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港交所曝丑闻:前高层涉贪 曾“放水”30多家企业IPO

财经作者: 张家伟
港交所曝丑闻:前高层涉贪 曾“放水”30多家企业IPO
摘要在去年登上全球股市IPO“募资王”的港交所,刚刚曝光出重大丑闻。

在去年登上全球股市IPO“募资王”的港交所,刚刚曝光出重大丑闻。

香港《苹果日报》昨日报道称,多名消息人士透露,某位曾负责新股IPO审批的港交所前高层,联同保荐人及律师行涉嫌“不当审批”及向个别申请人“放水”,协助不完全符合上市要求的公司通过审批,涉及超过30宗上市申请,包括已上市的建筑股及餐饮股。

报道提到,接近港交所的消息人士称,港交所接获投诉后已展开内部调查,发现“不当审批”长达最少2年,涉及至少30宗上市申请,部分已因此成功上市。港交所已将怀疑涉事的2家律师行及至少3家保荐人列入监察名单,而上述涉事高层此前则以家庭为由离职,目前“其办公室重门深锁,私人物品亦被禁止带走,情况并不寻常。”

报道还提到,上述高层于2013年加入港交所,其管理一个由70名员工组成的团队,负责监管新上市公司申请,包括发布指引、制定政策和审核招股说明书。其“放水”审批新股时要求逾千万报酬,事件正在调查阶段。

港交所去年成为全球股市IPO“募资王”,全年募资超过350亿美元,排世界第一。但截至年底,港股当年上市新股70%以上处于破发状态,募资少于一亿美元的公司平均在交易一个月后下跌6.2%,创2008年来最差表现,港交所也一度被成为新股“屠宰场”。

在去年上半年港股IPO的98家公司中,有45家在上市首日便惨遭破发,首日破发率高达61%。8月之后,新股首日破发率更是“节节高升”。8、9月港股共有22只新股上市,17只上市首日便破发,首日破发率高达77.2%。

香港资深投行人士温天纳的当时评论称,在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频频破发,主要原因在于新股定价偏高。此外,港股投资者主要是机构,而散户投资者较少,机构偏理性的策略,使得港股市场对被粉饰过的商业故事较为理性。

关于上述IPO审核放水事件,《苹果日报》报道称主要集中在建筑股及餐饮股。统计显示,2013至2018年有逾百家建筑股上市,而其中有超过三成已卖壳。报道称,换言之,建筑股上市的目的,有部分只是为了成为壳公司而IPO,部分集资金额仅千余、二千万,令外界质疑上市真正目的。

上周四是港股端午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港交所当日收涨0.72%,今年累计上涨12%。

hougarden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