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繁體中文(香港)
分享

首家外资支付机构的中国冲动

转载作者: 36氪的朋友们
首家外资支付机构的中国冲动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经济观察报,作者欧阳晓红。

你的手机会装Paypal吗?答案不置可否。因为微信、支付宝已先入为主,二者市场份额逾九成。若以此判断,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任何外来者,都不易“搅局”。

但第一位外资支付机构还是来了。几乎被视为全球在线支付代名词的贝宝(PayPal)能撼动“支付王国”的巨头吗?有别于数年前的牌照申请,PayPal此次借道收购,曲线“入华”。9月30日,中国央行批准PayPal旗下美银宝对中资支付机构(国付宝)70%的股权收购,使之获得进入中国支付市场的准入许可。

由此,PayPal成为明确了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和监管政策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8〕第7号》发布后,首家深度进入中国境内市场的外资支付机构。这亦昭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正日趋深化,中国步入了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与开放的历史新阶段。

支付清算可谓金融市场的“入口”,其亦是稳健推进金融改革的出发点与前提。引入外资巨头参与格局稳固的国内市场,也有助于平衡国内支付市场的结构,缓释可能积聚的支付风险。

但从商业角度看,市场会困惑:一个是鼻祖式的外资,一个是堪称“支付王国”的中国市场,两者叠加会发生什么?

创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美国的支付服务提供商PayPal在欧美国家普及率极高,目前活跃账户逾2.8亿个,可使用100种货币进行交易,其创始人为硅谷红人——特斯拉掌门人埃隆·马斯克。

此次“入华”亦可谓Paypal的重起灶炉。其早在2011年,就向中国央行递交了支付牌照申请,但未果。这次,PayPal亚太区的态度是:很荣幸成为中国第一家被授权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的国外支付平台。期待与中国的金融机构和技术平台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支付解决方案。

不过,为什么是国付宝?公开信息显示,其于2011年12月获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业务许可;2016年获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许可等;主要面向电子商务、跨境商贸等企业提供支付产品及行业配套解决方案。就业务来看,国付宝的“配套支付解决方案”似乎与PayPal高度契合。PayPal的跨境支付业务中,中国市场占1/5,PayPal业务总量的两成多均为跨境支付。

跨境电商或是一个蓝海。按照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的话说,中国境内支付市场机遇巨大,但外资机构也将面临不小的挑战。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已形成双寡头垄断的格局,构建了封闭的生态系统,短期内难以撼动;且国内5‰左右的费率,再远低于国际上1.5—2%的收费水平。加上对国内制度、文化的适应需要时间,短期内外资支付机构将不会选择与国内支付机构短兵相接,而很可能将发展重点放在跨境支付。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原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认为,若单纯从第三方支付业务角度看,paypal在中国并无太大机会。如果paypal有特殊的排他的应用场景,则要看该场景市场是否大。再看另一个领域,即市场都想突破的跨境支付,但在中国外汇管理体制下,PayPal可能也无特别优势。或许PayPal在中国市场另有企图?

但不管怎样,以PayPal的实力和声誉,一开始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或有心理冲击。与此同时,如果我们以“支付王国”自居,恐怕也非明智之举。在瑞典,由6家最大银行开发的名为SWISH的移动支付应用平台方兴未艾,其目前仅1%是现金支付。

或许,PayPal的跨境比较优势潜力不容小觑。例如,许多跨国公司不接受微信支付,或可使用Paypal账户在中国付款;Paypal可在所有接受万事达卡的企业和商店使用。

回到金融开放的原点,完善产业链布局,强化行业内生活力之外,支付市场的开放亦会给国内支付行业、支付监管带来诸多挑战。就移动支付来看,中国市场由微信支付、支付宝占据主要份额。但由于支付业务关乎国家金融运行关键环节,目前在大额支付、跨境支付等环节未来也许仍需由国家背景性质的产品出台主导。

也因此,Paypal的跨境比较优势亦考验监管智慧。如果说,你的手机不装PayPal,机构的财务平台可能会装它。2C+2B(对个人与对企业)商业模式也好,D+F(国内与国外)业务范畴也罢,偌大一个市场空间摆在那,Paypal的中国冲动其实酝酿已久。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