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投资市场前,我们应该准备什么?
海尔资本认为,降低信息不对称是把握一个理智投资逻辑的首要前提。
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观因素,除了投资方团队专业知识累积的多少,就是信息获得的差异性。基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各方处于不同的领域,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信息富有者往往会抢先占据更有利的时机。
“跳出固有的资源圈和认知圈。”在海尔资本看来,投资应用的方法论通常就是Top-down(从上到下) 和Bottom-up(从低到高)。
Bottom-up方法则不特定某一个项目,在广撒网之后,通过跟进认定的新项目去认知该项目所在的行业,同时补足了认知圈外的行业信息,经过全面了解之后,再最终确定投资策略及项目。
投资领域的“能力圈”和学术领域的“舒适圈”看似两相矛盾,实则互为补充,能在二者中进行合理地交互,投资团队或成长为一个更具专业性和经验性的投资方。
理智面对迎来暖春的科技创新产业
当合理的投资思维已经具备,客观上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又应如何面对?
“影响市场环境的因素,除了市场本身的供需情况,还要看国家政策的引领导向。”
科技板块在现阶段活跃频频,市场也迎来“科技资本新时代”。而在此之前,科技产业的投资在国内短暂的投资历史中市场占比并不大。
“一则是零八年之后,PE套利的人民币基金主导了市场的投资价值观,其二则是科技创新项目的成熟周期确实非常漫长。”
从长远的角度去看,科技领域投资的发展空间的确很大,但海尔资本并不认同一个行业的投资空间大就应该去投资,还是要等到一个行业的起飞期。
巴菲特同样提出过:“投资的关键是考察特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这种优势能否持久。”
定位于物联网产业投资共创平台的海尔资本,在针对科技类项目投资时,除了观察市场大趋势,还要考量科研项目的团队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持续研发的能力以及较高的市场敏锐度下把握技术成熟的周期。
而技术成熟周期的把握是能否成功投资拐点的关键,市场爆发时,有时间概念的“乌龟”才是赢家。
企业优势助力安全边际
面对无法消除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投资市场,将安全边际加强到最大化是每个投资团队都在竭力追求的。
以主攻的科技创新项目为例,纵使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大,但由于本身的基础科研较为薄弱,所以仍存在高程度的投资泡沫,持续加强对行业的认知仍然是关键。
同时,科技类项目涉及到产品及其供应链制造,所以针对一个新的产品需要重塑新的供应链制造,其投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海尔资本与被投企业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了协同效应共创共享生态圈。基于这样的特殊优势,海尔资本认为同样可以在投资的条件、企业的估值层面可以拿到更优惠的条款,这些同样是提升安全边际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稀缺资源企业会去向头部企业集中,而头部企业是我们主要的投资方向,因为其资源的垄断性会决定他的确定性和安全边际都会高一些,相应地,我们的投资预期回报率也会增长。”
回归实体经济,转型产融结合,海尔资本主要聚焦物联网领域,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文娱、大金融、大健康、大消费等领域,作为物联网产业投资共创平台,投资美好生活是海尔资本的真切意愿。
正如专业人士所说,“虽然投资的判断不可能永远正确,但若能坚持基于严谨的投资逻辑进行决策,定能在价值投资的康庄大道上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