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繁體中文(台灣)
分享

在这个鼓吹快速成功的世界,坚持一点热爱

转载作者: 张良计
在这个鼓吹快速成功的世界,坚持一点热爱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良计”(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经授权……
hougarden

今天的文章特别长,因为写了特别久。但我一如既往地保证,如果你能耐心读完,一定能对你的职场成长有所启发。

下面进入正文。

很多朋友以为我是专职写公众号的,其实不是。

公众号只是我的一项业余爱好,我的主业是在广告公司上班。如果按自媒体上那种“年薪XXX”的评判标准来看,目前做得还可以,生活糊口没太大问题。

然而,我很少在公众号上聊到这份主业工作。因为看我文章的朋友,可能在这一行做的比较少,所以讲得太多我怕会有理解门槛。

但这段时间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现,行业可能不同,但有些道理是相通的。无论你是从事广告,还是做程序员,做销售,做财务,做设计,都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在里面。

因此趁着假期,我花了几天时间把这些碎片化的思考整理出来。这其中有我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和复盘,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未来的想法。

写完后才发现,有些道理如果10年前就知道,后面或许能少走许多弯路。

但我不后悔走弯路。

如果人生太一帆风顺,你的抗击打能力会直线下降。我不喜欢变成一个活在保护伞里的人,因为保护伞总有一天会撤掉。到时候如果真凭自己本事在这个社会立足,我不想变得手足无措。

今天文章的主题其实只有两个字,热爱。

为什么想到写这个?

因为当我回顾自己职业生涯的成长,试图总结出一个关键词时,“热爱”是我能得到的唯一答案。它支持我一路走到现在。

如今“热爱”远不如“风口”,“闭环”,“指数级成长”这些词听起来那么高大上,甚至还有些简陋。

而我们每天也被自媒体创造的各种新概念洗脑,去追逐所谓“成功的快速法则”,却忘了那些已经被无数次证明过的,最简单的道理。

拿广告行业来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XX已死”,“XX失效了”,“XX即将灭亡”的言论在朋友圈里被疯狂转发,以至于有同行说我们做的是不是殡葬工作。

但这个行业里最质朴的一些东西却没有人拿来讨论,反而是许多为了博眼球的所谓大V,生搬硬造了一大堆新名词出来。

这跟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倒颇有几分类似。我很不喜欢这种行为。

但凡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5年以上,有一点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就会发现,这不过还是新瓶装旧酒的把戏。不去研究怎么把旧酒做得浓香醇厚,反而是把新瓶弄得花里胡哨,这是本末倒置。

想把一份工作做好,一定是要全身心投入进去的。

如果只是每天机械式地重复命令,或者整天想着怎么短期内快速获利,这都不可能把事情做得专业和长久。

我热爱这份工作,不仅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物质回报,而是我觉得自己天生就适合干这个。

这个世界上任何工作都是这样。你如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赚钱,你的原动力是很差的。因为一旦你发现这个事情带来的回报不如预期时,很可能就会放弃或者转行。

可如果你做一件事的原动力是热爱,那就不一样了。因为这时你投入了自己最重要的一个东西。

感情。

或者说,爱。

你爱它,即使它暂时不能带给你丰厚的回报。你爱它,即使它有时候会伤了你的心。

爱,是最伟大的精神动力。

hougarden

其实广告是一个入行门槛极低的行业,也是一个容易年少成名的行业。

我20岁出头那会还是个懵懂小新,但已经知道这行业里许多传奇人物。有的入行两三年就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有的30岁不到就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广告集团的策略总监,有的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为公司赢下上亿的业务,有的凭一条广告片就让自己全国闻名......

像每一部热血动漫里的废柴男主角一样,一开始我对各种大神充满了崇拜与憧憬,也幻想着自己在这一行可以闯出一番天地。

但可惜我的起点非常低,啥技能都不会。既不是广告专业毕业,PPT也做得惨不忍睹,Excel半生不熟,更不会设计画图写文案,毕业的学校也不咋地。

要是搁现在,我应该是在智联上投简历2个月没人理的类型。

后来是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小公司。这公司刚成立,也没什么名气,恰好我也是,于是“一拍即合”。我从最底层的策略分析师开始做起,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

头两年时间,我也经历过诸如被逼在客户会议室门口现场写PPT,周末在外面唱KTV突然被电话叫进公司加班等情况。

但我始终觉得,这应该是磨练吧。去哪个行业做都会这样,这世界上永远有人比你惨。虽然有挫折,但谁叫我喜欢呢。自己选的路,含着泪也要走完么不是。

过了一年我跳槽到第二家广告公司,经验和技能也开始有了变化和成长。那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彻底坚定了要做这一行的想法。

那是我最享受做广告的时候。不为名也不为利,就是单纯享受这个过程。

2012年,有个叫龙玺杰青的广告比赛在上海举行。负责筹办赛事的,是广告业内挺有名的几个大佬。

比赛规则,是上海每家广告公司出两个人来组队。然后在24小时内根据组委会出具的项目简报,来做一份创意方案。

比赛评审全是中国广告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很多以前只在杂志电视上看到的大佬,那次比赛我一次见了个全。

当时华东赛区的比赛场地设在复旦大学,全上海有20几家广告公司都派了人来参加。这里面既有各大知名4A外资公司,也有许多本土有名的广告公司。

至今我还记得当年比赛的项目简报,是从10个本土品牌和10个国际品牌里各挑选一个,来做品牌联合推广。

如今这种联名广告已经烂大街,但在当年还比较新鲜。所以其实从项目简报来看,这就挺有创意的。

我清楚地记得我和搭档选了一个小天鹅电器,和汉堡王。

得出这么诡异的搭配,纯粹是因为我们觉得其他组肯定都会选相对容易的组合去想,比如珠宝+文具,洗衣液+汽车。

我们这两个品牌完全八竿子打不着,所以从策略上来讲第一步就已经出其不意。可接下来思考创意的过程却被狠狠打脸,简直就是脑暴灾难。

拿到项目简报后,我和搭档回到公司想破了脑袋都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就像如今写公众号文章一样,选题想不出来即使你再会写也没用。

后来那个创意怎么想出来的我已经忘了。我只记得是做了个梦,醒来之后赶紧在纸上刷刷刷写了一行字。搭档看到后马上眼睛放光,拍手就说干。

当时我们想的创意策略很简单:

能量转换。

落实到思路,就是把汉堡里蕴含的热量,通过创意形式转换成电器运转所需要的电量。

再加上当时正值冬天,微博上很流行一种随手拍解救流浪猫狗的活动。结合我们的创意思路,最终提出来一个概念,叫“正能量生命站”。

具体到执行层面,我们想建立一个救助流浪猫狗的空调暖房。里面全部使用小天鹅品牌的空调,但这些空调的运转需要人们去购买汉堡王的汉堡来实现。

消费者每购买一个汉堡,就会获得一张对应的能量转换卡,这张卡上记录了汉堡所含的卡路里热量。

当把能量转化卡插入到特制的充电卡槽中时,就能给暖房里的空调带来电量运转。买的汉堡越多,空调能运转的时间就越长,流浪猫狗就能在里面享受更久的温暖。

简单说,就是把人们购买高热量食品的“罪恶感”,变成了一种慈善的公益。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是倒数第二组进去赛场提案的。经历过前面十几组的演讲,评委们都已经疲惫不堪。可是当我们把创意方案讲完,坐席上所有评委都站起来鼓掌。

这简直是我做这一行以来最开心的时刻。

直到现在我电脑里还保留着当年这个创意方案。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非常粗糙。但这段经历,却是少有的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

hougarden

现在看起来很简陋的方案,我却一直保留在电脑里

2012年那个冬天,我一个月就拿5000块工资,每天上下班赶2个小时地铁,中午吃20块的盒饭,却觉得做广告真是太TM有意思了。

即使往后在工作上也遇到过许多阻碍和压力,被客户挑战,被老板训斥,被同事穿小鞋,但我始终记得那个冬日的下午,我和搭档站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台上,面对着全场评委们炯炯有神的目光,和热烈的鼓掌。

这个荣耀时刻,是我坚持做广告的原动力。

后来随着经验、职位和薪资的增长,我越来越多感受到了这种时刻。可另一方面,身边许多做这一行的好友却纷纷离去,投入到更火热的互联网行业,去别的领域里创业,或者去做自媒体。

我也开始对自己的热爱产生怀疑,觉得广告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如果到了30岁、35岁、40岁自己是不是还能有这份热爱?

直到后来做了公众号我才发现,热爱这个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到这个,当时我以为是山穷水尽,没想到却是柳暗花明。

2016年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创业做了一个帮大学生做简历的网站。网站做好了没钱做推广,于是我就跑到知乎上去发帖自问自答。

如今那篇广告软文的话题在知乎职场类内容里常年排名前十,已经有将近5000万的阅读量。那段期间给我们网站带来了好几万的新增用户。

我只是把自己毕业后的一段工作经历和感悟记录了下来,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看。

后来网站没做成,写职场的广告软文却火了。我就想,要不开个公众号来专门写字吧

这一做就是三年。

刚开公众号的时候涨粉很慢。我还记得那时候从0到100个粉丝,我都是一个个去看人家头像,回想是从哪个渠道过来的。

这种兴奋感跟当年参加广告节比赛一样,我一分钱没赚反而做网站还亏了钱,但看到这么多人喜欢我的文章就特别满足。

当年那篇在网上被疯狂转载的《如何培养高薪人士的逻辑思维力》,就是在这个环境下写出来的。后来许多人还把我的文章做成PPT教材给公司内部员工培训使用(虽然我觉得都没有我自己做的PPT好看哈哈)。

hougarden

我也把自己的干货文章做成了PPT教材

然而写公众号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因为这和做广告很像,是一个依靠灵感的工作。有时候灵感来了,文思如泉涌,一篇文章唰唰唰两小时就写好。灵感没来,想三天三夜也写不出50个字。

这时候我也会感到迷茫,纠结甚至自我否定,是不是写不出好东西了。这期间我也尝试过去听网上一些公众号大咖的写作方法论,但后来发现不适合自己。

因为太功利了。

他们的方法充满了理科生的思维和技巧,唯独缺乏对文字的热爱。一旦哪一天公众号不流行了,他们完全可以把这些方法论复制到别的平台上去,可以是视频,可以是漫画,也可以是其他。

但我不想这样。我总觉得想要长久地做一件事情,起码还是要带一些感情的吧。

后来帮我度过这些艰难时刻的是什么呢?还是热爱。

但此时的热爱和做广告时已经有所不同。如果说以前的热爱,是因为找到了一片让我能肆意发挥的空间,那么这次的热爱,是我想自己去创造一个舞台。

写不出东西来,我就投入到火热的工作生活中去,认真记录日常看到的现象,朋友的故事,别人的思考。

没有灵感,我就主动去寻找灵感。微信上有个叫“文件传输助手”的功能,我把它当做长期素材记录本。一旦看到什么新闻,想到什么观点或故事,我都马上写在里面。

hougarden

日常记录自己想到的观点和灵感

有一次我清楚地记得,早上四点钟的时候迷迷糊糊想到一个东西,我就赶紧打开电脑,奋笔疾书写了下来,写完之后又赶紧躺下睡去。

我至今没写过一篇10W+(反而是被其他大号转载出了一大堆10W+,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命),但我一点也不丧气。

因为我单纯就是喜欢写字而已。

现在这个舞台被我创造出来了,我就很高兴。

后面接一些广告,做一些商业化推广,赚了一点钱,在我看来都是附属品。因为我并不是以此为目的才开的这个公众号。

再之后越做越顺。后面陆续还出过书,开过讲座,做过直播,而这些经历,反而又变成我做广告时不可多得的经验,反哺到我的主业工作里。

很多时候客户想做新媒体推广来问我意见,我能马上写出精准狠的策略出来让对方叹服。比起其他广告公司里做策略的人,我的经验更有说服力,因为我本身就是做这个的。

这种既当球员又当裁判的经历,让我显得很特殊。这一点,也是我做公众号之前从未想到过的。

hougarden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会明白为什么文章开头我会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总结只有两个字了吧。如果没有对广告的热爱,对文字的热爱,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而热爱,是一个可以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不断进化的东西。

最开始,我以为自己热爱的是做广告,后来我以为自己喜欢写文章,但其实都不是。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我所热爱的,是把自己内心的创意与想法展现给别人看,并获得认同的一种感觉。

做广告是一种展现形式,写公众号是一种展现形式,做直播、写书、开讲座都是展现形式。

这份热爱,从我的第一份工作开始,逐渐进化成一种自我认知。我清晰地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并且在往后的人生中始终贯彻这个大方向,去尝试不同的展现可能。

但是,它们都不会偏离这份自我认知。

这是一种从表象抽离出本质,再由本质反演到更多表象的过程。

我花了10年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我依然很庆幸。因为我知道未来人生的道路可以怎么走,而这一切都要感谢最初的那份热爱。

我曾收到过许多朋友的咨询,他们大多手上做着一份不怎么喜欢却还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却时常会感到迷茫。

我没有权力去指点他人的人生,但我会分享自己的感受:

如果我手上做的这份工作我不够喜欢,也不愿意主动投入精力去了解它,学习它,深究它,热爱它,仅仅因为这是一份能让我赚取生活费而不得已做的事,我200%选择不做。

因为我不会为了把它做到极致而去拼命,这会让我觉得自己活得太平庸。

我坚信一个人如果单纯为了赚钱去工作,那肯定很难赚到大钱。

因为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你用的是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你会考虑及时止损,会考虑如何最大化收益,会各种腾挪躲闪来避开风险。

换句话说,一切都可以计算,一切都不是惊喜。

但人生怎么可能像数学、金融或投资那样,有那么多公式去计算得失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也太无聊了。

人生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巧合,等待你去发现和开启。

而热爱,就是打开这些巧合的钥匙。

hougarden

就像乔布斯当年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自己喜欢研究艺术字会对以后苹果的Mac 电脑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他那时单纯只是喜欢而已。

后来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一段话被广为传颂:

“你不可能充满预见性地将生命中的点滴都串联起来,只有你在回头看时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在当时来看未必有因果关系,只有当你回顾人生的时候才会恍然大悟,它们早已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收获。

只要你发现自己手上做的这个事情还挺喜欢,并且也能产生价值带来回报,哪怕这个回报一开始微不足道,都不妨多坚持一下。更大的惊喜也许就在后面。

这才是让我感悟最深的一点:

人生中所有的柳暗花明,其实都早已埋下了伏笔。

热爱,就是那颗种子。

感谢你的阅读。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