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冰箱
想干掉消费者的家庭冰箱,是过去20多年来扎根于社区零售场景创新的所有商家几乎都喊过的一句话,以前是便利店,现在是各类基于家庭消费的即时服务。
但是这么些年来,消费者家里的冰箱也从来没有被替代过,其原因一方面是冰箱作为家庭里家电和唯一冷链解决方案的工具,它的作用力是在放大;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提升,冰箱也在不断提高其功能和价值。
冰箱,曾是一代人记忆中的“百宝箱”。从1956年,第一台国产冰箱出产于北京雪花冰箱厂,到80年代和彩电、洗衣机一同成为结婚“三大件”进入千家万户,冰箱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早已超越单纯的家用电器。
甚至于,对一些租房族和年轻人而言,一个住处可以没有电视,甚至没有厨房,但不能没有冰箱。
正如移动支付“消灭”了纸币、网约车使广播电台衰落一样,冰箱在自身产品技术迭代的同时也面临着跨界竞争。内外双重革命下,冰箱会成为过去式吗?
社区零售瞄准“冰箱”生意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社区零售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取代冰箱”的底气最早并非来自于线下连锁扩张,而是效率越来越高的到家服务,尤其是生鲜电商的出现。其背后逻辑是通过及时达服务的极致化,推动消费者消费习惯从计划性购买到即时性消费的转变。
早在2017年,每日优鲜就提出了“云冰箱”战略,意图通过前置仓一小时达服务,为社区家庭和写字楼白领提供当日新鲜生鲜产品,满足上亿消费者“随吃随买随到”的需求,节省家用冰箱空间。
至于时下大热的“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生鲜传奇”们,从广义上来看,切的都是同一块蛋糕。
在生鲜电商盈利难的情况下,要想让顾客习惯于客单价低于50元、免配送费、及时达的购买行为并不难,但对平台而言无异于自杀。
非也,零售商并不关心你买了东西之后放冰箱还是放橱柜,他们关心的,是从哪里买的话题,究其根本,只是一个关乎购买频次的商业问题罢了。
《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数据显示:2013-2017五年时间内,我国居民人均生鲜食品消费量除鲜瓜果外,其余品类增长十分有限(如下图)。
生鲜流通渠道的增加在生鲜品消费增长总量有限的背景下,几乎可以视为存量替换。“冰箱争夺战”的核心更多依然在于生鲜消费带动的其他附加价值。
冰箱从“鲜”入手,积极自救
“干掉冰箱”的尝试背后,从消费者角度而言,是对食材“新鲜”的极致追求,类似盒马日日鲜“不卖隔夜菜”和钱大妈“不卖隔夜肉”受到追捧足以说明需求之刚性。
说来也冤,对于食材保鲜的追求,冰箱生产商的急切不亚于消费者。据奥维云网发布的2018年H1冰箱市场总结,智能和保鲜已成为冰箱行业发展主基调,2018年冰箱产业“保鲜大战”已经来临。
但技术的提升依然改变不了行业天花板的临近,说生鲜食材零售渠道的降维打击过于夸大,冰箱行业最大的障碍还是自身。
冰箱产业早已意识到危机的来临,在总体技术革新频次趋缓、产品技术渗透率不断走高的形式下,产品升级成为近年来冰箱市场增量的主要动力。
据中怡康据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16年多门冰箱零售量比重为12.3%、零售额比重为24.1%;2018年多门冰箱零售量比重为18.5%、零售额比重为33.1%,多门冰箱的市场占比节节攀升。
这种大型化和高端化的趋势,正好可以论证我们上文的观点,通过购物渠道的丰富便捷来取代冰箱功能,目前看来并不成功。
对于冰箱产业而言,除基础技术和外观的升级,智能家居也是近年来被广泛提及的一个卖点。作为白电产品的主力军,冰箱在成为厨房电器智能化入口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其次是针对厨电智能化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冰箱入口查看食谱,联动烟、灶、烤箱等厨具,实现智能化烹饪。
对于冰箱产业而言,智能化和高端化的空间确实存在,但当前重点依然围绕食材保鲜技术,这也是其作为家庭唯一冷链存储设备的核心意义所在。
“干掉冰箱”,总共分几步?
通过近场消费来“干掉冰箱”,笔者认为并不现实。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当下,通过即时配送的效率来换空间,如果单纯凭借低客单价的生鲜食材采买,实现正向盈利的机会可谓十分渺茫。
但这并不意味着冰箱产业不会遭遇来自快消零售的降维打击,只是这种希望难免要寄托于无人送货技术成熟的,那个很远的未来了。
不仅成本,对于取代冰箱的话题而言,30分钟送达远远不够,因为冰箱本身就是触手可及的渠道。在“瞬时”的概念上谈“及时达”,根本就是耍流氓。
第一,冰箱所涉及的所有内容物,生鲜食材、饮品、甜品、甚至于药品、化妆品,在sku上需要全面覆盖。
第二,在单品规格上能够实现极度碎片化,我只需要一根葱,你就不要给我一把。
对于目前的零售来说,这不是一个未来的商业规划,可以视为一个科幻层面的问题了。但对于家用冰箱的使用场景来说,这只是基础。
所以,不要想着干掉冰箱了,踏踏实实把供应链损耗再降低一点点,离消费者再近一点点,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