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善友:我们以前对“使命”的理解几乎都错了

财经作者: 混沌大学
李善友:我们以前对“使命”的理解几乎都错了
摘要关于创新的“两难困境”是: 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

关于创新的“两难困境”是:

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

我讲了八年创新,我们的国家也在越来越多地呼唤创新、促进创新。

但到底如何创新?如何才能提高创新成功率?有没有一种理论和方法可以让创新自然而然发生?让我们的企业生生不息?

有,涌现论。

hougarden

涌现论世界观:涌现就是生命

什么是“涌现”?简单理解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复杂》的定义是:随着成员数目增加,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呈指数增长,当连接度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将引发涌现。

比如蚂蚁,单个蚂蚁是已知行为最简单的生物,但如果把上百万只蚂蚁放在一起,就会形成群体智能;比如神经元,单个神经元行为特别简单,但无数神经元组合,就涌现出思维和意识。

我们不禁要问:

蚁群是无数蚂蚁的集合,还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超生命体?人类意识是大量神经元的集合,还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超生命体?

什么叫“涌现”?我今天重新定义,我认为涌现就是出现新的超生命体。

涌现就是生命。不是比喻,不是隐喻,就是字面意义的生命。

这是一种彻底告别机械论的新世界观—— “涌现论世界观”,这是逆熵的“神性法则”。

但接下来我们又要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无序到有序,从个体生命到超生命,“涌现”中多出来那部分是怎么“无中生有”的呢?

仅有大量个体不够,一定有某种另外的负熵机制——

大量个体 * 自组织(简单规则+信息流+中心法则) => 涌现

涌现机制:自组织

所谓自组织,即大量个体基于简单规则的相互作用,无须一个明确领导者调控,就能涌现出整体的新秩序。

我们拈出一个关键词:相互作用。

在复杂系统中,最重要的不是个体,而是个体间的相互作用。

“虽然人类与线虫拥有的基因数量均为2万左右,但是只有人类能够创作出西斯廷教堂的穹顶壁画。这表明,基因数量对于机体的生理复杂性而言无足轻重。”(《基因传》)

自组织行动的关键是同步性。怎么同步呢?看自组织的三个原则:简单规则、信息流、中心法则。

简单规则:保持群体同步

鱼群为什么能够整体整齐划一行动?有学者进行大量的鱼群运动轨迹研究后发现,鱼群同步的规则就三条。

规则1:跟上前边的鱼;

规则2:与身边的鱼保持同步;

规则3:与后边的鱼保持距离。

你说不能吧,那么复杂的运动,整个鱼群就像活人一样,同步规则能这么简单?还真就这么简单。1986年雷诺兹甚至直接制作出鱼群模拟软件,证明了这一简单规则。

hougarden

鱼群运动

这时另一位大家冯·诺依曼,提出一个革命性问题:

生命有自组织,机器能否自复制?

1957年,诺依曼从数学上证明自复制机器原则上是可能的。他的学生在他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元胞自动机”。广受欢迎的《生命游戏》就是数学家康威基于元胞自动机创作,游戏规则也很简单。

规则1:如果死元胞有3个活邻居,则变成活的;

规则2:如果活邻居为2个或3个,继续活;

规则3:如果活邻居少于2个或大于3个,则死掉。

随便给这个程序一个初始代码,它就能自己生成新代码,进而生出无数新的更高层次的新秩序,就像生命从里边冒出来了一样。人工智能学者朗顿描述:“有某种活着的东西盯着他看。”

hougarden

元胞自动机

大家touch一下这个味道哈:“活着的东西盯着他看!”再问一次:那个新秩序,到底是大量个体集合,还是一个真实的超生命体?

信息流:建立正反馈循环

为什么需要信息流?如果只有个体间相互作用的简单规则,群组其实只能产生随机性的布朗运动,只有存在某种信息交流机制,才会产生某种趋势性。

我们看蚁群实验。

hougarden

蚁群实验

科学家在蚁群和食物源之间设置了两条长短不一的通道。第一群离开群落寻找食物的蚂蚁随意选择了其中一条,而短短几分钟之后,几乎整个蚁群都发现了最短路线。

它们是怎么发现的?

原来蚂蚁在爬行过程中释放了“信息素”,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具有相对强烈的信息素气味,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蚂蚁走这条路;越多蚂蚁走这条路,释放的信息素也就更浓。于是形成一个信息素的“正反馈”循环。

不是某个蚂蚁有智慧,而是数百万蚁群的正反馈信息流产生了智慧。

中心法则:自指性

信息的流动意味着处于永不停歇的变动中,那在变化中是否存在不变的机制?有,中心法则。

生物进化是自组织涌现的绝佳范例。这里有两层:遗传型到表现型,遗传型到遗传型。

hougarden

生命遗传的“中心法则”

1)由遗传型到表现型,或说从DNA到蛋白质,是单向性的;

2)而遗传型到遗传型,或说从DNA到DNA,则具有自指性。

所谓“自指性”,指DNA是复制蛋白质的遗传密码,同时DNA也包含能够复制自己的遗传密码。

DNA的自指性,同构于人类认知最底层的思维模型——第一性原理的自指性:

1)第一性原理+演绎法,可以推导出系统内一切思维模型;

2)但如何发现第一性原理本身?靠第一性原理推理方式。

明天讲的破界创新,就是用第一性原理的推理方式去发现更大尺度的第一性原理。

hougarden

小结一下:

大量个体 * 自组织(简单规则+信息流+中心法则) => 涌现

自组织的作用机制,如何用于人类组织?

类比诺依曼“机器能否自复制”的提问,我们也问一个同构性问题:创新可否自复制、自生长、自组织?

人类组织里能否让创新自动涌现?人类组织如何从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到众志成智?

重塑组织:与使命活成一体

怎么做?我们需要回到涌现的关键含义:涌现就是生命!

这也许不是最好的答案,但确实是我的一个越来越真切的感受,也很可能是我们在不确定性中可以选择的最好道路。

怎么做?我的答案很直接——

把你做的事当做一条真正的生命

你要把你做的事,当做一条真正的生命!不是为你服务,不是为你存在,你为它服务,你为它存在。

什么是“使命”?这就是使命。使命不是你臆想出来贴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把自己放小,深挖事情本身的目的因,让事情本身获得自主性、获得灵魂。事情的灵魂就是你的使命。使命与第一性原理一体两面,互为镜像。第一性原理挖得越深,使命越高。

我们以前对“使命”的理解几乎都错了,除非你认为使命比你的命还重要。

“产品之神”乔布斯把自己放小,所以才能把“产品美学”推到迄今⽆⼈超越的极致。“苹果的产品没有灵魂”,“他侃侃⽽谈,就像⽶开朗琪罗描述西斯廷教堂穹顶绘画⼀样。”“我的产品比我的命更重要。”

hougarden

“寿司之神”小津二郎把自己放小,“寿司就是交响乐”,“爱自己的工作,穷尽一生磨练技能。”“我的寿司比我的命更重要。”

我的老师王东岳把自己放小,变卖家产隐居东南山下就为写完那本书,“我的书比我的命更重要。”

我在说什么?任何一个把使命看得比自己的命更重要的人,都没有区别,他们都是“神”。因为他们的生命服务于使命。

“世上本没有神,只是有人做出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他成了神。”

使命涌现,人生随之改变——

人生上半场:成功;

人生下半场:意义+成功。

顺使命而行,就是知天命。

与使命活成一体,生命使命同频共振

还是乔布斯,《成为乔布斯》中有句话我印象非常深。

“一方面,他想追寻个人精神世界的领悟;另一方面,他胸怀野心,想要打造出足以改变世界的产品,禅使他将这两个目标融为一体:做出伟大的产品成为乔布斯独特的禅修方式。”

大家touch一下这段话!孙正义甚至说,“像乔布斯这种大师,他的第一性原理一定是人剑合一的。”也就是说,乔布斯把他人生的第一性原理和事业的第一性原理合为一体,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合为一体,生命和使命活成一体。

中心法则具有自指性,使命与第一性原理同样具有自指性。 你的生命和你的使命交互迭代,你跟着你的使命走。一步步走出去,就是涌现。

古希腊有个神话里,一位叫皮格马利翁的雕塑家用全部的热情雕刻出一位美丽的少女雕塑,然后就爱上了她。

以前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非常荒唐,但是现在我也爱上了我的课。我把我的课当做一条生命,我的课比我的命更重要,我的课带着我前进。我的课就是我的soulmate。

也很有趣,那天领教营有三位同学问我,为什么八年时间一直不停迭代?为什么我要这么夜以继日地磨课?

我也不知道,我当时几乎脱口而出——

混沌之道:用智慧铺就一条向善的路。

当这句话出来的时候,我哭了,哭了四次,我是个心肠非常硬的人,极难落泪,那天居然为这句话哭了四次。才发现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理解到底什么是“善”,我名字里就有这个字,近50年我居然不理解它。

慢慢才知道,“善”在东西方各派文化中都是最高智慧,是最高目的因,最高理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为佛教。” (《阿含经》)

“善是最高级的相。”(《理想国》)

……

我不知道什么是“善”,但我确信:生命就是善,使命就是善,活出人生意义就是善,赋予事业意义就是善。

一个人,如果能够把自己做的事当做一条真正的生命,并让自己的生命与事业的使命活成一体,就是涌现;

一个组织,如果能够鼓励每个成员去寻找自己的使命,个体使命与组织使命活成一体,就是涌现;

在混沌大学,如果每一位同学都能去寻找自己的使命,你的使命和混沌大学的使命活成一体,就是涌现。

再回到那个问题:

创新可否自复制、自生长、自组织?

我的答案:

在一个涌现型组织里,创新将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自组织,自复制,自生长。

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我的祝福肯定是真诚的。

留一个思考题:

你的使命是什么?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本文根据2019混沌年度大课《涌现创新》模块内容整理而成,内容仅为完整课程的1/6。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