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XR大获成功,苹果应该从5个方面进行总结
编者按:在2018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公司首席财务官卢卡·梅斯特里(Luca Maestri)表示,苹果将不再提供有关iPhone、iPad和Mac系列产品的详细销量数据。然而,自iPhone XR和iPhone XS系列产品推出半年过后,第三方数据显示“廉价版”iPhone XR的销量遥遥领先。本篇文章原标题为What Apple can learn from the iPhone XR’s success,作者Jason Cross跟大家分析了iPhone XR畅销背后的五个原因。也许,苹果应该从这五个方面进行总结,从而推出更受消费者青睐的iPhone产品。
图片来源:Jason Snell/Macworld
苹果公司不再提供iPhone不同机型的具体销售数据,因此,我们不得不依赖第三方数据来了解哪一款机型最畅销。
在今年2月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只透露了iPhone XR是最畅销的机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相关信息,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过,美国消费者情报研究合作伙伴(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以下简称“CIRP”)的一篇全新报告可能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视角。
根据这篇报告,仅仅在2019年第一季度,iPhone XR在全美境内的销量占所有iPhone机型销量的38%,iPhone XS以及iPhone XS Max的销量合计共占所有iPhone机型销量的21%(其中iPhone XS Max销量更佳),而另外四款较老的机型(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以及iPhone 8 Plus)的销量合计共占另外的41%。
所以,从销售数据来看,iPhone XR是消费者最受青睐的机型。这一结论,也和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相符合。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最近几个月购买iPhone新机的,大多数都选择了iPhone XR。
虽然CIRP的报告数据仅反应了美国境内的销售数据,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球范围内,相比于iPhone XS和iPhone XS Max的销量,iPhone XR的销量仍然遥遥领先。
本质上而言,苹果公司并没有抓着市场份额不放手。然而,如果苹果公司希望推出人人都想买的iPhone,应该从iPhone XR的成功中,就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1. 价格,价格,价格
几乎所有人都在抱怨,苹果公司的产品价格定价过高,苹果也总是在谈论其产品所带来的价值及体验。
然而,无论产品的价值和体验有多么好,你买不起的产品,你就是买不起。
在这之前,苹果公司曾心照不宣地承认,在全球范围的一些国家和市场,因为汇率和关税问题,可能存在产品定价过高的现象。然而,即便在美国境内,大多数消费者都更加倾向于最便宜的新款iPhone手机。
苹果公司推出的最贵的iPhone机型,从来不是最畅销的那款手机,你只要看看美国境内iPhone不同机型的销售数据中的iPhone XR销量占比就明白了。图片来源:CIRP
CIRP公布的那份报告,其数据还包括2018年同一时间段的销售数据。当时,iPhone 8和iPhone 8 Plus的销量都大过于当时最贵的iPhone X。此外,iPhone 8和iPhone 8 Plus的销量合计占比,比2019年同一时段的iPhone XR销售数据占比还高。
从两年的对比销售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苹果消费者,即便是美国的消费者,都认为无论手机的功能多么强大,花1000美元(约6800元人民币)买部手机可能真的有点不值得。
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其购买新机的最高接受价格大约是800美元(约5500元人民币)。所以,苹果公司应该对标参考这个数据,开发并推出后期的相关产品。
即便苹果推出“以旧换新”计划,并宣称抵扣换购价从800美元起,也并不会招来太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2. 没有那么贵不等于“劣质”
iPhone XR取得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苹果把基本上所有重要功能都放到了这款机型上。
它有屏幕相对较长的全面屏显示,它也有TrueDepth深度传感器相机模组,从而让你使用Face ID和Animoji或Memoji。
虽然iPhone XR并没有双镜头摄像头,但其后置摄像头镜头光圈和iPhone XS的广角镜头光圈是一样的,所以你也可以通过iPhone XR使用人像模式,同时还支持景深控制(至少对人像有效)。此外,iPhone XR和iPhone XS以及iPhone XS Max的芯片也是一样的,都是A12仿生芯片。
Face ID、Animoji、人像模式、A12仿生芯片、以及全面屏显示等iPhone XS系列的主要功能,iPhone XR也都有。图片来源:Apple
虽然苹果公司推出的最便宜款iPhone新机“砍”掉了某些功能,但这并不影响其产品性能。
当你选择购买iPhone XS或iPhone XS Max的时候,你可能只是多付了一笔钱去买更加奢华的机身材料(比如不锈钢边框)、更好的OLED屏幕以及更大的储存容量选择罢了。
3. 消费者喜欢多彩颜色
在我认识的最近几个月购买iPhone XR的人当中,没有人买的是黑色或白色款。他们都选择了生动活泼的多彩颜色。
机身颜色选择的多样性,这可能是相对便宜的iPhone XR相比于iPhone XS系列的优势所在。即便有银色甚至金色,也没有一把多彩的颜色更有吸引力。
为什么相对便宜的iPhone这么受欢迎?图片来源:Apple
生产多种色彩的iPhone机型也并不简单。
不同颜色的iPhone产量,必须要与需求相匹配。此外,如果考虑分销的话,还会更复杂,毕竟可能有些市场对某些颜色存在特定的偏好。
不过,马路上的车并不是只有黑色或银色,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手机颜色时,也并不是都青睐于黑色或银色手机。我想,如果苹果的高端手机有更多的多样性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卖得更好。
4. OLED屏幕也并不算什么
大多数科技媒体好像对OLED屏幕非常痴迷,并且总是关注产品是否达到了美国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认可的True Black标准以及超高的像素分辨率。
然而,如果LCD屏幕已经非常好了,就比如iPhone XR的LCD屏一样,大多数消费者就可能看不到OLED屏幕的价值所在。
就智能手机而言,如果你的LCD屏幕真的非常好了,普通消费者可能都无法分辨这是LCD屏幕还是OLED屏幕。图片来源:Apple
虽然iPhone XR的像素分辨率较低,但因为大多数LCD屏幕采用的是传统的RGB排列方式,而OLED屏幕则采用的是PenTile排列方式,所以在LCD屏幕上,子像素和像素密度的表现其实更佳。
当你坐在那里浏览网页、阅读邮件或者浏览推特推送时,iPhone XR屏幕每英寸面积的326像素(即俗称的326ppi),实际上与iPhone XS或iPhone XS Max的458ppi屏幕显示效果基本是一样的。
此外,iPhone XR也有广色域显示(P3)、True Tone原彩显示以及625 cd/m2 最大亮度等主要显示屏功能。
有些设备,比如苹果手表Apple Watch,可能将OLED屏幕的优势运用到了极致。然而,对于一款高端的智能手机而言,可能(只是可能)OLED屏幕体验并没有必要。
5. 没有人真正关注过3D Touch
当和别人聊到该购买哪款iPhone机型时,我总是向他们提到,iPhone XR没有适配3D Touch功能。
虽然苹果公司在之前的iPhone系列产品、Mac触控板以及苹果手表Apple Watch产品都适配了这项功能,但普通消费者好像并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用。
所以,通常情况下,我都会向他们解释什么是3D Touch功能。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多数苹果产品消费者好像仍然不知道如何触发3D Touch功能的“Peek”和“Pop”操作。图片来源:Susie Ochs/IDG
多数情况下,当我向其他人展示如何使用这项功能时,他们都惊奇地表示,原来他们的iPhone还有这项功能。但在不知道如何使用3D Touch功能之前,他们也照样用得好好的。
而另外有些情况下,他们则表示,他们曾经不小心触发过3D Touch功能,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并觉得这个“功能”非常有趣。
所以,从大多数消费者的角度而言,3D Touch功能的价值并没有多大。即便iPhone XR不再适配这项功能,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而且销量照样遥遥领先。
也许,苹果可以在全线产品中撤下3D Touch功能,从而降低成本、减少操作复杂性。此外,苹果可以重点关注并开发更多用户界面的捷径操作,让用户通过直觉不费劲地发现并使用相关功能。
图片来源:Jason Snell/Macworld
“人人都买得起”的iPhone
2017年,苹果推出的三款全新机型中,iPhone X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而iPhone 8和iPhone 8 Plus更像是和上一年差不多的机型。
而2018年时,苹果的策略就进行了相应地调整。在全新发布的三款新机中,iPhone XR更像是iPhone XS系列的“姊妹”系列产品,同时还适配了消费者真正关注的所有功能和亮点,包括外形设计。
也许,苹果在后续的产品发布中,应该继续保持与2018年相同的策略,让最便宜款的新机成为最畅销款手机,同时又是“旗舰款”机型。
或者,我还有个更大胆的想法。苹果应该放弃两种iPhone系列产品,一次只推出一个系列产品,同时提供不同尺寸的多样选择。其中,最小尺寸机型的起价要控制在800美元之内,同时还要适配所有核心功能(比如照相机相关功能),放弃没人关注的功能(比如3D Touch功能)。
苹果还可以参考苹果手表Apple Watch不同版本,重点关注高端市场,推出像陶瓷外壳等存在细微改变的产品。此外,也可以在以后的系列产品中体现更多的个人偏好选择,而不只局限于像产品屏幕尺寸或者储存容量等硬件设备的不同。
译者:井岛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