的、由稀缺产生的优越感,进而形成身份归属与身份认同。

和许多其他的小圈子一样,Lo娘们也会在线上线下寻找各种小裙子同好,分享穿搭信息,交流审美心得。

混B站的朋友一定经常在B站上看到吃吃吃+新品走秀+小姐妹拍照为主打的Lo娘茶会,这种经常在华丽的西餐厅或咖啡馆举办的茶会,就是他们最经常组织的圈子活动。

hougarden

线上就更不必说了,各种返图博主、营业代购、穿搭聊天群、种草社区……早就在赛博世界为Lo娘们建起了一座座梦幻乐园。

hougarden

△社交网络上茫茫多的代购

基于小圈子的归属与认同让Lo娘们对小裙子具有超高的忠诚度,高忠诚度就意味着高复购率,但凡入坑,就会买买买不停。

而前面提到,Lo裙因为对穿着者的搭配要求原因,天然有着比较高的消费门槛;但凡能入坑的,那都是价格敏感度低的有矿富婆,这也意味着,Lo裙可以轻易地做到高客单价。

高客单价&高复购率,多少企业绞尽脑汁、梦寐以求的事情,就这样轻轻松松在Lo圈实现了。

随着Lo圈近几年的发展壮大,做小裙子生意的商家越来越多,抛开隔壁日本不说,光是国内登记在册的Lo裙品牌,就有超过600家。

看到蓝海机会的商家也在越来越频繁地做起了推广——找种草姬带货,玩饥饿营销,用一场又一场茶会提高Lo娘的预定兴致……

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注定了——为裙痴狂,是Lo娘们的最终归宿。

03 Lo圈也有鄙视链

很多刚开始关注Lo圈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会觉得这个小群体天真可爱得宛若暖心动画片。

但实际上,Lo娘们常年上演鄙视撕逼大戏,其精彩程度堪比宫斗剧。

圈层是把双刃剑,在成为Lo娘温暖归宿的同时,Lo圈也有着复杂而严苛的清规戒律——穿错Lo装、用错搭配,轻则被挂被吐槽,重则被赛博吊打。

宫斗不止于此。Lo圈鄙视和撕逼的焦点,在于Lo裙的“山正之争”——小裙子的高价格让它成为了白富美的游戏,但有些Lo娘偏偏不信这个邪,选择价格稍微便宜些的山寨款。

像是原价近6000元的天国少女系列,山寨款只要几百元,你别说,买的人还挺多。

hougarden

这也让他们获得了“穿山甲”这样极具讽刺感的尴尬外号。

前不久,四川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因为穿山寨裙被两名Lo娘当街拦住辱骂。

hougarden

年轻演员徐娇也中过招——因为疑似穿山,徐娇在各大社区被Lo娘们进行了大型群嘲。

hougarden

我们不妄言山正之争的对错,但Lo圈对于“山”的厌恶,原因不难理解:山寨款是最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在Lo娘们看来,廉价而劣质的裙子是原罪。穿山甲们的过错不仅仅在于侵权,更是因为对原创设计的打压而影响整个圈子的发展。

看出来了么——无论是穿着纠错,还是山正之争,背后的本质还是在于“为圈子考虑”。

这也是像Lo娘这类圈层中的消费者的共性:他们的集体意识极强,对于品牌的重视程度超乎想象。

如果你想做某个细分市场或者小圈子的生意,不妨康康Lo裙的“山正之争”:

这些市场的用户高度敏感与排外,因此关键还是要深入了解小群体的想法,以品牌导向而非利润导向的思路建立自身壁垒。

有壁垒了,才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否则,就会像很多低价走量style的山寨Lo裙店一样,通过价格优势赚到一波快钱之后,却因为躲不过更便宜的同质商品的恶性竞争,轰然垮塌。

通俗点儿说,就是先别忙着一切朝钱看,沉下心来揣摩用户心思,好好做产品,给他们留个好印象。慢就是快。

只有徐徐图之,钱才会源源不断流进你的钱包。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