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娃哈哈真能如愿上市吗?

财经作者: 格隆汇
娃哈哈真能如愿上市吗?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PO那点事”(ID:ipopress),作者糖钰阿宝,经授权……
hougarden

5月27日,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宗馥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娃哈哈上市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举动。

十几年来,中国的资本江湖上,一直有几块硬骨头。

华为、老干妈、娃哈哈……都是中国极为响亮的品牌,为何一直对上市没什么兴趣,迟迟不上资本的温床?

近年来,有关前两者不上市的原因已经是人尽皆知,而作为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娃哈哈谋划上市的消息也从未间断,但是负面消息和质疑之声也不少。

5月27日,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宗馥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娃哈哈上市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举动。

娃哈哈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娃哈哈已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80个生产基地、180多家子公司,拥有3万名员工。

宗馥莉的上市之言,不禁惹人遐思。

不过,我们也该注意到,这并非是娃哈哈内部首次表态要上市。

2017年,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首次改口,从过去的“娃哈哈不缺钱也不上市”,变成了“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

娃哈哈也曾与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糖果签订收购意向书,被外界解读为想要借壳上市,但最终还是折戟沉沙,原因未明,但也难掩尴尬。

hougarden

这一次,作为宗庆后的女儿,也是娃哈哈的接班人,宗馥莉明确表达了对于娃哈哈上市的想法。

宗馥莉表示,许多人对资本介入有误区,以为是单纯找个合作伙伴或是资金。娃哈哈并没有这两方面的需求。过去30年,娃哈哈已经非常完美地完成了实业的累积,规模上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目前也没有资金需求。希望能够通过实业乘以资本,实现企业飞跃式发展。希望通过资本做一些上下游的结合,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比如技术、产品创新、模式的开拓。

归纳起来的中心思想就是——娃哈哈不差钱、娃哈哈要借用资本规范发展、娃哈哈上市是为了更好的投资和整合产业链。

实际上,就连宗馥莉自己都不太清楚,她曾表态道,她自己也想看看,资本手段到底能为娃哈哈带来什么。

的确,一家公司上市之中,流程会变得更加规范,更加具有决策信用,即便是与对方谈判的时候,也能让人放心。

但是,娃哈哈作为一个大企业,还从未碰到过一个资本融合的过程,在现在的行情和行业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大的发展都是通过资本手段操作的,即便是上市之后,暴露在了阳光之下,这对于哇哈哈来说,利弊几何?

娃哈哈有心上市,但是能不能卖一个好价钱,却不太好说。

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娃哈哈是伴随着童年与青春,但是从00后开始,娃哈哈就已经”泯然众人“了。

在娃哈哈业绩的快速增长期,宗庆后身家急剧上升,数次问鼎《福布斯》中国内地首富。

但是,新消费形势下,娃哈哈引以为傲的联销体日薄西山,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在消费不段扩容的情况下,娃哈哈的营收却一直在下跌。

2010年娃哈哈步入销售500亿元俱乐部,宗庆后踌躇满志,放出豪言“再造一个娃哈哈”,要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2013年娃哈哈年销售额达到783亿元,离宗庆后的千亿目标渐行渐近,但却成为公司的一个转折点。

此后娃哈哈销售收入开始连年下滑。公开数据显示,2014–201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728亿元、677亿元、529亿元、456亿元,5年缩水超300亿元,下跌幅度达到了42%。

hougarden

整体营收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单品乏力。

以主营的“营养快线”为例,在2009年单品就能突破百亿,但在2014年达到巅峰的153.6亿元后便开始走下坡路,营业额在2017年几乎腰斩。瓶装水,娃哈哈的排名已从第四滑落至第六,市场份额也从2015年的6.7%下滑到如今的5.9%。

业绩不断下滑,也伴随着品牌不断老化的问题,在年轻群里中的影响力越来越低,新产品也在成批的死亡,这些年娃哈哈推出过三百多款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死掉,今天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印象的,仍然是AD钙奶、营养快线、纯净水、八宝粥、爽歪歪等老产品。

在一份最新的调研里,娃哈哈竟然已经在00后群体中,失去了大品牌的地位,仅仅是营养快线这一款产品,还留存着印象。

为扭转业绩颓势,娃哈哈曾尝试多元化转型,并先后进军童装、奶粉、商业地产和白酒领域,但最终效果都不理想。

最终,在产品层面上,它还是没能满足和对接新生代的消费需求,娃哈哈品牌缺乏高大上的调性,而新生代消费者喜欢个性化的产品。娃哈哈多元化布局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治标不治本,没有好的产品、包装,没有个性化的产品,很难打动新生代消费群体。

2016年度《胡润百富榜》中,宗庆后家族以112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五,已是连续四年下滑,几乎退回到2010年的水平。

但是在此期间,中国的饮料市场的趋势一直是在上升的,2017年中国软饮料市场零售规模5,600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2.3%。

hougarden

娃哈哈,已经有了日薄西山之势。它体量巨大,看似强大,巨头形象深入人心,但体量越大,突围就越难,作为饮品界的巨头,娃哈哈的突围之路显然更加艰难。

在资本市场上,一个营收连年下滑的公司,估值能到什么地步?

哇哈哈是一个传统的饮料生产企业,与近年来不断上市的新经济公司不同,这样的企业估值直接体现在营收上,如果营收没有起色,也找不到突围之路,那么它到底值多少钱?能收获多少倍的PE?上市会不会成为一场灾难?

除了营收下降,估值难说之外,拦在娃哈哈面前的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员工持股和回报问题。

2017年11月,在娃哈哈三十周年庆典上,宗庆后表示,上市能加快企业发展,在适当时候娃哈哈也会考虑上市。但娃哈哈上市并非一蹴而就,首先要解决员工持股问题。根据IPO相关规定,拟上市公司申请上市的时候,员工持股计划需要进行股东穿透处理,穿透后最终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

娃哈哈从1999年开始试水员工持股计划,到2003年公司已实现全员持股,目前股东人数超过15000名,不符合现行IPO政策。

2018年春节前后,娃哈哈在短时间内清理员工持股,将所有员工的股份按每股2.6元的价格悉数收回,为公司IPO道路肃清障碍。

但是,娃哈哈目前面临着的,是可以称之为生死攸关的困境,最重要的是重回市场或者开拓,在此之际,有凝聚力的决策权是非常重要的,上市之后需要顾忌的地方太多,这对于娃哈哈来说,会不会是自缚手脚?

上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非是融资、规范运作、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几个作用。

娃哈哈不差钱,也不差品牌,上市能带来的无非就是规范运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作用,而多年的经营,让娃哈哈对主营业务的产业链上下游,早有了掌控的能力。

所以,对于哇哈哈来说,通过资本做一些上下游的结合,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比如技术、产品创新、模式的开拓,在多元化经营的时候,能更好的开疆拓土,这或许是谋划上市的最大作用。

与资本市场对接,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是现代企业成长必经路径。

但是,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几点来看,娃哈哈体量、利润、市场表现,已经不能匹配资本市场的需求,资本市场该怎么衡量一家业绩下滑严重的企业?

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这是一个顾此失彼的问题,需要大智慧和手腕来权衡和取舍,娃哈哈看似掌握着对上市的主动权,实际上已经深陷困局,道阻且长。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