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公众号能直接给用户推送小程序了

转载作者: 晓程序观察
突发:公众号能直接给用户推送小程序了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晓程序观察”(ID:yinghoo-tech),作者 Miss……

一个非常实用的能力似乎正在灰度测试。

hougarden

一位开发者给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发来这张截图。如图,公众号能在对话框里直接给粉丝推送小程序卡片了!

一直以来,公众号和小程序就像一对双生子,它们同是微信生态内的明星产品,两者之间又密不可分:小程序的诞生释放了公众号的变现潜力,极大促进了内容电商的发展,公众号为小程序提供了沉淀用户的能力以及内容形式的拓展。

因此,这两者间的联动一直备受业界关注。

事实上,公众号向用户下发小程序卡片能力一直备受业界期待,如今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虽然可能是灰测,尚属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但必然撩拨了万千开发者和公众号运营者的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能力似乎只在服务号测试,订阅号还尚未发现,是否是服务号的专属,还不得而知。

第四个公众号内的小程序入口

在此之前,公众号里共有三个小程序的入口:

hougarden

第一个入口是内容电商的刚需,文章+小程序卡片的组合已经成为所有内容电商玩家的必备;第二个入口则需要用户主动点击菜单栏,触达小程序;第三个则是广告主通过广点通来进行投放,并将落地页设置为小程序。

三个入口中,菜单栏完全依靠用户对该公众号的服务产生兴趣,用户自己点击进入小程序,广告则主要是为广告主产生价值,和公众号运营者关系不大。

因此可以说,只有第一个算是公众号运营者主动触达小程序的方式。但如今随着公众号文章打开率越来越低,不少公众号运营者都更渴望更多的主动向用户推荐小程序的方式。

而公众号对话框里推送小程序卡片的功能,相比于文章里嵌入小程序卡片,用户操作链路大大缩短:文章+小程序,用户需要打开公众号、点击文章、阅读浏览、点击小程序,共四步,而对话框里打开小程序只需要打开公众号和点击小程序两步。

不过,虽然用户操作更简单了,但是如果没有给用户很好的理由打开小程序,也是无效推送。

根据晓程序观察(yinghoo-tech)的经验,想用好这一新功能,开发者们、运营者有两点需要注意:

1.文案要明确

对于用户而言,小程序的最上方文案,就相当于文章的标题和备注,如果文案没有吸引力,则没有点击的动力。

瑞幸咖啡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直接向用户提醒还有一张五折优惠券可以用,信息传递非常明确,以优惠券这种方式“勾引”用户立刻打开小程序使用。

2.图片内容醒目

文案相当于标题和备注,那么图片就相当于文章的头图。事实上,对于小程序卡片而言,图片的重要性可能甚至更高于文案,因为图片展示面积更大、更醒目。

如瑞幸咖啡,卡片采用白底,“小蓝杯优惠券”用蓝色打底,小蓝杯是品牌、优惠券是服务“信号”,让用户可以一眼就确认这张小程序卡片的重点——瑞幸来送优惠券了。

说到底,无论是文案还是图片,都要秉持让用户快速理解其提供的服务是什么这一原则。要知道,2019年,公众号的数量超过2000万个,其打开率更是从5%降至2%,想让用户在一堆公众号中pick你的小程序,简单直白是最好的办法。

小程序越来越“主动”?

可以看到,微信正在越来越关注运营者和开发者的需求。

微信的价值观一直是用户体验至上,为了不让用户被过多骚扰,微信并没有释放太多让开发者主动触达用户的能力。

正因如此,模板消息的出现才让整个生态内的开发者们兴奋,但随后为了避免模板消息被滥用,微信对制定了非常细化的使用规则,并严格执行,一旦违规被投诉,一投一个准。

「小小包麻麻」创始人贾万兴甚至跟我们表示“不敢用这个功能,因为规则太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碰了。”

随着开发者们对模板消息规则愈发熟悉,使用也愈发成熟,就在上个月,微信将模板消息能力升级为「订阅消息」,支持一次性和长期性订阅消息。订阅消息由用户主动订阅,不但不限时长,部分场景还提供了长期订阅,实现消息高效触达。我们曾做了详细解读,点击阅读。

这无疑为开发者打开了一扇主动和用户互动的大门。

结合本次的公众号对话框下发小程序卡片能力,可以想象,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微信也会释放、升级更多能力来满足开发者们主动触达用户的需求。

还记得今年8月的小程序主页面内测版曝光时,微信的回应:新增的小程序入口,第一是为了提高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快捷的小程序进入方式,第二是帮助用户发现此前没有注意到的有趣小程序。

其中,“提高效率”和“有趣”是关键词。

「订阅消息」和公众号对话框下发小程序的能力均是“提高效率”这一侧的,接下来在“有趣”方面,微信还会释放哪些能力,有点让人期待。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