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繁體中文(台灣)
分享

深圳上海称霸,武汉西安蹿升,东北五城出局!

国际作者: 36氪的朋友们
深圳上海称霸,武汉西安蹿升,东北五城出局!
摘要外贸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力和开放度的重要指标。

外贸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活力和开放度的重要指标。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外贸表现也将成为影响城市竞争格局不可忽视的一个变量。

最近,海关总署旗下的《中国海关》杂志对外发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行榜。

新一年的外贸百强城市,谁是最大赢家?过去几年谁的外贸实力进步最快?未来又有哪些城市将崛起为新的外贸大户?

01深圳称霸,内陆头部城市崛起

没有意外,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前十名,依然被东部沿海城市所包揽。

hougarden

hougarden

来源:中国海关杂志

其中, 广东一骑绝尘 ,拿下了前十强城市中的4个席位,分别为 第1的深圳、第3的东莞、第5的珠海、第7的广州。

其余6个, 3大直辖市上海、天津、北京各占1个名额,江苏、福建、浙江3省各有1个城市上榜,分别为苏州、厦门、宁波。

从榜单可以看出,城市外贸实力排名,与GDP排名并不完全匹配。

外贸十强中,GDP前十的城市有上海、深圳、广州、天津、北京、苏州6个,其余的东莞、珠海、厦门、宁波,GDP排位都在十名开外。尤其是珠海GDP不到3000亿,厦门不到5000亿,排名在全国40名以后。

要说明的一点是,外贸实力比较,有多个指标,不仅仅指进出口总额。比如,2018年的进出口总额,上海要略高于深圳,但外贸实力排位上深圳高于上海。另外,深圳有一项很牛逼的数据:出口总额已连续26年居内地大中城市首位。

GDP前十的城市中,未进入外贸十强的为, 重庆、武汉、成都、杭州,它们的外贸实力排名分别是13、17、18、21。由此说明它们的外贸实力相较于GDP,属于相对偏弱。

不过,外贸前20强中,也有外贸实力明显强于GDP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厦门、珠海,第11名的无锡,12名的大连,第14名的西安,排位都比GDP排名略高。

分区域看,外贸百强榜单中,东部城市明显处于主导地位。前30名中,上榜的中西部城市仅有重庆、西安、郑州、武汉、成都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和合肥。

它们中,作为中西部外贸第一城的重庆为直辖市;西安、武汉、成都均属于全国典型的强省会;而郑州,去年人口、GDP站上新台阶,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合肥则在完成区划调整后,借助长三角的优势,正迅速崛起为增速明星城市。

总之,这些城市无论在省内资源分配还是在国家政策倾斜中都占得先机,属于中西部头部城市或后起之秀。

这一方面说明,内地已有一批外贸强市的崛起;但另一方面,东部地区的外贸强市中,除了深圳、上海这样的巨无霸,还涌现出了像金华、惠州、嘉兴、舟山等一批三线城市。

换言之,东部地区既有众多全面发展的超级城市,也有不少突出的“单项冠军”城市。这也是东部地区城市发育梯度较好,城市生态和产业生态更完备的一个现实注脚。

0230强变迁:合肥、武汉、西安上升最快

如果以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外贸百强城市的发展格局会表现得更明显。

hougarden

2013年外贸百强城市 来源:中国海关杂志

首先看外贸前30强城市的变化。

2013年的30强分别为: 深圳、苏州、上海、东莞、厦门、珠海、广州、北京、宁波、天津、大连、重庆、无锡、佛山、南京、青岛、郑州、惠州、杭州、成都、包头、烟台、中山、金华、西安、常州、沈阳、舟山、嘉兴、武汉。

2018年的30强分别为: 深圳、上海、东莞、苏州、珠海、厦门、广州、宁波、天津、北京、无锡、大连、重庆、西安、青岛、郑州、武汉、成都、佛山、南京、杭州、金华、常州、烟台、合肥、惠州、嘉兴、舟山、中山、长春。

对比名单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18年这五年时间里,外贸前30强名单中只有4个城市出现变动,分别是 沈阳、包头下,长春、合肥上。

包头、沈阳分别从第21、27名跌落至第42、47名;长春、合肥则从第31、52升至第30、25名。

很明显,合肥的进步最大,5年间上升了27个名次。这和其GDP的排位近年来的快速上升以及城市存在感的显著增强,形成了正关联。

除了合肥,西安、郑州、成都、武汉等其它中西部内陆城市的排名也都有所上升。其中,武汉由2013年的第30名,上升到2018年的第17名;西安由2013年的第25名上升到20189年的第14位,上升位次都在10以上。

前十强城市的名单5年来无变化,但排位有一定调整。

其中,苏州被上海、东莞赶超,从第2变成第4。从眼下的形势看,苏州是否还会进一步下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珠海和厦门互换座位,宁波从第9升至第8,天津从第10升至第9,北京从第8退至第10。

03 谁是内陆第一个外贸十强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五年来的外贸百强城市也呈现出一定的调整。

2013年,百强中的东部城市有52个,中西部有34个,东北有14个。

2018年,百强中的东部中依然为52个,但中西部城市上升到39个,东北地区则降为9个。

整体而言,外贸百强中,“东强西弱”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

东部城市在百强中的比例仍在一半以上。唯一的变化是,上榜的东北城市少了5个,而中西部城市也即内陆城市多了5个。

这一变化虽然不算太大,但也契合近年来扩大内陆开放的大趋势。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hougarden

另外,随着中西部基础设施的改善,重庆、武汉、郑州等全国高铁枢纽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突显。临空经济区的推广,也让内陆城市的开放短板得到更多弥补。

从未来看,陆海新通道建设以及新的西部开发开放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为内陆城市释放对外开放的红利。

不过,中西部外贸强市,主要还得靠头部城市的崛起。具体来说就是中西部中心城市、省会城市,要进一步增强开放力度。

比如, 重庆、西安、武汉、成都、郑州中,应有一两个城市挤进全国外贸十强。今年上半年,重庆、成都的外贸增速都在两位数。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