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繁體中文(台灣)
分享

中国人在美国跑马拉松作弊引轩然大波,但“天生喜欢作弊”的锅,我们坚决不背!

转载作者: 精英说
中国人在美国跑马拉松作弊引轩然大波,但“天生喜欢作弊”的锅,我们坚决不背!
摘要中国人在美国跑马拉松作弊引轩然大波,但“天生喜欢作弊”的锅,我们坚决不背!

最近,一则关于中国人的负面新闻传来,又在全球引发了一阵轩然大波。

原来,早前结束的波士顿马拉松大赛上传出,三名中国选手被发现在比赛中作弊。最后,中国田径协会出面,发布了对这三名选手的处罚,终身禁止三人参加中国境内马拉松。

hougarden

波士顿马拉松(以下简称“波马”)作为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单项赛事,创办于1897年,至今已经走过了124个年头。不同于其他通过抽签选拔就可以参与的马拉松赛事,波马要求选手提供先前比赛的成绩,以保证赛事质量。

波马在马拉松圈内以高门槛著称,每年报名人趋之若鹜,但最后被成功入选的人凤毛麟角。在激烈竞争背后,为了提高入选率,有少部分人不惜花重金与中介勾连,违规操作,导致整个产业乱象滋生!

hougarden

图片来源:Bostonglobal

她花8万买了一个名额

波马的门槛究竟有多高呢?

每年,组委会都会以年龄、性别划分不同组别,每个组别都设有相应标准(BQ)。只有在规定时间段内取得BQ,才有报名波马的资格。比如,18年的18-34岁年龄段,女跑者的BQ为3小时35分,男跑者为3小时5分。对于多数业余跑友来说,这个成绩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更恐怖的是,明年波马还将继续提高门槛,例如18-34岁男跑者的BQ为3小时。这是什么概念?根据《田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男选手的BQ已达中国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成绩达标,这还仅仅只是第一步。报名成绩越好的跑者,越优先获得录取资格,这意味着即便成绩达到BQ,也不一定能出现在波马的赛场上,名额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为波马一面严格要求跑者资质,同时又不断提高比赛质量,才让它成为了全球跑友心中一场殿堂级的赛事。

如果能够入选参加波马并跑完全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引以为傲的荣誉。

hougarden

六大满贯赛事中,只有波马一家设有成绩限制

图片来源:Google

一位资深跑友说:“由于BQ的存在,有资格参加波马的都是业余中的佼佼者。和最好的选手在一起,这种聚会式的感觉只有在波士顿才能真正体会到。”

而在中国,伴随着马拉松热潮的兴起,出国跑马渐渐成为了风靡于跑者之间的一股新潮流,六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波马更成为了备受推崇的打卡圣地。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一些机构从中找到了牟利的商机,把违规行为施展到了海外赛场。

因为严格的参赛条件,国内一些旅行社或体育机构便通过慈善募捐或从赞助商处购买等方式,获得珍贵的参赛名额,并在网络中售卖。一些中介机构推出服务,声称能够提供“直通”波马、100%参赛的机会。

hougarden

公开贩卖的波士顿马拉松名额

图片来源:Google

“便宜的现在应该也得5万,我听到的是已经涨到6万了,这个价格放出来会被全部抢光,甚至有人愿意花8-9万去买一个名额。”一位熟悉其中产业链的业内人士透露(中国新闻网)。

在这个人来看,“倒卖”马拉松参赛资格背后或有不妥之处,但这些机构提供的名额却是正式正规的。

hougarden

图片来源:微博

而获得资格后的选手,甚至会选择找人代跑。一位女性直接在社交网络炫耀,好友代她参加了波马赛事,并且还晒出自己找人代跑波士顿马拉松后获得的奖牌。

之所以有跑友愿意花费数万购买直通名额,便与波马的高门槛有关。也就是第二种参赛方式——通过达到BQ后被录取。在每年约3万名参赛者中,有大概27000人是通过这一途径报名的。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既然全世界数以千万计的跑友都盯着这区区两万余个名额,物以稀为贵,参赛资格自然不会好拿。

值得一提的是,波马参赛者的背号,就是此人在所有选手中的排名。通过慈善名额或赞助商名额参赛的选手,其背号多为27000向后。也就是说,如果参赛者的背号小于27000,甚至是四位数、三位数,但其成绩却与BQ相距甚远,那么其中的端倪便值得深究。

hougarden

图片来源:NYT

参与赛场而获得的满足感、在朋友圈中炫耀的虚荣心…… 种种原因驱使着跑友们不惜以透支诚信为代价。

而在此次波马,有选手历史成绩是3小时多,最后在波士顿却跑了6小时。两次成绩出入太大,导致赛事主办方和中国田径协会对此展开了调查。

中国马拉松乱象

事实上,随着马拉松运动的不断普及,一波又一波的抱怨和丑闻正席卷着中国马拉松赛场,甚至成就了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

从骑单车代跑、志愿者递国旗拉拽选手,到集体抄近道作弊、收容车帮助作弊……比赛中的“奇闻”远比赛事本身更加引人关注。

hougarden

图片来源:CCTV5直播截图

如果说以上那些新闻只是屡屡占据国内媒体的版面,那么发生在2018年11月深圳南山半马赛场上的“集体抄近道”一幕,则让中国马拉松乱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英国《独立报》在报道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混乱现场:总计违规选手人数258人,其中伪造号码簿18人,替跑3人,其他违规行为选手人数237人(其中穿越绿化带抄近道人数46人)……

hougarden

图片来源:@深圳交警微博截图

鉴于作弊人数之多、作弊方式之多样,美国《华盛顿邮报》以“极度羞耻”形容了深圳半马比赛中所发生的丑闻。

香港《南华早报》则别有意味地这样总结这场集体作弊:“尽管马拉松在中国还是新兴事物,但选手们作弊的手段却已经很老练了。”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注意到,乱象的产生与马拉松在中国的空前兴起不无关系:今年,中国举办了将近1100场马拉松和公路赛,在2011年,这个数字还只是22场。

中国人有作弊的“劣根性”?

但随着国外媒体对中国人在马拉松赛事上种种作弊的报道,起初,吃瓜围观的外国人还只是就事论事地抨击,但渐渐的,讨论的话风却逐渐变了味。

美国网友们开始把作弊事件的原因,归结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固有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劣根性”

“一点也不意外。我有一个中国同学告诉过我,作弊是中国文化的结果。他们所有人不觉得作弊是作弊,而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这是文化差异,在中国大陆,达成目的,手段并不重要。”

“中国有任何一项比赛或产业不作弊吗?”

hougarden

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南华早报的文章《为什么中国人觉得作弊没什么问题?》甚至企图从文化和制度角度来解释为什么作弊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诚然,中国在马拉松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的确是作弊状况频发。但外国人不仅无视我们改变的努力,还将少部分中国人的恶劣表现,上升到对中国人品质的攻击,此时,我们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hougarden

杭州马拉松大赛

图片来源:Google

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那些对马拉松比赛缺少敬畏之心、破坏规则的选手,也同样受到了网友们广泛的批评与抨击。

中国体协也始终积极打击马拉松赛事中的作弊事件,而美国媒体此次对三名中国作弊选手的报道,正是援引了新华社的新闻。

与此同时,只要你搜索一下先前有关波士顿马拉松的新闻,就会发现:作弊在这项赛事中其实非常常见,美国人作弊同样不胜枚举。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仅仅以波士顿马拉松为例,对它动起歪脑筋的外国人数量,远远超过那三个作弊的中国选手。

马拉松史上最出名的作弊事件之一——“罗茜·鲁伊斯丑闻”,就发生在1980年的第84届波马赛场上。

罗茜·鲁伊斯(Rosie Ruiz)是位业余女子跑者,在1980年4月21日波马比赛中,鲁伊斯用时2:31:56率先撞线,不仅一举刷新比赛纪录,而且跃居当时的史上女子第三。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然而,她几乎刚一获奖,质疑的声音就纷至沓来:几个跑在最前面的女子精英,都没看到过这个对手超越自己;至此已蝉联三届波马男子冠军的名将比尔罗杰斯注意到,鲁伊斯对间歇、分段这些高手们再熟悉不过的专业术语听得云里雾里。

其他人则察觉到,鲁伊斯撞线后既不喘气,也没出多少汗,而且大腿肌肉明显很松弛,与高手迥异。

体检报告显示,她的静息心率高达76bpm。被问及途经韦斯利学院的见闻时,她只字未提那里最著名的女生啦啦队。还有两名哈佛学生表示,他们亲眼目睹鲁伊斯在距终点约800米处从观众群中混进赛道的一幕。

种种疑虑让赛事官员调出了比赛视频,从头到尾仔细查看,但却找不到鲁伊斯的任何影像。最后她被判定系中途溜出赛道,搭乘地铁前往终点,再装模作样地冲刺。赛后第8天,鲁伊斯被取消成绩并禠夺桂冠。

hougarden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官网截图

据美国NBC新闻报道,每年都有好几百通过作弊进入波士顿马拉松的选手,而且他们是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有的人选择抄近道、有的人在比赛半程加入、有的人找人代跑…… 以至于需要有工作人员专门从事波士顿马拉松“打假”工作。

hougarden

图片来源:guardian

这些工作人员除了检查公开比赛中选手丢失的计时点数据之外,还会从可疑的完赛时间、选手在起点和终点的照片,以及比赛过程中路人拍摄的视频里寻找蛛丝马迹。

曾经是专业体育运动员戴瑞克·墨菲就是其中之一。

hougarden

“马拉松调查“平台的创始人墨菲

图片来源:Google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墨菲住在美国辛辛那提,曾是马拉松运动员,如今从事商业分析工作。

让墨菲小有名气的并非是他的跑步成绩或如今的事业,而是他创立的专门曝光马拉松运动员作弊行为的博客“马拉松调查”。

hougarden

墨菲设计了一种算法

用来筛选出波马成绩比达标成绩至少慢20分钟的选手

图片来源:Google

作为专业的体育运动员,当年墨菲参加跑步比赛时,经常浏览重大赛事的在线留言板,上面就会不时爆出一些闹得沸沸扬扬的马拉松选手欺诈丑闻。“这些案例总让人惴惴不安,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作假。”他说。

hougarden

无论国籍、无论群体,体育赛事的公平公正对任何人而言都至关重要。

中国选手花着大钱到国外违规跑马拉松,甚至找人代跑,如此闹剧既伤害了这项运动的文化根基,也伤害了广大中国跑友的形象。

hougarden

图片来源:Google

只是,当美国本土出现作弊丑闻时,人们除了抨击这些作弊者的无耻,从不会把它上升到整个社会的问题,也没有反思是不是美国文化出了问题。

但是,当作弊者是中国人的时候,美国媒体的口径却变成了“这是中国社会的问题”…… 面对这种妥妥的”双标“,和将个人行为上升到国家、集体的讨伐,说姐实在忍不住表示抗议。

那么,对于中国人被贴上“作弊文化”标签这件事,你又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 田协严惩波士顿马拉松造假选手 3人被终身禁赛

波士顿梦想 | 另一场波马:作弊者和打假者的较量

Guardian meet-the-marathon-cheats

看理想 梁文道谈中国游客在瑞事件:不要轻易绑架国家,更不要轻易被国家绑架

NYT Cheating to Make the Boston Marathon? You Can’t Run From This Detective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小林君,精英说作者,英国文化研究领域海归小硕,用心码字。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