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中文繁體
分享

「榕树下」团队时隔20年再创业,「榕书」能否成为新一代用户的原创文学社区?

财经作者: 小岗村村长
「榕树下」团队时隔20年再创业,「榕书」能否成为新一代用户的原创文学社区?
摘要创办于1997年的「榕树下」是国内成立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原创文学作品网站,走出了一批如韩寒……

创办于1997年的「榕树下」是国内成立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原创文学作品网站,走出了一批如韩寒、慕容雪村、宁财神、李寻欢、安妮宝贝、郭敬明等知名作家,之后几经转手卖给了盛大文学。20年后,创始人朱威廉再次创业,与当初的团队一起成立了新的原创文学作品平台「榕书」。

朱威廉告诉,重新进入原创文学领域,是因为“现代社会缺少培育文学作品的土壤”。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年轻人的碎片化时间被娱乐产品充斥,图文、短视频带来新的感官刺激,却很难静下心来进行文字的创作。社会对青少年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对于热爱文学的人来说,也缺少一个理想的原创分享平台。

“娱乐和文学没有低俗和高雅之分,但是要给年轻人多一个兴趣的选择。文字是温暖、积极、充满力量的,我们鼓励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拿起笔来记录、分享,希望这个时代的人们依旧拥有创作文字的能力。”朱威廉说道。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健康的内容创作生态?首先在定位上,「榕书」是一个原创作品发表平台,对所有有表达欲望、认真写字的人开放,对用户身份和写作能力不设门槛。作品形式包括散文、小说、诗歌、长篇、剧本、游记等,风格不限。

「榕书」可以满足用户多种层次的需求:最基础的是记录,其次是分享,也可以是学习写作、成为职业作家的通路,对于头部作者还可以提供商业化帮助。平台通过算法推荐文章,不同的作品根据情况设有五个不同的展示范围。

hougarden

榕书App

为了吸引第一批内容创作者,「榕书」的策略是举办全国主题征文比赛,面向的人群包括学生、家庭主妇、乡村少年、警察等,基于过去积累的资源,邀请知名作家比如蒋方舟等作为评委,以此建立品牌并获取内容和用户。

朱威廉表示,青少年是初期平台的重点发力对象,因为他们的文学创造力需要引导和培养,辐射的范围和影响力也最广。

「榕书」会优先与中国教育报、语文报、教育出版社等教育资源合作,联合推出青少年征文比赛;也会寻求与短视频内容平台的合作,比如以班级、学校为单位开账号,以朗读直播的形式定期发表优秀作文;此外,还会整合作家资源,举办一些游学项目和线上教育课程。

近期,「榕书」与故事会试水合作面向社会征文,收到稿件超过5000篇,其中大部分来自三四线城市。朱威廉认为,这也证明了人们对创作的需求其实依然旺盛。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榕树下」被收购,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当时「榕树下」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版,但是一本书带来的收入并不高。而由于支付方式的落后,付费阅读、电子书等尝试也没有获得成功。

新的时代环境下,团队对新平台的盈利模式也有了更多考虑:广告、出版、网络作品IP化、联合品牌举办征文比赛等。朱威廉表示,这不是一件来钱快的事情,团队现在创业首先考虑的也不会是商业回报,而是其社会意义。无论20年前还是20年后,团队的初心都是希望人们把“生活、感受、随想”诚挚地记录和分享,项目的核心价值没有变,只是运营的思路和手段有所不同。

「榕书」App的内测版本在2019年3月正式上线,产品仍在不断完善中。接下来,团队的重心在于筹备第一期征文比赛,以及寻找各类战略合作伙伴。

团队现共有20多人,总部位于上海。创始人朱威廉是连续创业者,1994年创立的「联美广告」卖身全球四大广告集团之一,1997年创立的「榕树下」被贝塔斯曼收购,目前还运营着新项目营养代餐品牌「袋鼠王」。团队核心编辑成员是榕树下老员工,主要技术人员是来自互联网行业的90后。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