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繁體中文(香港)
分享

为什么艺术电影总喜欢摇晃镜头|大象公会

转载作者: 大象公会
为什么艺术电影总喜欢摇晃镜头|大象公会
摘要这几年,越来越多原本处于地下的电影冲进我们的视野。

地下电影中常见的手持摄影,究竟想表达怎样的艺术语言?艺术和视觉舒适的平衡,如何才能获得?

文|牛春花

这几年,越来越多原本处于地下的电影冲进我们的视野。

2015年的《路边野餐》一定还有不少人记得。这部充满了典型地下特质、完成度也相当高的电影,让新人毕赣一举拿到当年的金马「最佳新导演奖」。

而诸如《路边野餐》这样的地下文艺电影,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最被非专业观众津津乐道的可能是长镜头「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和不固定机位、充满了晃动感的手持摄影风格。

hougarden
· 一个手持摄影的典型案例,看多了真会头晕

充满晃动感的手持摄影有着更丰富和外露的情绪表达,让一些观众大呼过瘾,但却让另外一些人却看得头晕,甚至有人认为,「手持+长镜头」的镜头语言已经成为地下电影的「文艺矫饰」。华东师大教师、影评人毛尖在给中国的地下电影挑刺的时候,曾如此形容这些小众电影的特色:「警察妓女性变态,黑灯瞎火长镜头。」

「摇晃的镜头」,是无心之过还是故意为之?当导演和摄影师们摇晃镜头的时候,他们又在想什么?

(友情提醒:这篇文章可能引起头晕,做好准备之后再往下)

手持摄影,何以成为「地下」的代名词

「抬手拍视频」在今天看来是非常自然的动作,但在摄影技术诞生伊始,固定拍摄才是硬道理。

早期的录影设备可能重达半吨,而轻便的摄影机则需要「手摇」提供动力,这两种情况下手持都不太可能。由于设备的局限,大部分电影甚至无法走出室外,只能在影棚中完成。

正因如此,我们记忆中的经典镜头,几乎全是由固定摄影拍摄。而因为固定镜头特有的克制和细节表达,即使在手持技术成熟之后,也有一些导演「偏执」的热爱固定镜头的表达风格,比如大卫·芬奇和侯孝贤。

hougarden
· 大卫·芬奇式的固定机位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导演和摄影师,追求拍摄过程中更多摆脱束缚的可能。早在默片时代,从业者们就发现,手持镜头能表现出更主观、更具动感和紧张气氛的镜头。

手持摄影第一次亮相于好莱坞,要归功于华裔摄影师黄宗霑。在1947年拍摄《出卖灵肉的人》时,他肩扛摄影机、穿着溜冰鞋,被助手推着拍下了最后的拳击画面。

不过,他的尝试在好莱坞还属异类。商业氛围浓厚的电影「流水线」,追求的还是固定镜头所带来的稳定视觉感。即使是运动镜头,也倾向于在轨道上完成:让观众看得舒服、不头晕,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hougarden

对好莱坞模式的反叛,让「手持摄影」真正成为一种充满文艺气息的表达方式。

1950年代以来,欧洲掀起了一股电影的「新浪潮」。手持摄影让摄影师宛如身临其境,满足了新浪潮导演们「追求真实、独立和自由」的诉求。同时,手持摄影也是一种制作迅速、成本低廉的拍摄方式,为资源匮乏的青年导演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对他们非常友好。

电影《筋疲力尽》被誉为「新浪潮」的开山之作,整部都用手持摄影的方式拍摄;在塑造出电影写实的全新美学风格的同时,这种拍摄方式也给导演让·吕克·戈达尔省了不少钱。据说,他拍摄这部电影的预算仅有8万5千美元。

hougarden
· 《筋疲力尽》的每一个小镜头都充满着手持摄影机带来的抖动,而戈达尔认为这种拍摄方式能省去固定机器带来的时间成本

镜头为谁而摇?

手持摄影的开创者,是纪实摄影师和战地记者们。

直到如今,在纪录片和新闻的制作中,手持电影都是必要的:分秒必争的新闻战场也没有拍摄轨道,复杂的情况也往往让摄影师来不及架好三脚架,一台轻便的机器和手持摄影的技巧就成了重中之重。

手持晃动的手法带来了巨大的真实感,非常适合拍摄「伪纪录片」:彼得·沃特金原本受BBC电视台委托拍摄了广岛长崎原子弹相关的电影《战争游戏》,却因为冲击力太强、「太像真的」,而被英政府禁播二十年。

hougarden

除了「伪新闻」和「伪纪录片」,商业电影中常用手持镜头来表现搏击、枪战和追逐类的场面:不仅能掩盖住一些「做戏」之处,让画面更有力量感和真实感,还能吊起观众的情绪。

不仅仅是场面,手持摄影还适合用来表达人物动荡的内心世界。惊悚和恐怖片中,就喜欢用手持跟拍的方式,制造出未知的恐慌。

另外,手持摄影也很适合用于其他表现紧张情绪的画面中:比如抢滩登陆。在《拯救大兵瑞恩》里,用手持镜头拍摄的诺曼底登陆场面被誉为经典。

hougarden

不过,即使在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下,手持摄影也可能会被「玩坏」:比如下面这段,手持摄影的结果是两个人打成一团,完全看不出来发生了什么。

这段搏斗最大的问题,在于空有晃动而没有一个相对的视觉中心。这和人在搏斗现场时的肉眼观测方式并不一样,难免引起混乱。

hougarden

内地导演中,最热爱晃动镜头的导演可能是娄烨。他的电影作品堪称片片「摇」部部「晃」,在《推拿》中还采用了「昏暗+晃动+虚焦」的拍摄方式,模拟盲人推拿师的视觉感受。

他的上一部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更是提前给观众做好了眩晕预警:

hougarden

摄影也早已不再是专业影像工作者的专利。90年代以来,消费型数字设备开始普及,后期技术的门槛一再降低,业余摄影时代到来。如今,人人都拥有可以录制视频的手机,视频制作进一步平民化,「新浪潮」倡导的真实与自由的体验,从未如此真切。

不过,对业余摄影者来说,手持摄影带来的摇晃感与其说是文艺的象征,更不如说是在给观众制造痛苦:大部分人并没有办法像专业导演那样做到用适度摇晃的镜头表达艺术语言,这些充满晃动、令人眩晕不已,却缺乏表现力的手持作品,留给观众的往往仅仅是眩晕的感觉,以及对视觉感官的折磨。

hougarden

对很多有志于自行创作微电影作品的拍摄者来说,「手抖」往往是必须面对的重大难关:这种摇摇晃晃难免被人耻笑的作品,怎么能挂上自己的名字发布出去?

所以,无论专业电影工作者还是用手机拍小视频的普通人,都要克服手持摄影带来的难题:如何才既能保留手持摄影的便捷和真实感,又不让看的人头晕?

手持摄影的最大难题

为了在保留手持摄影跟随感的同时,尽量降低晃动画面带来的不适,电影导演们想尽了办法。

据导演曹保平介绍,他在拍摄《烈日灼心》时,让摄影师坐在移动摄影车上、扛着摄影机「肩拍」演员。这样,画面既有手持带来的「呼吸感」,又不至于过于摇晃,达到了商业化和真实感之间的微妙平衡。

同时,在跟拍镜头中,他做大了演员在画面中的比例。这样,观众的视线会被演员动作所吸引,对镜头晃动的感知会弱化。

hougarden

对业余级别的摄影来说,拍摄者运动带来的镜头晃动更加难以避免。为了兼顾便捷性和稳定性,很多Vlogger都选择了给拍摄工具加装一个外部的手持稳定器。

手持稳定器的稳定原理是其中的陀螺仪。而它的运作方法,看上去有点像鸡头——无论我们如何摇晃鸡身,鸡头都不会产生太大晃动,这是鸟类动物独特的头部防抖方式。

hougarden
hougarden

不过,对于只是记录日常生活的消费者用户来说,手持稳定器过于「厚重」——再小的手持稳定器,也比手机大和重好几倍。而且,手持稳定器需要启动、固定、调试等一系列操作,很难做到「即时」——当你好不容易把机器调试好,精彩瞬间早已过去。

(责任编辑:Aimee)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