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繁體中文(台灣)
分享

与数据机构正面刚,小米为何急于“收复”250万台出货量?

财经作者: 欧阳伟康
与数据机构正面刚,小米为何急于“收复”250万台出货量?
摘要5月2日晚间,小米公告称,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750万台。

5月2日晚间,小米公告称,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2750万台。这是小米自去年7月IPO以来,首次在财报前公布官方的季度出货量数据。

“迫使”小米出面澄清的,是此前IDC公布的2019年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在那份报告中,小米Q1出货量为2500万部,同比下滑10%。

IDC、Couterpoint、Canalys、Strategy Analytics等第三方机构的市场数据与厂商官方数据出现偏差并不算新闻,小米为此专门在交易所发布公告澄清才是值得关注的。在小米发布公告后,IDC对封面新闻表示,将更新数据,把小米Q1出货量数据更新至2750万台。

hougarden

在IDC更新数据后,各第三方机构的Q1数据与小米官方的数据相差无几,但如果将IDC与小米官方的数据单独拎出来对比,实际上双方在2018年第四季度已经出现较大分歧,当时IDC给出的2018年第四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860万部,小米在年报中公布的数据却是2500万部。

hougarden

当时双方可以“搁置争议,各自发声”,但在结合201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后,小米就有些无法忍受连续两个季度数据偏差带来的影响。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小米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出货量究竟是反弹还是继续坠落。

三条曲线对应的趋势分别是:

①依据小米官方数据,在这两个季度内,小米完成了又一次的触底反弹,证明了主动调整策略的正面效果;

②依据更新前的IDC数据,在这两个季度内,小米未能止住下滑趋势,出货量同比下滑10.2%,环比下滑12.6%,主动调整策略基本失败;

③依据更新后的IDC数据,在这两个季度内,小米下滑的趋势被及时制止,虽然出货量同比、环比仍在下滑,但与三星、苹果、OPPO及其他厂商相比,小米的表现虽不及华为、vivo,但也要好于整体市场。

因此,小米此次及时澄清数据偏差,最直接的原因是,小米无法承受智能手机出货量再下滑10%对投资者信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今年1月由于股票解禁导致股价大幅下挫后,小米如今股价仍在12港元左右徘徊,比发行价低了30%。

hougarden

图片来源:老虎证券

在小米增长的三级火箭——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互联网服务业务中,智能手机业务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增长逐步放缓,互联网服务业务在2018年第四季度遭遇上市以来首次营收环比下滑,唯一仍在高速增长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接下来能否维持增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米在大家电领域的开拓进展。

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取代智能手机成为小米第一营收支柱前,小米无法再承受一次智能手机业务的滑铁卢。

hougarden

以小米官方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2750万台出货量计算,假设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均价上大致维持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水准(1005元左右),上下波动两个百分点(即985元~1025元),那么小米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业务的营收范围大概是271亿元~282亿元,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将恢复增长。

据雷军此前在微博上的表态,3月底小米9、小米9SE供货已经超过150万台,让全球手机均价维持在1005元附近,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这也只是给了小米喘息的机会,随着华为、OPPO、vivo甚至三星等厂商的主力走量产品从4月开始大量出货,小米又将面临新一轮的惨烈竞争。

相关阅读:

智氪分析 | 雷军的情怀真心话,小米的增长大冒险

智氪数据 | 小米2018年牺牲销量“换”涨价,OV产品均价不升反降

智氪分析 | 小米迎战2019:手机如何守?空调、洗衣机如何攻?

智氪分析 | 小米变得陌生,雷军走出舒适区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評論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