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繁體中文(香港)
分享

“教父”柳传志:少年桀骜、中年低调、晚年高兴

社会作者: 凤凰财知道
“教父”柳传志:少年桀骜、中年低调、晚年高兴
摘要千年前,一代枭雄曹操在《龟虽寿》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凤凰网财经启阳路出品 文|易典

hougarden

千年前,一代枭雄曹操在《龟虽寿》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当益壮,锐意进取,是为进。

传奇企业家、被马云尊称为“教父”的柳传志,同样“志在千里”,如今已75岁。古稀之年,走向幕后,是为退。

2019年12月18日,联想控股发布公告,宣布柳传志正式卸任。

这不是企业家“教父”的第一次退休。此前他曾三次卸任又两度复出: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务;然而收购后联想出现巨亏,他临危受命、再度出山;2009年9月,柳传志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在扭亏为盈后再次回归幕后;2011年11月,柳传志卸任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2012年6月,柳传志辞去联想控股总裁,继续担任董事长,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柳传志被称为民营企业家的“教父”,备受同行赞誉。

马云曾说:“我们的柳传志,不亚于世界任何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是中国企业界的财富。”王健林曾说:“为有柳传志这样的兄长和朋友而感到骄傲。”雷军曾说:“柳传志在每一个中关村人的心里都是中关村的教父。

经济学家张维迎在2012年曾公开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靠的是柳传志,而不是周小川(时任央行行长)。”语惊四座,抢了不少头条,随后柳传志在接受凤凰网财经独家采访时回应:“说的不是我,主要说的是企业家的重要性。

回顾柳传志的大半生,与他同时代的企业家有牟其中、褚时健,曾经辉煌却遭牢狱之灾,也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至今仍行走在风口浪尖上。

在知名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花了一辈子,就学会了小心。

在退休之时,回顾柳传志的少年、青年、中年和晚年,小心谨慎、谦虚温和是这位“教父级”企业家的注脚。


01青年:从饿死到撑怕

关于柳传志的家境,一直有不少说法。

有人说他家境优越,出身“名门”,祖父是江苏镇江的钱庄职员,外公是军阀孙传芳属下的财政部长,父亲是专利代理公司董事长。有报道称他本想当飞行员,却因为舅舅是“右派”被淘汰,与梦想失之交臂。

众说纷纭中,柳传志在今年接受凤凰网《潘谈摄影间》专访时,完整回忆了自己的青少年时光。

hougarden

柳传志面对朋友和晚辈潘石屹,谈起了少年时期过的穷日子。

“1961年的时候,我高中毕业,十七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时1961年正是最困难的时候(笔者注: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2年)。饿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由于这肚子里面一点油水都没有,完全干耗,到了下午上课的时候,这肚子里实在是饿得,磨得受不了。”他停顿一下,继续回忆。

“有一天晚上我睡觉的时候,夜里头真的饿醒,怎么也睡不着,就起来把那个药,叫银翘解毒丸的大药丸子给搁嘴里头给嚼了。当时就是饿得肚子里难受,嚼完了以后就更难受了,烧得浑身头上冒冷汗。

柳传志从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原育英学校)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习。

回想起读大学时的抢饭趣事,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依然记忆犹新。

“我是1961年上大学,上的是西安军电,就是入伍了,到部队里就应该够吃,部队里比地方上粮食多了,但依然还是不够,还是没有油水。我1961年入伍以后,平时一个人就是一个馒头切三刀,算是四两半。一个大食堂两千多人,有三口大锅,大家都得冲最稠的那口锅奔去哈。每人的碗都得挺有讲究,你碗小了的话怎么着也不行,碗太大了,第二碗你吃不着。

饿怕了更容易吃撑,柳传志说起当时一次部队会餐的故事:“我才知道,原来撑得比饿得难受多了。撑着的时候就是先上头冒冷汗,后来觉得肠子觉得就圆了,然后撑到后来就喘气,一直那顿饭大概吃了仨钟头。最后这天同学扶着回去,算没撑死,真的。

“你知道最难受的是什么,是吃撑着了,为什么会吃撑着了呢,就是因为饿怕了。”时隔多年,他说起往事颇为唏嘘。

在采访中,他还谈及学生时代另一件改变性格的往事。

当时申请入团,团支部书记让同学提意见,没想到同学非常激烈的批评他“骄傲自满,额头长到天上去了。”他回忆到,年轻时有点才气,“经常跟人说话很不客气,人家提个意见,(我)说你懂什么,然后就这么着,有点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样子。当时可能很引起公愤,大家好不容易找到机会猛批。

柳传志回家和父亲诉苦,父亲教了他一招:“我告诉你,你明天到学校,你就低着头,谁叫你,你也不用看他。两三天以后,自然有人会给你打招呼,那就好了。

效果如何?他笑言:“挺灵的,一定是他(父亲)挨了批斗后的办法,过了两礼拜,又重新开了一次会,就顺利入团了。

“这件事其实对我影响很大,后来我在大学里有很多机会,比较一帆风顺或者出头露面的时候,我就牢牢记住了,我自己以为了不起的时候,也许别人真的不一定这么看。

因为饿怕了,后来差点撑死了,青年时期经历的磨难与饥饿或许能解释了他为什么不愿意做一个安安稳稳的研究员,而是要下海、要改制、要创造财富。

年少时桀骜不驯被猛批,经历过被批斗的父亲告诉他要忍耐低调,这或许能解释他日后谦虚低调的行事做派。


02中年:有理想但不理想化

学生时代的桀骜不驯、锋芒毕露,在创业时收敛了锋芒。

“我虽然四十岁办公司,跟现在的年轻人创业相对来说就比较晚了,对吧。但是我四十岁以前学到东西了吗?也学到了。

创业之前,柳传志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设备研究室做了13年磁记录电路的研究。1980年,他做了一个双密度磁带记录器,送到陕西省一个飞机试飞研究所,发现自己所做的东西,和国外差得太远。

1984年,柳传志在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曾茂朝的支持下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联想公司首任总经理王树在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解释,联想主要是(中科院)计算所为了弥补科研经费不足,同时留住科研人员而创办的。

改革开放的初期,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有的人成了弄潮儿,却又被巨浪打翻。

“每每遇到改革的时候,总是有牺牲者的。”在接受凤凰网独家专访时,柳传志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有的人要讲用顽强的方式抗击,我自个儿呢,就下定了决心,不在改革中犯错误。

“我就把这个限定为一个信条,我再把它说得好听点儿,就是叫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在一个规则还未充分建立的年代,企业家黯然入狱并不是一件稀奇事。他解释,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中国还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很多政策都比较僵化,“但是你要跟他硬磕的话,那你就得进监狱了对吧。我宁可,那我不做。

他讲述了联想当年做汉字系统(“汉卡”)的案例。

当时联想做“汉卡”定了价格,却被海淀区物价局判定价格过高,要罚款一百万。按照物价局的定价方式,用原材料的成本,加上员工的工时数,再加上20%到30%的利润。超过这个定价区间就要罚款。

柳传志指出,“这种定价方式把个人能力和智慧,一概不算。我们1986年一年的利润,也就几十万块钱。你说罚一百万我们怎么受得了,于是我就去找物价局的领导,被人家用很不客气的语言给轰出来了,弄的很狼狈。

事已至此,该如何解决?当时联想吸收了不少社会上新毕业的大学生,民主风潮高涨,有年轻人出主意:“我们应该开个记者招待会,把这个情况向社会说明,说明实际上(这种定价)是在抑制住生产力的发展等等。

回忆起年轻人的血气方刚,柳传志笑言:“我听完了想了半天,本来我也该热血沸腾了,后来我说你玩儿去吧。

“我的任务是把这个公司好好办好了,这个是属于国家的责任,他们要改就好,他们要是真不改,那我就在这儿待着了,我就宁可不动。”这件事最后的解决办法,是继续通过中科院的领导找物价局协商,最后减到罚款四十万。

中国有句古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一些企业家因为各种原因入狱时,柳传志的谦虚和低调让联想能稳健航行。

在联想发展史上,联想改制是无法回避的一段往事。

1993年,柳传志找到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为手底下的员工要股份。柳传志表示,高科技的骨干员工应该拥有一定的股份。但是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当时只答应给予联想员工35%的分红权,如果想要这部分股份,就得花钱买。

“我就把这个钱攒着攒着,到后来拿攒的钱,到了2001年买了这股份,所以我觉得,这就是我自己觉得正确的做法。”虽然外界对改制不乏争议,但柳传志在近二十年后回头看依然坚定自己的选择。

90年代初,可谓是联想的“多事之秋”。

在93年提出改制后,94年又经历了“倪柳之争”。

1994年前后,曾做出巨大贡献的汉卡产品走了下坡路,江河日下。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同时担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决心创造新的技术制高点,试图寻求芯片技术上的突破,奔波于上海、香港等地广纳人才,成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这项工程又被称为“中国芯”。

然而联想的研发中心非常“烧钱”,沉浸在技术至上的气氛中,花掉的钱超过利润的40%。对于倪光南的“中国芯”项目,柳传志委婉叫停,反对过多投入,他希望在电脑组装生产线上“赌一把”。对于联想未来的发展,出现了两个声音。

两人的关系迅速恶化,联想的每一次工作会议都成了两人的争吵会,柳传志认为倪光南是在“胡搅蛮缠”,而倪光南则说,“我永远和你没完。”他开始向上级控告柳传志作风霸道,进而控告他有严重的经济问题。

最终,中科院派出的工作组调查认为,“没有材料证明证明柳传志同志存在个人经济问题”。95年6月30日,联想董事会同意免去倪光南同志联想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职务。在那次会议上,柳传志几度落泪。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后来出面解释:“我们必须在二者之间选一,要么选柳传志,要么选倪光南。我当时的想法是,科学家的人数相对于企业家还是多,企业家在中国是稀缺资源。在二选一的时候,我只能选他。倪光南是个不错的科学家,这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和倪光南同等水平的科学家,人数远远多于和柳传志同等水平的企业家。

进入21世纪,联想成了第一批在海外兼并购的中国公司。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 PC部门。当时,联想营业额仅为30亿美元,全球排名在10名以外,一年的利润也仅为2亿多美元。而IBM PC部门营业额达130亿美元,在被收购之前已然亏损2亿多美元。

“蛇吞象”的收购震惊了全球科技界。

而联想最终用了近8年来消化这头“大象”。整合之初并不顺利,文化冲突、高管离职、业绩下滑、大量裁员,从2004年到2009年,收购“大象”带近亿美元的亏损。

危难之时,当时已经六十五岁的柳传志再度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担任CEO,重组公司架构,提高本土高管比重,制定了品牌转移路线图---“先把IBM品牌转移到ThinkPad上,再将ThinkPad品牌转移到联想Lenovo上”。

到了2012年,收购的“大象”从一个IBM的亏损部门,转为净利率为1%-2%的盈利部门。

提及这起创纪录的收购,虽然过程艰辛,历经波折,耗时漫长才扭亏为盈,但柳传志仍然非常骄傲:“如果当时不做并购,今天的联想充其量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企业,甚至有可能在这几年被强势国外企业兼并,落得温水煮青蛙的结果。


03晚年:不让子女进联想,各干各的

有一句俗话广为流传:“年少拼爸妈,中年拼自己,老年拼儿女。

柳传志对儿女的安排,可谓是“不走寻常路”。他的女儿柳青如今已是最有名气的企业家二代之一,在年轻人中的名气甚至能超过父亲。

企业家让儿女继承家业,在公司里担任要职,似乎是顺理成章。连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也不能免俗。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在华为工作多年,长期担任CFO(首席财务官)的要职。

柳传志在201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子女没有在联想工作,这条路一定是正确的。

他解释到,“规则不定则已,一定就要一视同仁”,很多高管的子女都学电脑,都进到公司,真要犯错误,处理时会不会看面子,这很难讲。他还指出,某个子女进来后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如果我严格要求了儿子,儿子会觉得对他过于苛刻,别人会觉得你其实很照顾儿子。人们总是容易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这是人类的习惯。”他直言。

“所以最好是各自干各自的,这样我和儿子平常还能议论议论公司的事。在公司里面,是上下级,就不能讲这些事。女儿做投资,也谈一下方法论,研究投资的问题,怎么去看企业,这是家里经常研究的话题。”柳传志解释,正因为和儿女不是上下级关系,才能更轻松的讨论事情。

一代“教父级”企业家,是否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谈及对儿女的期待,他说的最多一个词是—谦虚。

“我儿子从美国回来以后,特别怕让人家知道,他是我儿子,他怕哪些事做得不好,给我带来什么麻烦。后来我跟他们说,你们不必有这个(顾虑)。你们记住喽,你们如果对人谦虚、平和,而且能做事情,那就是给我加分的,你们说是我的孩子,我一点儿不紧张。”在接受凤凰网专访时,他多次提到要谦虚平和。

相比儿子,女儿柳青更为外界熟知。

hougarden

图注:柳青与柳传志

柳青有着几乎完美的履历,毕业于北大和哈佛大学,进入高盛工作。十二年时间内,晋升为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又于2014年加盟滴滴打车,担任首席运营官随后升任总裁。她领导的滴滴在快速发展,也多次陷入舆论纷争。从身患癌症到为顺风车道歉,柳青的新闻常常出现在热搜上。

对于柳青的经历与成就,潘石屹高度夸奖:“上一次聚会的时候,您带(女儿)过来,从那次认识之后,我觉得(她)非常谦虚,非常地平和。

柳传志哈哈一笑,说到:“她本来也没多大能耐,(应该)谦虚。

一时间,“女儿不行柳传志”的标题被刷成了微博热门话题,柳青幽默转发并回复:“其实我觉得我还凑活。

在接受凤凰网《潘谈摄影间》专访的最后,他留下了一段发自肺腑的感慨:

“人追求成功,觉得很荣耀,那你显示给谁看?过去讲究衣锦还乡,给家乡父老看。但像我们这年代的人,我真把我住多大的房子,坐多好的车给我计算所的老同事看?我好意思吗?像什么著名的西装、手表,现在什么叫名牌?我也不知道。”他笑言:“没必要说我也弄块表,跑到朋友圈显摆显摆。

超脱了物质欲望,到了晚年更多的是精神需求。“越到后来,我也有这个能力,很注意家里人的情份,(对)公司的同事去关心关爱。

“生活到最后的时候,会感到挺满意。有我关心的人,也有很多人关心着我,我觉得这就已经是非常非常高兴的事。

回顾柳传志的大半生,青年时,虽历经磨难却踌躇满志;中年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晚年时子女成器,看淡物质。

《教父》电影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我花了一辈子,就学会了小心。”或许能让同为“教父”的柳传志感同身受。

多年如一日的谨慎、小心、低调,避免了种种波折和磨难,成就了联想的稳健发展,让柳传志成了一代民营企业家标杆,也让他在历经沧桑后有一个高兴的晚年。

(责任编辑:Aimee)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