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辆国产Model3下线,特斯拉要靠中国彻底翻身
北京时间10月24日凌晨,特斯拉发布2019年三季度财报,他们迎来了上市九年来的第五次季度盈利。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难掩兴奋:It’sagreatquarter(这是很棒的一个季度),北京时间早上六点二十,他在微博更新了中文财报要点。
此外,特斯拉财报中用高分辨率照片介绍了上海超级工厂的内景,并表示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提前完成,用时10个月,第一辆国产Model3宣布下线,将为年底的量产作准备。
01股价重回300美元
如果站在挑剔的角度,你会发现特斯拉这份季报存在两大缺陷:特别是第三季度营收为63.0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8.24亿美元下降8%,这是特斯拉历史上首次营业收入同比倒退;此外,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也下降了54%。
特斯拉2019年三季度财报
这样的结果不出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料,主要原因是Model3的单价相较于ModelX和ModelS要低不少,而三季度的交付主力正是Model3。
可是华尔街分析师只料错了一件事,他们在Q3财报发布的前一天,预测特斯拉本季度仍将出现亏损,可事实上特斯拉却实现了盈利,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在一些核心财务指标上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
运营成本下降至9.3亿美元,同比下降16%,为Model3投产以来最低;单车利润率上涨至22.8%;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增长78%至53亿美元。
正因如此,特斯拉发布季报后,盘后股价涨幅超过20%,再次回到300美元以上。
02薄利多销起死回生
自2010年上市以来,特斯拉就像落入惊涛巨浪的溺水之人,时刻面临着溺毙的风险,每次他们努力将头探出水面,但总是在单季度短暂实现盈利后,就又一次被巨浪拍回到海面之下。
直到2016年入门级车型Model3发布,垂死挣扎中的特斯拉终于抓到了自己的救生圈——2018年,特斯拉第一次在Q3/Q4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盈利,虽然紧接着又拍来几个巨浪,但再次沉入海底的特斯拉,已经有了重新浮出水面的底气。
2019年三季度,特斯拉总共交付了97186辆整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其中Model3交付79703辆,同比上升42.7%。而在交付整车比例上,Model3占比同样达到历史最高的82%。
产品结构调整之后,特斯拉三季度平均交付单价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的平均每辆5.3万美元,换言之,特斯拉卖的车没有以前赚钱了,但带来的好处是,对消费者而言,拥有一辆特斯拉的门槛变低了,特斯拉逐步过渡到了汽车行业普遍的“薄利多销”模式,财务状况比过去更为稳健。
特斯拉国产Model3下线
Model3的大卖,让特斯拉不再有溺毙之忧,但真正能帮其上岸的关键,还是中国市场。
03要靠中国市场上岸
特斯拉的三季度财报,把近一半的篇幅留给了上海超级工厂。
财报中明确表示,特斯拉已经取得了上海工厂投产的所有必要条件,第一辆国产Model3试装车已正式下线。
2019年1月动工到10月国产Model3下线
财报还附带了大量上海工厂的高清照片。其中,有两张对比照片,充分说明了“在10个月之内建成一个汽车工厂是一种什么感受”。
此外,上海工厂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厂房内景,也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特斯拉上海临港工厂生产线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LG化学已经大规模生产2170锂电池,这些锂电池将为特斯拉国产版Model3提供电力支持;其挡风玻璃和车顶玻璃的供应商圣戈班也在上海建立了生产工厂,并于14日开始试生产;10月17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20千伏电力配套项目首条线路正式送电,同一天,工信部公示了申报第32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特斯拉正式获得了在中国生产电动车的许可……
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线
一切进展顺利,上海超级工厂,将成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家整车工厂。根据规划,这座工厂的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而未来能否实现持续盈利,特斯拉把赌注全压在了上海超级工厂和中国市场。
04造车新势力有点慌
威尔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交付量达到25207辆,其中Model3交付19268辆。
也就是说,在纯进口的前提下,特斯拉上半年的销售量比蔚来、威马、小鹏三家造车新势力加起来的总销量还要多一些。
随着Model3的国产化,它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特斯拉曾在2019年一季度财报中提到,Model3一旦实现国产,生产成本将会降低至少50%,而三季度财报则介绍,上海工厂建造成本比美国的Model3生产线降低了约65%。
特斯拉上海临港工厂生产线
特斯拉在财报中指出,上海临港的工厂将有可能打破特斯拉有史以来的产销记录。预计到2020年中,特斯拉上海临港工厂将会生产9.6万辆电动汽车,而交付量则会达到9.7万辆。
与此同时,特斯拉ModelY车型也已经提前在上海工厂完成了试生产,预计在明年夏天就会交付给中国的消费者。
对特斯拉而言,今年的重心是控制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并为下个阶段的增长打好基础。
毫无疑问,这是特斯拉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刻,他们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有大概率会活得更好,但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而言,这一回,狼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