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国产化是个伪命题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售老板内参”(ID:lslb168),作者:孙园,经授权发布。
然而,近年来会员制经历了“国产化”之后,却离Costco这个源头模式越来越远。尽管发展出了一大批“学徒”,但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能做到Costco的程度。
但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些年过去,我们没有能诞生一家本土化的Costco?会员制在中国市场的这种“变形”,究竟原因何在?
Costco的中国“学徒”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成本前置的模型建立基础,门槛是百亿级的资金投入和及其准确的选品能力。
且不说再造Costco,进入国内市场后,这两个要素的范围以及衡量标准都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形。
比如说商品力,Costco以大包装标品为主,生鲜品类只占不到20%的比例,在标品相对透明的价格体系下,性价比方面较其他对手有明显对比优势,对于周期购的计划性消费群体吸引力尤甚。
但国内零售企业在供应链端更倾向于通过生鲜品打差异化,引流和保证高频购买粘性,但涉及到长周期的付费会员制,就要打个问号了。以上我们提到的永辉、盒马都是如此。
回归会员制本身,就更有微妙差别了。零售业做付费会员制的目的和方式都很简单——通过给用户提供消费成本降低,或是服务项的增加,进而锁定用户,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人均消费额,顺便获取一些会员费的收益。
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何社区的生鲜连锁店能成为热门赛道。以及理发店和健身房为什么一定要近乎“骚扰式”的要求顾客办理充值会员。
偏题一下,曾经高喊对标Costco的小米,目前会员体系相比生态链的小米系产品而言,存在感也是极弱。
为了用商品力之外的因素形成对用户的强关系,打着会员制旗号的社交电商应运而生,利用消费者之间的人际和利益关系形成用户锁定,“自购省钱、分享赚钱”,口号都是一模一样的。
如阿里“88超级会员”这类横向联合的会员体系我们暂且不提,就零售业态付费会员制本身,本土玩家出彩的确实不多。
做出不另一个Costco究其根本,尽管在宏观经济层面同样有着中产崛起的大背景,核心业务聚焦欧美澳的Costco,在居民消费习惯、零售渠道等方面和中国都有很大差异。
这里要举一下上面提到商品力强的永辉和盒马的例子,尽管满足家庭消费的综合品类需求,且生鲜品竞争力突出,为何盒马仅仅去年年底才试水最基础的付费会员享优惠,而永辉压根就没有做这一手?
说白了,不敢。对于新零售以来,购物渠道极为多元化的中国消费者来说,付费并且频繁的光顾三公里外的永辉或者盒马大采购,以目前的情况来说,确实没必要。
到家配送、社区团购、电商渠道已经占据了太多关于居民计划性消费的注意力。
消费习惯的差异根本不容忽视,即使是早在22年前就入场的山姆会员店,也在去年进行了前置仓的建设,同时与京东到家进行合作。Costco入华,大概率上也不会一成不变。
消费的性价比远不止价格和产品,渠道便捷性,甚至是购物环境、商品展示等细节,有时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会员制在中国付费会员的推行模式,在中国有无可能?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否则Costco入华和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市场的加速布局是为了什么?
问题在于,当这些已经形成商品力和会员制闭环的“外来者”突入,并能够根据市场情况作出适当的妥协和调整,本土化玩家应该怎么玩?
新渠道,首先是无限缩短与消费者距离,也就是零售从业者们最熟悉的高频打低频。社区场景的差异,导致中国家庭的即时性消费需求更为丰富,社区连锁业态形成的更高密度付费会员制体系,是更符合本土特色的零售业态。
其次,是差异市场的下沉渠道。二、三线城市的布局,山姆会员店已经开始,但仍然会面对区域型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标准化的选品采购虽然构成“外来者”的优势,但同时也缺少灵活性。
此外,社交电商在用户黏性和扩展速度上明显优于门店,通过线上渠道聚集消费者形成批量订单,获得更优价格,比如拼多多形式,以及后续衍生出的社区团购。
离社交越近,离Costco模式下的会员制越远,这不一定是坏事,但社交与消费场景之间的重合还是具有局限性,单纯通过社交关系或者利益关系绑定用户,而忽视商品力本身,一切就都没有意义。
如果能做到足够强的品控,拼多多是不是也能做付费会员电商了呢?
究其根本,尽管在宏观经济层面同样有着中产崛起的大背景,核心业务聚焦欧美澳的Costco,在居民消费习惯、零售渠道等方面和中国都有很大差异。
这里要举一下上面提到商品力强的永辉和盒马的例子,尽管满足家庭消费的综合品类需求,且生鲜品竞争力突出,为何盒马仅仅去年年底才试水最基础的付费会员享优惠,而永辉压根就没有做这一手?
说白了,不敢。对于新零售以来,购物渠道极为多元化的中国消费者来说,付费并且频繁的光顾三公里外的永辉或者盒马大采购,以目前的情况来说,确实没必要。
到家配送、社区团购、电商渠道已经占据了太多关于居民计划性消费的注意力。
消费习惯的差异根本不容忽视,即使是早在22年前就入场的山姆会员店,也在去年进行了前置仓的建设,同时与京东到家进行合作。Costco入华,大概率上也不会一成不变。
消费的性价比远不止价格和产品,渠道便捷性,甚至是购物环境、商品展示等细节,有时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