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DMA 券商到 API 银行,不仅仅是外部接入
但 2015 年股灾期间,券商外部系统接入被封禁,持续长达 4 年之久。对于这次的规定,笔者衷心希望通过监管科技的配合,为外部接入的合规风控保驾护航,让这类业务的开放不再退转,能够健康持续下去。
在证券金融业逐步全面数字化的过程中,外部接入只是一个开端,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可能:API经济、数字化生态、卖方赋能买方、券商即 SaaS……不管短期内有无外方接入业务资格,全体券商均需考虑。
在此,笔者想回顾一下华尔街券商的 DMA 业务,以及讨论证券业对银行业 API Banking 的借鉴。
DMA基础上的商业模式
去过纽约证券交易所参观过的人,一定忘不了人声沸腾、熙熙攘攘的交易大厅,但现在已经今非昔比,尽管每天早上 9:30 还能听到启动交易的铃响,但这一切只是在做秀,或者说只是一种传统和仪式感。
纽约时报报道《The robots Are Coming for Wall Street》
国外由于金融产品的交易发展历史较长,交易品种除股票外,还包括 FICC ,即固收、外汇、大宗、衍生品等。外部接入的开放,促成多种以 DMA 为技术基础的商业模式,典型的例子包括:
卖方赋能买方
无论是 DMA、SA还是所谓“外部接入”,把视野放大一点,其实都可以视之为“卖方赋能买方运动”的一部分。
2018 年 7 月发布的“凡泰极客科技白皮书”中曾介绍过,美国证券市场上,多年来卖方一直是:(1)金融创新的孵化器(2)产品与服务的市场 (3)交易与做市的平台。 但这些科技武器,对于买方依然是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高盛的策略,就是像 Google 用搜索引擎赋能普罗大众更高效搜寻获得有价值信息一样, 把科技能力输出给买方,从而以身作则,引领“卖方赋能买方”的潮流。 作为百年老店的高盛,曾宣称要变身一家“开源技术投行”(Open sourced investment bank),玩转 SaaS 服务,走“API 经济”的开放道路。但这方面,银行可能做的更好。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包括券商和银行在内的多数金融机构,都不是以提供优越的用户体验为擅长,通常是互联网公司在用户体验方面做的最好,这一情况在国内尤为显著。金融机构专注自己擅长的事,把金融服务能力以 API 方式释放给互联网或者金融科技合作伙伴,由他们去包装、加工,是否会形成新的业态、服务形式会更加创新更加多样化、引流渠道与效果会更加显著? Open Banking运动看上去是帮助银行业走出了一步,证券基金业能不能出现类似的尝试?能否诞生一些有趣的业务模式,出现一些以交易见长的 DMA 经纪商和一些以获客见长的零售、介绍经纪商(Introducing Broker)?Open Banking 运动与 API 银行的启示
API经济的最大挑战是合规风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