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套路”了两个只身出国留学的孩子...
![上周末,我“套路”了两个只身出国留学的孩子...](https://s.hougarden.com/image/07/3c/073ce72698f6efb0688855ec97d1fa7c.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resize,w_1920/format,webp)
6月,南半球的新西兰已渐入冬季,屈指算来,我们的留学少年James和Kevin,已经正式入读新西兰中学近半年了。
17和18年的暑假,James和Kevin分别离开父母和家乡,独自乘坐飞机,来到我们这儿短期游学,如果你读过以下往期文章,可能还留有印象:
本文主角
两位少年: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a8/33/a833c7f256956eef50d3754290062fd0.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80)
![hougarden](https://s.hougarden.com/article/07/3c/073ce72698f6efb0688855ec97d1fa7c.jpg)
(注:本文所有肖像经过肖像者本人和其家人同意并仅授权本文使用,擅自转载者,肖像所有权者及本文作者均保留追究权利。 之前的游学种草后,James和Kevin于今年年初重返新西兰,正式入读奥克兰公立中学。 来自深圳的James同学选择了位于奥克兰中区的Auckland Grammar SchoolMacleans College 这两所学校从空中鸟瞰,绿地众多、毗邻海滩,都是奥克兰地区排名前十的公立中学。 说回到我们今天的两位主角:两枚小小少年,离开父母,独自面对异国他乡的学习和生活,纵然有我们一路的保驾护航,他们的自立与勇气依然让我们心生敬佩。 看着他们一扫初来乍到时的“忧郁”气质,变得既阳光又自信,我们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又骄傲呢。 这也要感谢James和Kevin父母的信任,去年把孩子托付给了素未谋面的我们,放心让他们来到南边球,让我们有幸共同见证了少年们的成长与转变: (图片为Apple妈咪与James&Kevin家长微信对话历史截图。) James和Kevin的近况到底如何? 他们, 在海外真实的学习和生活是怎样的? 与父母的关系有了怎样的变化? 对自己未来是如何规划的? 上个周末,我与他们相约,结伴上岛游览一天,获得一次最新的、面对面套近乎机会——毕竟平时,00后们是不太愿意搭理80后老人的... 这次计划要去的Tiritiri岛位于奥克兰城区东北方向30公里外。 该岛是奥克兰周边知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众多珍稀鸟类。从奥克兰城区港口出发,坐船70分钟便能抵达,是就近出海游玩的好去处。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定的船是早上9点起航,按照约定时间大家都提前半小时抵达了码头。 “我先问你们谁呢?”船驶离港口后我问道。 “哈哈,你先问他吧!”来自上海的Kevin抬起袖管对我说道,他双手藏在里面,头上戴着墨镜,酷酷地答道。 “James,其实大家很想知道,当初来新西兰上学,究竟是谁做的决定?”我把头转向左边的James。 “我爸。去年过来短期游学,他觉得这边教育挺适合我的,就同意我又过来了。我爸有个要求,说要选一所公校里面比较好的,最后定了一所历史悠久的男校,没有女生……目前主要上4门课,英语、地理、历史、科学。我英语还不太灵,地理和历史听不太懂,科学还行。”James回答道。 “说到英语,学校最近都教的什么呢,对你语言的提高有帮助吗?”我问。 “最近学校在教如何英语演讲,我觉得挺实用的,但还跟不上。不过除了主课英语之外,我们留学生还有额外的ESOL课程,就是专门针对母语不是英语的补习课,我现在已经通过了一阶段的学习,顺利考入了二阶段,在留学生里面算进步快的。”James说。 “Kevin,你们学校的课程安排和James一样吗,能不能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时间安排?”我转头问Kevin。 “应该是一样的,其实我和James今天是第一次见面。我们学校是每天9点上课,一天5节课,到下午3:15放学,然后有100多种课外活动可以选择。” “等等,你刚才说有100多种课外活动?”我问道。 “嗯,像篮球、橄榄球、羽毛球、排球、街舞什么的,在学校的网站上有个列表,自己就可以选,反正很多,我觉得可能有100多种吧,哈哈,我都喜欢,每天运动完,5点多到家洗个澡。”Kevin说。 “我知道你一直对体育很感兴趣,能不能给大家再介绍下自己的经历?”我问Kevin。 “我是蛮喜欢体育的,运动让我自律。原来在上海读小学的时候我是手球队的,我对篮球和健身也一直都保持爱好,后来上初中,体育课经常被主课占用,我挺不高兴的,对学习产生了一些抵触,后来就因为学习的事情,经常跟爸妈发生矛盾。比如考试成绩不好啦,就直接过来批评我,他们也不问我原因,反正就是他们说什么都是对的,我说什么都是错的。”Kevin说。 “那他们现在对你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如何掌握你在这边的学习进度呢?”我继续问Kevin。 “学校期末会有一个关于学生的报告,描述各方面的情况,放在网上,我爸妈应该看不到或者看不懂,哈哈。但我会跟他们在微信上说自己的学习情况。其实他们现在除了关心我的学习,更关心我在这边的生活,学习上我变得主动了,这一点他们也感觉到了。”Kevin回答说。 “你以前学习被动而现在又变得主动了,这种转变具体是怎么发生的?”我继续问Kevin。 “学校会教一些实用的知识,甚至烹饪、缝纫之类的课都很常见。老师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发展,还会让大家制定一个自己的人生规划,总之,更关心你学到了有用的知识,而不会在意考试成绩。同学之间也不会去打听别人的成绩,因为这属于个人隐私,如果谁真这么干,会显得很奇怪,在学校是会受处分的。这种学习氛围挺适合我的,放学后我还会去健身房,然后回到家读读英语,基本没有作业,所以学习没啥压力,我现在对学习没有反感,自然就主动了。”Kevin说。 Kevin学习态度的转变从妈妈祝娅发来的聊天记录中也得到了印证。 Kevin在微信中除了给妈妈汇报平日的成绩,更多地还会讲到了他对于“体育精神”新的理解。 妈妈祝娅把主场留给了儿子,让Kevin“滔滔不绝”的讲述了自己的感受: (上图为Kevin和妈妈祝娅的微信聊天记录。) (左图为妈妈祝娅和儿子Kevin的微信聊天记录,右图为祝娅与Apple妈咪的聊天记录。) “说出来好爽。” “不释放要么得抑郁症,要么得狂躁症。”事后,妈妈祝娅微信告诉我们说。 Kevin就像所有同龄孩子一样,处于青春期,对外界和自我正在构建强烈的自判,妈妈祝娅现在更多的是做Kevin的朋友。 我问Kevin:“你觉得你爸妈有变化吗?在你开始留学之后?” “当然有,离得远了,现在更多的是关心,过去更多的是批评。原来学习压力大,考试不好,就不让出去玩,更不让打游戏。他们特别担心我考不上好的高中,然后就会说我这样子没前途。因为现在没有升学的压力了,我能尽快跟上学习就行,我又挺主动的,所以他们现在更关心我的生活。我跟我妈经常联系。”Kevin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