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利店的下半场

财经作者: 36氪的朋友们
便利店的下半场
摘要便利店,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被资本时时关注。
hougarden

便利店,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被资本时时关注。

2017年,便利店站在了风口,千城万店、十万店计划、无人便利店……在资本的加持助力下,诸多初创品牌蜂拥入局,行业大佬们也开始舍命狂奔,“便利店的春天”“风口”“爆发期”等字眼频繁出现的各大媒体……

2019年,商务部印发《关于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工作通知》。该《通知》提到,为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健全便民商业设施,提高消费便利性和居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商务部决定在全国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工作。

《通知》明确了关于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的目标及任务,目标为3年规划,从数量及质量两个方面设定。
提出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重点发展连锁门店总数50家以上、知名度诚信度高的品牌连锁企业。

更详细的内容大家都可以查阅,政策通知出来了,有政策,有导向,对于行业肯定会有帮助,但如何活下去,活的好,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企业自己。

便利店经营者们面临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面临的风险也不会降低多少,整体的商业环境更不会一夜突变,总之,企业该做的工作一项也少不了,解决实质问题,还是要靠自己。

市场看好,政策导向,便利店的下半场,从业者们如何应对?

便利店面临的问题

便利店发展多年,经历过多重洗礼,能留存至今还在发展扩张的,基本已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及优势,新入局者凭借各自独特的资源也开始快马加鞭快速发展,当然,更多数量的个体经营者、夫妻老婆店也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当然也面临着各自不同的问题。

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来看,2019年便利店行业的企业发展指数、营商环境指数、市场竞争指数以及人才储备指数均在荣枯线以上,整体行业的发展预计还是会比较稳定的。

但再看其他几个指标:店租指数为35.4,用工费用指数为29.3,门店招工指数为29.6,便利店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店租、用工费用、招工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是所有便利店从业者都要面临的外部、行业问题。

从便利店经营者自身来看,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是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当然,与之相应的是如何做到差异化经营,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也是所有从业者都在努力做的工作之一。

现在的信息、咨询、媒体太发达了,好处是可供参考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了,随之而来的,是对信息、数据的筛选、甄别、使用要求越来越高,这方面的工作做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

另外商品、运营、消费者、政策、不断出现的新事物等等,都会给从业者带来不同的问题,当然,解决好了,就会成为新的机会点。

面对新事物的态度

作为经营者本身,如何在经历过高峰、低谷、风口等洗礼之后的行业更好的生存发展呢?笔者仅提供部分个人观点,期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不:不拒绝新事物,不随波逐流,不生搬硬套

零售行业里几乎隔断时间就会出现一些新概念、新观点、新事物,面对这些“新”,从业者应该如何应对呢?

不拒绝新事物

面对新事物,首先要有包容的心态,有了这种态度,才可能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与机会,而且从新事物中,很可能给我们更多新的启发,跳脱出原来的操作思维,比如社区团购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甚至有很多专业做团购的团队出来,那么作为便利店的从业者,可以做吗?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不能想也不想看也不看就直接否定,觉得是在瞎搞,或者自己不需要,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门店,改良一下,打造自己的社区团购模式方案。

不随波逐流

面对新事物,我们不拒绝,更不能照单全收,或者参加个会议,参加个饭局,听到个新模式、新观点,立马心潮澎湃,如同中国男足,今天学巴西,明天学德国,结果最后不伦不类。

不生搬硬套

同样的,新事物出来,好的竞争对手出现,我们不能去照抄照学,看到好的就要放到自己店里,觉得新的就扔进来试一试,生搬硬套只能学到表面,适合的才是当下最好的。

便利店的下半场:回归本质

新事物、新概念、新思维层出不穷,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对于便利店来讲,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我们的本质:消费者需求。

便利店的本质是什么?很长一段时间内,商品仍然是连接便利店与消费者的关键,便利则一直是便利店的立足之本。便利店营业者们所有的工作,只有一个核心点:消费者需求。

如7-11中国董事长内田慎治所讲:7-11在选择商品的时候,不考虑厂家给什么条件,而是考虑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因为如果是畅销商品,肯定不会给卖家很优惠的条件,而只要这个商品是畅销的,顾客所需的,即使条件稍微差一些,我们都会选择。

这也反应了7-11的经营之道,7-11一直在思考经营本质价值观的问题,而且一直在围绕着消费者做研究,做优化。

不断持续高效的为所服务的消费者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商品与服务,这就是便利店的生存之道。

再看几个数据图标(数据仅供参考):

hougarden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有7成的从业者都在做线上订单、线上引流,6成从业者在做送货到家业务,这是便利店的趋势之一。

hougarden

hougarden

便利店品类结构在不断优化,即食食品越来越被重视,自有品牌的占比也在提升,这也是便利店的趋势之一。

趋势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便利店只能做出选择:主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还是被动适应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商品上,还包括了购买方式、支付方式、购物效率、购物体验等等,当然,商品和服务仍然是两大基础项、基本功,脱离了这两项,其他的再繁花似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几个观点分享给经营者们思考:

>>>>对新事物持正确客观态度,特别是趋势类的;对于新业务,根据自身情况来考量是否推进,如何推进,切忌一味拒绝,更忌生搬硬套,该学习学习,该改良改良;

>>>>商品的持续优化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同时也是拉开与竞争者差距的壁垒,而优化的核心点,永远是围绕消费者进行。

比如要不要做自有品牌,鲜食即食,做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自身的发展情况,所处的商业环境,更要看所服务的消费者状况;

“我们是服务行业,服务是我们的生存之本,持续优化绝对不会错;消费者享受一次便利之后,就会要求更便利;效率,是目前阶段可以拉开竞争差距的利器,效率包含了门店效率、商品效率、服务效率乃至背后的组织效率、体系效率。”

最后,向所有坚守在便利店行业的经营者们致敬,也欢迎新入局者一起来探索新的便利店发展之路,一起为消费者提供有品质、有效率、有价值的服务。

*本文系联商网特别策划“”系列报道,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