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繁體中文(台灣)
分享

国产器械厂商进入“黄金十年”,GE将数字化医疗作为中国市场的“杀手锏”

生活作者: 顿雨婷
国产器械厂商进入“黄金十年”,GE将数字化医疗作为中国市场的“杀手锏”
摘要曾有投行人士指出,短期内看,哪个领域的上市公司审批、上市增多,则代表着该领域较其他领域有更……

曾有投行人士指出,短期内看,哪个领域的上市公司审批、上市增多,则代表着该领域较其他领域有更高的市场活跃度和旺盛的生命力。以此延伸至行业,头部公司的动向代表着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疗器械行业而言,尤为适用。

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绝对的头部公司,GE医疗的一举一动也牵引着行业的神经。在81届CMEF医疗器械展上,GE医疗聚焦数字化医疗推出了21款新产品,涵盖智能型医疗影像设备、数字化应用和服务、高端复合手术室、智慧重症、移动诊断等领域,为自己贴上更多“人工智能”、“智能解决方案”、“精准医疗”、“大数据”、“云方案”等方面的标签,这些也都是医疗器械行业现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词。

如果要概括此次展会的产品成果,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数字医疗创新和智能型影像技术创新两个层面。

在数字医疗创新层面,GE医疗一直在资产运营管理、临床诊治效果、医院能力建设三方面发力。与之相对应的,GE医疗陆续推出了APM资产云管家、云心电解决方案、云影像解决方案和整合AI辅助功能的心脏磁共振影像解决方案(Cardio MR AI Solution)。

hougarden

GE医疗云心电解决方案

据悉,资产云管家是由GE中国团队按本土需求定制的整体医学装备智能管理及优化方案,它也是GE医疗在中国落地的首个数字化项目,主要服务于医院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今年展出的最新版本则整合了“放射科指挥中心”“设备管理调配平台”等模块。

云心电解决方案则是基于云心电架构的数字心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可构建上级与基层医院间的区域心电网络,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AI算法辅助分析诊断,将云心电远程会诊中心专家诊断报告回传至基层的云心电采集点,服务区域医联体建设、提高基层诊疗能力。目前,云心电已在全国多家医院部署,譬如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庄河市中心医院等。

依托云影像解决方案,医院则可随时云端查看、处理和共享医学影像,与外院专家协同阅片,实现多科会诊;同时减少病人重复检查,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度,实现跨地域、跨院区的诊断协助。

至于Cardio MR AI解决方案,它依托GE磁共振技术,不用屏气即可在自由呼吸下完成全心、全胸信号采集,实现全胸可视化、定量化分析,直观呈现心脏形态结构并实时获得结果,并由AI辅助医生进行定量分析,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据悉,该产品已获得FDA批准,目前还在阜外医院、安贞医院、上海交大附属儿童医学研究中心等医院落地应用。

hougarden

GE医疗智慧重症监护室

在智能型影像技术创新层面,GE医疗展示了最新版本AW智汇影像工作站,与GE系列影像设备、以及获得CFDA审核的 “VCAR深度学习软件”、Fast Stroke功能等配合,通过智能化的影像重建、分析功能,为相关应用和设备提供“分析大脑”,能针对脑卒中、肺癌、肝脏疾病等高发疾病,提供影像分析和辅助诊断的定量化信息。

此外,则有一些硬件设备的更新,包括全球首款心血管专业型CT CardioGraphe、复合手术室解决方案7OR、一体化手术影像平台INTERACT Angio- CT Suite、AIR技术平台、高端3.0T磁共振SIGNA™ Architect新品等。(注:AIR技术及基于AIR技术平台的磁共振检查用线圈正在CFDA审核流程中。)

通过以上数字化医疗产品的布局,我们不难看出,GE医疗在中国市场的“野心”——按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国际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的话来讲,即“”。

GE医疗中国副总裁陈金雷则表示,GE医疗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分别面向高端、基层和非公立医疗市场,聚焦数字化医疗提供涵盖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助推分级诊疗的进一步落地。“GE医疗并不是针对单一痛点开发解决一次性应用程序,而是通过整合多算法的解决方案套件,探索完整的解决方案路径。”

他指出,若是基层医院,他们需要的产品可能只针对临床,而不包括科研和教学,对他们而言,技术和服务很重要;若是偏远地区,则对设别稳定性提跟高要求,尽量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如果是非公医疗,因很多非医疗人员进入,他们更关注如何聚焦其目标市场,通过资产运作快速发展起来等。

以其远程心电会诊平台为例,截至2018年底共计为2.4万名患者进行了近3万次的心电远程诊断,平均每月协助基层医院救治STEMI患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4例,医院的PCI手术量两年内增加3倍,心血管外转患者由2016年的17%降到7%,仅2018年就节约医保农合基金近500万元。

而面对中国如此庞大和复杂的市场寻求,在数字医疗领域,GE医疗也在试图建立生态。

陈金雷表示,GE医疗对于数字医疗的定位如何是以设备为核心(包括影像、临床、生物制药等),将其所采集的数据进一步转化为能够提升设备资产绩效、帮助重疾实现精准诊断、帮助医院提升能力的创新;但一旦涉及物联网领域或是共同面临的重疾等行业性难题,涉及患者、筛查、诊断、治疗、制药、监测、养老院、家庭医疗等多个角色或环节,GE医疗也会与生态圈内其他伙伴展开合作。

至于如何选择合作伙伴,陈金雷表示,主要看两点:其一,双方是否优势互补、实现更优的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二,寻求能在大数据领域落地的本土合作伙伴,譬如有本地数据库和云的中国电信。

从更宏观的层面讲,医疗器械领域是目前医疗行业热点毋庸置疑。中信建投研报称,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617 亿元,近年来平均增速超过20%,高于药品市场规模10%左右的增速。

政策东风也一直在吹。2018年4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将部分设备配置审批权限的下放,指出无需再经审批即可配置,被业内解读为医疗机构增加配置大型设备的机遇;而随着医改向纵深发展,分级诊疗政策也将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扩容升级,加大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

与之对应的是,医疗服务终端也将产生更多的数据积累和沉淀,医疗机构一方面对于医疗全过程的智能化有着更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分析。

随着中国市场高端设备市场饱和以及中国医疗改革的推进,除了GE医疗——聚焦于数字医疗应用和解决方案,飞利浦、西门子另两家“百年老店”也在摸索从单一产品的交易模式转向整体解决方案:飞利浦以医疗AI为突破点,自建生态平台;西门子医疗正从头构建AI能力,试图建立数字化医疗“Apple store”,战况愈演愈烈。

国内,近年来,国家也通过多个专项计划为国产器械发展直接提供了大量支持包括资金、渠道等。受益于政策利好、研发投入及创新水平的提高,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曾表示,2018年开始,国内医疗器械将迎来他们的“黄金十年”。

近几年,迈瑞、联影、新华、东软等国产巨头都在加大研发力度,直追GPS;本土创新企业也在崛起,甚还有阿里、腾讯这类互联网巨头闯入。对此,陈金雷表示,国产厂商的崛起对GE医疗来说是好事,但黄金十年的说法有点短;中国对医疗的需求可以说是全球主流,GE医疗也会长期投入。

谈及GE医疗相比于中国企业的优势,许多人都会认为“渠道为王”。事实也是如此,GPS三家跨国企业垄断中国高端医疗设备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布局数字化医疗也成为GE医疗应变、实现更大覆盖率的重要“杀手锏”。

GE医疗中国首席创新官戴鹰表示,首先,GE医疗在全球拥有超过400万台在役设备,能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中拓展更多效用、挖掘更多价值;其次,在全球其影像诊断设备每年开展检查超过20亿次,中国市场达9亿次+,如此大的数据资源将为数字化创新奠定基础;再次,GE医疗具有完整的产品线,包括急诊救护、医学影像、临床诊断、患者监护、超声、麻醉等,基于庞大装机量的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展开差异化布局;最后,注重研发,即GE医疗全球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金,现已推出180多个智能分析型应用程序,管理超过750亿份医疗影像资料等。这些都会成为GE医疗数字化的重要抓手。

不过,为提高GE医疗在市场中的覆盖率,未来GE医疗还将面临很多挑战。戴鹰指出,产品或者解决方案的迭代是关键,而他给团队的要求是“从立项到拿到NMPA的注册证,一款医疗设备的新品研发周期要小于18个月。他说到,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据他介绍,为此,GE医疗专门成立了专家咨询会提高产品迭代速度,即在产品未成形时,甚至只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专家就会介入进行探讨,一些新产品研发的咨询会可达到十次;另外还涉及多个“技巧”:首先,把团队的尺寸做小,把它做成多个团队分工的体系;其次,用更多的软件去替代硬件要干的活儿;最后,统一硬件的架构,让其“平台化”。

延伸阅读:

1.GE医疗直播间@CMEF

2.要为医生提供看得见的“听诊器”,GE医疗新版掌上超声和首款急重症超声即将登陆中国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