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学习真的有效吗?

生活作者: 开智学堂
你的学习真的有效吗?
摘要学习,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在最简单的生物组织如细胞、微生物、单细胞生物和菌类身上,都可以观察到这点。它们也有能力表现出复杂的行为。

学习,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在最简单的生物组织如细胞、微生物、单细胞生物和菌类身上,都可以观察到这点。它们也有能力表现出复杂的行为。

1

那么,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科学家说,人类的反应能力中多了一点动物并未具备的成分——我们的大脑发展出一种有意识的判断能力,如果时间许可的话,就可以凭借接收到的信息来决定接下来要做什么。我想,这便是一般谈到的「思考能力」,即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人懂得思考,动物则不会。

也许这已经是老调重弹了,那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因为,它决定了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之间的差异。

跟人类一样,动物也懂得从经验中学习,斯金纳(B. F. Skinner)对动物学习行为的研究可以证明这点。

但相较于动物,人类具有探索信息背后的原理、原因的能力。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在《经验的疆界》中提到了两种从经验中获取智慧的模式:

后者是动物办不到的。人类拥有动物没有的预演能力以及抽象能力,尽管人类的抽象能力不是先天就发展得很充分。这组成了人类部分的思考能力。因为有抽象能力,所以,人能进行深层思考;因为有预演能力,所以,人能够根据推演的结果进行判断,决定接下来要做什么,即「决策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人类学习的其中一个要点,在于提高「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hougarden

图片来源 Pexels

2

人类为什么要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呢?换句话来说,人类为什么要学习呢?

▶ 你我生存的环境

信息时代是一把双刃剑,其发展除了带来许多便利和好处,也渐渐引领我们走向困境。

学习可以应付在信息时代,其中一个让我们都大伤脑筋的问题——信息泛滥。人受到大脑工作记忆的限制,同一段时间能处理的事情是有限的,因此,人的注意力跟每个人的时间一样,十分有限。然而,泛滥的信息却像菜市场的菜一样,好的、坏的、烂的,统统摆在你面前,争夺你仅有的注意力。

更甚的是,有价值的信息、好书往往占比极小,可想而知,我们天天面对的大部分信息,都是无关紧要的、知不知道都无所谓的。这导致它们挡在有价值的信息、好书前面,掠夺了我们的注意力,干扰我们的判断,使我们没有接触后者的机会。

一个普通人和一个杰出人物之间的差别,通常在于他们的注意力用在哪、时间用在哪。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无意义的、不重要的,或者是错误的信息填满;注意力全被精心设计的广告、粗制滥造的虚构作品、伪专家指出的伪科学知识占据,想想还真是挺可怕的。

因为,这些被注意的信息将形成该个体的认知,影响他的思考,进而促成他的判断与决策,形成他的行动。

为了避免付出昂贵的机会成本,为了不被信息淹没,为了不再受专家的哄骗和利用,不再当他们的奴隶或玩具,我们必须学习对信息进行搜索、挑选和分级。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

除此之外,科技的进步正在加速,让很多旧有的知识和技能正在贬值;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让很多行业面临消失的可能。谷歌地图和无人驾驶技术可能取代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些写作编辑的人工智能,也已取代记者和编辑的工作,就连部分教师、律师和医疗岗位也将无可幸免。

不过,人工智能难以取代需要「创造性」的工作,也无法在现有知识上创造新的概念、产生洞见。这是人们可以努力的方向,然「创新」、「洞见」的基础,却是建立在「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上。

hougarden

图片来源 Pexels

综上所述,人类处于急需提升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环境,可是,负责教育我们的机构——学校,却无法做到这点。

众所周知,学校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止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反而会早早扼杀它们。只要有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不必多说。

▶于你,于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生物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不外为了生存。为了生存,生物得努力学习以适应环境,应付生存环境里包含的种种问题。人类的生存环境更是复杂,每一天得面对更多存在的问题。为了能够顺利活下来,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帮助我们度过每个难关。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曾把理智的人生定义为:「利用对事理的知识来克服障碍,达到目的。」

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无一不与问题有关。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所有学习目的分为三种:解释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

解释问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问题,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它,更可以预测未来的情况,避免问题再度发生。因此,能更好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和预测问题,我们就能够度过更好的一生、提高生活品质。

那么,「知识」到底跟解决问题、达成目的,甚至是过上好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要先探讨出这几个情况的关键共同点——决策能力。

人的一生是由许许多多的决策和行动堆砌起来的。无论是小到「吃什么」、「买什么手机」到比较大的决定「住哪里」、「投入哪个行业」、「跟谁结婚」、「如何理财」……

就比如平克的那句话,寥寥数字,背后却是如深海般的大学问。克服什么障碍?如何利用知识?选择什么方法?如何克服?达到什么目的?在行动以前,背后需要进行的思考、判断和决策,往往复杂得超乎想象。解决问题亦即如此。

我的想法是,人要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和生活得好一些,需要善用手上的资源,如金钱、时间、注意力、学识、意志力和健康。而要管理好这些资源,则取决于个体的决策能力多强、能不能稳定地输出「好决策」?

hougarden

所以,我们先换个问题:「知识」跟「决策能力」,有什么关系?

上文提到,那些被个体注意到的信息将形成该他的认知,影响他的思考,进而促成他的判断与决策,形成他的行动。这里的「信息」,正是「知识」;而「认知」,则是「假设」。

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不同的人,除了硬件上的「躯壳」差异,更关键的就是「认知」的差别。认知本质上是我们对所处世界、环境和所有人事物所形成的假设。《好好学习》里也提到,我们的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我们拥有的知识,会影响我们的假设。比如,我没有「成长型思维」这个知识,那么我往往会假设,人的一生,智力和能力是固定了的,没有可能改善。如果天生显笨,那就一辈子不会过得聪明。

这看起来有点荒谬,如果人的能力无法成长,那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应该不管长到几岁,能力都还停留在婴儿时期的阶段才对?如果人不能透过学习,改善认知能力,那我们又为何被送到学校上学?

可你一定听过别人说(或者你自己曾经也说过)「我很笨,这事我干不来」、「他做得好,都是因为天生就就有才华」、「我家孩子就是天生脑子不好使,学什么都学不好」……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得知,人的知识,对于人的认知,即他所构建的假设,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人的「假设」,又与其作出的「决策」,密不可分——

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

举例而言,一个女孩受纤体广告或自己朋友的一句话「瘦子才是漂亮的」影响(注意到的信息),觉得自己体胖,一定不可能成为美女(形成认知,即「假设」) ,所以决定减肥,变成所谓的美女(作出决策,产生行动),或者因自卑失去信心,再也不敢穿漂亮的衣服(作出决策,产生行动)。

又比如,你被 X 牌运动鞋的高端形象影响(注意到的信息),认为只有穿着这个品牌的鞋子做运动才舒服、无压力(形成认知,即「假设」),而买了一双 X 牌运动鞋回家(作出决策,产生行动)。

到这里为止,我们可以明白,要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提升生活品质,以更好地生存,我们需要作出恰当的决策。我们所作出的决策,深受我们的认知,即自己对事物形成的假设的影响,因此,为了调整、纠正和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能在正确的假设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我们需要学习知识。

hougarden

图片来源 Pexels

3

培根(Francis Bacon)曾言:「知识就是力量。」可是,我们习来的知识,是不会自己转换成力量的。就如知道一个数学公式是没有价值的,除非人们能用它进行运算,或解决某个问题。

要想用知识来调整、纠正和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能在正确的假设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更恰当地解决问题,就必须经过思考!

所以,学习应当经历两个阶段:对知识的学习,及对知识的思考。最终,学习者再将知识运用于恰当的情境。

我认为,最理想的学习,在于习得知识之后,掌握该知识的方方面面,深知其局限,懂得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它解决问题、什么情况不可以、与哪些知识结合,又能够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甚至,能够自如地组合和运用知识,来创造新的价值。我把这样的能力,理解为「智慧」。

马奇在《经验的疆界》中指出,智慧一般包括两个相互联系但有所不同的要素,即「有效地适应环境」和「优雅地诠释经验」。

我想,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Charlie T. Munger)便是将两点都做得出色的其中一个典范。他以跨学科知识组成的「多元思维模型」,形成他所著称的「普世智慧」,在投资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为人津津乐道。

总而言之,生之为人,想在高度复杂、变化万千乃至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更优雅地存活下去,达成目标以提高生活品质,我们需要更好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预测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拥有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并且需要对它们进行深层的思考,时时用它们来调整、纠正和改变我们的假设,以使其更符合事实真理,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作出合理而高质量的决策,产生恰当的行动。

我们必须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小结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你无法预先把现在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只有在未来回顾今日时,你才会明白这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现在必须相信,眼前现在发生的点点滴滴,将来多少都会连结在一起。你得去相信,相信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什至是业力轮回。」

若站在今天这个点上,努力学习,会让未来的某个点变得更好,你愿意吗?我愿意的。

愿你不至听了许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参考文献: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