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中文繁體
分享

成立13年尚未盈利,从事细胞免疫治疗的永泰生物拟赴港上市

生活作者: 36氪的朋友们
成立13年尚未盈利,从事细胞免疫治疗的永泰生物拟赴港上市
摘要三年前因“魏则西事件”而一度被打入“冷宫”的细胞免疫疗法逐渐迎来解禁,

三年前因“魏则西事件”而一度被打入“冷宫”的细胞免疫疗法逐渐迎来解禁,而资本市场则有望迎来一家上市公司。日前,永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永泰生物)递表港交所,成为港交所去年4月上市新政之后又一家拟赴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

永泰生物初创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T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研发和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据招股书,2017-2018年永泰生物录得收入76万元、522万元,今年上半年收入近70万元,主要由细胞冻存业务和政府补助贡献。不过,为专注产品研发,该公司自2017年11月起已不再开展新的细胞冻存活动,而政府补助也面临较大波动,未来收入不确定性高。

作为一家研发型药企,永泰生物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17-2018年,该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1193万元、3117万元,今年上半年为2338万元,而在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146名员工中有76%都是研发人员。

目前,永泰生物在研10项产品,其中自公司成立之初便展开研发的EAL进展最快,其用于肝癌的适应症于2017年10月获得临床批件,目前已处于临床Ⅱ期。这是中国首款获得IND批件(新药临床)、首款获准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也是唯一获准进入实体瘤治疗Ⅱ期临床试验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该公司计划在2021年推出该产品,其将成为公司首个上市产品。

永泰生物还拥有CAR-T细胞产品链和TCR-T细胞产品链,其中CAR-T细胞产品链的核心产品CAR-T-19的IND申请已于今年8月获得药品审评中心受理,适应症为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公司计划于2020年底前提交该产品IND申请,其余8项产品多数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据了解,此次赴港上市,永泰生物拟将所筹资金用于在研产品EAL、CAR-T-19及TCR-T临床试验的研发开支,新研发及生产中心建设、以及公司日常运营等。

永泰生物所专注的细胞免疫治疗(亦称为过继细胞(ACT)治疗)是一种将T细胞给予患者以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是继常见的放化疗、手术等癌症治疗方式之外发展出的一种新型疗法。2016年因“魏则西事件”,细胞免疫治疗被国家卫健委叫停临床应用,目前随着政策监管落地其有望迎来解禁。

在未来前景方面,中国细胞免疫治疗市场空间有望在四年后超过百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细胞免疫治疗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人民币13亿元升至2023年的102亿元,随着更多细胞免疫治疗产品获批,预计2030年达人民币584亿元,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8%。

不过,永泰生物想要在细胞免疫治疗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存在难度。成立13年以来,因为研发投入和行政开支等成本不断增长,永泰生物目前尚未盈利,且近年来亏损不断加大。2017年和2018年该公司分别亏损1662万元、3489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则扩大至5053万元,接近此前两年亏损之和。

考虑到永泰生物在研产品相对较慢的进度和商业化成本,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其将继续亏损。同时,截至今年3月,国内细胞免疫在研产品数已超过300个(来自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报告),而目前包括永泰生物在内共有10种产品处于临床阶段,且集中在CAR-T领域。可见,未来永泰生物面临的市场竞争将会非常激烈,这对其后续估值将造成挑战。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