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
繁體中文(香港)
分享

学习无需记忆参与

生活作者: 李少加
学习无需记忆参与
摘要大量证据证明:对好学之人,「记忆」堪比梦中情人。

大量证据证明:对好学之人,「记忆」堪比梦中情人。

不然,怎么解释我后台收到询问学习的问题总是:

看了书,记不住;

看了书,做了笔记,记不住;

看了书,做了笔记,做了练习,良久,仍记不住;

……

但凡学习,必定要博得“记忆”的芳心。这不是把它当情人了么?

但激情总是伴随着盲目与偏见。学习与记忆的关系同样如此。

你越是看重记忆,越容易什么也记不住。

下面,我将公布更跌眼镜的事实:在学习这件事上,你恋上了错误的对象。

记忆并非学习的目标。

记忆就像一个嘎嘎叫个不停交际花,到哪儿都要晒它的存在感,但有一天它一旦闭嘴了,我们才恍然一悟,安静,才是美好,记不住,方是学到。

譬如,你走路时,需要边念叨“重心前移、前提微倾、大腿提起、带动小腿……”然后才能走路么?

不,你不需要。我保证,你要真这么走,会变成同手同脚。

学习同样如此。你应该追求的不是记忆,而是内化。

一、内化与记忆的区别

内化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

有些人把它简化理解为“肌肉记忆”,就像我们走路、游泳、乒乓球,反复精准练习,将标准动作融入举手投足间。

这种思想自然会被挪用到我们通常说的“学习”上,于是“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之类的理念蓬勃发展、广为流传也不足为奇。毕竟,“肌肉记忆”现象在体育竞技中有目共睹,颇有说服力。

但肌肉记忆的有效性可能只是藏在看不见的因果上——它碰巧击中了“身体发展”的某个规律,于是有效。

但我们说的“学习”,仅仅是大脑中“符号思维”的训练,跟肌肉神经的关联微乎其微,这种依赖“记忆”为核心的“训练”真的有用么?

比如,我以前招聘内容运营时,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不少候选者附上的作品(文案),充分体现了典型的“故事结构”——制造冲突-设置悬念-解决问题,尽管略显生涩,但至少算是“上道”了。

但让我惊讶的是,无论是他们的简历,还是面试过程的言谈,全然不见丝毫“故事思维”的影子,无论介绍自己还是描述经历,均讲得平铺直叙、味同爵蜡。

我问这些人,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答案惊人一致,按照“故事框架”套进去。

这正是问题所在。如果真的内化了“故事思维”,那么无论是闲聊、演讲、汇报都能充分体现出“有趣”。但显然,他们尽管将“悬念-冲突-发展-解决”的故事框架背的滚瓜烂熟,但很遗憾,他们从未学会故事思维。

而一个将“故事思维”内化的人,你若问他,你懂不懂“故事化”?

他会告诉你,他不懂。但你告诉他什么是故事思维,他会很惊讶告诉你:

这还要学?想吸引别人注意力时不就这么说话么?

这正是记忆与内化的巨大差异。

前者是“套用公式”,你告诉他,这里可以套用某公式时,他们照做并分毫不差的完成(话说,编程不就是这样么)

而后者,是从现实情境中洞察出“问题模块”,并遵循思维中一种“熟悉的感觉”将之完成,他不知道自己套用了什么公式,但仍很好解决了任务。

所以,张三丰总结到位:忘得一干二净,那就是真的学会了。

二、记忆如口水,辅助内化知识

当然,“记忆力”并非一无是处。

尽管我们经常把记忆力看作硬盘,但这比喻仅仅是“形似神不似”,更科学的眼光看来,记忆力在人类智能中的定位,有点反常识,它就像我们咀嚼食物时分泌的——口水。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我指的是,全新的信息模型(比如刚才说的“故事思维”),记忆力就相当于承担建筑时的“脚手架”功能,辅助我们梳理、指导思考。

一旦我们将新的“信息模型”内化之后,就相当于“施工完成”,可以把脚手架——相关记忆——拆掉了,毕竟,留着除了增加记忆负担之外也没什么用。

对,记忆力如口水,是我们内化知识的脚手架。

而现实中的问题是,很多人把脚手架当成建筑本身,他们在思维中一次次反反复复将脚手架拆了又建、建了又拆,以至于思维城市中始终一片荒芜。

这就是为什么你觉得学到了很多,记住了很多(概念),但实际应用时,还是什么也不会,于是你把它解读为“记不住”。

学习的目标是内化知识,但内化,不等于记忆。

有了前面的隐喻分析基础,下面,我们就能理解:如何才能真正的内化知识,达成“不用想的思考”。

三、内化学习的第一步:具备先决知识

前面我们谈到“肌肉记忆”的刻意练习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碰巧击中了身体发展的某个规律,这个规律,我们都很熟悉——循序渐进。

但在“后学校”学习,即符号思维发展方面,却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明显。

以“走路”为例。

运动技能,我们本能就会遵守“循序渐进”法则。

比如,除了孙大圣,一般人并不会刚才娘胎里出来就学蹦跶,我们会先学着翻身、再学坐、爬、学着支撑站立,然后才学着跨出第一步……

这一整套的内化学习走路的“程序”,其实是雕刻在基因中的默认设置。而默认设置总是像空气一样被人忽视。

但在知识学习(符号思维)中,人类基因并没有“文明”到能把所有知识学习的“预备路径”都写在基因中的能力。

比如,学习广义相对论之前,基因并不会指导我们去图书馆,挨个搜解析几何、微积分、牛顿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组……

缺乏必要的“预备知识”,新知识是无法习得。

这引出了知识内化的第一项重大条件:具备预备知识(先决条件)

我们看回现实,这两年,教人“讲故事”的培训课遍地开花,但最终能把故事思维融入到各个领域(内化)的人却少之又少。为什么呢?

因为故事思维看似简单,但背后却至少需要以下背景知识:

上述预备知识缺一不可。

当下,光要求具备“同理心”就淘汰了很多人。为什么?

因为拥有同理心的“预备知识”是自我认知,对人性的深度理解。

一个缺乏自我认知的人无法拥有同理心,无法拥有同理心的人要想内化故事思维是不可能的。他能够模仿、借鉴他人讲故事的模板,但他仍不懂故事的精髓。

实际上,具备预备知识才能内化新知,这正是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要点。

那么,是否“具备先决条件”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内化知识了?

很遗憾,维果茨基命途多舛,37岁英年早逝,上天没有给他留下足够时间完成研究。

我从其他心理学、脑神经及认知科学研究、教育学理论中,找到了后续答案,在具备先决条件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下述:内化动力、新知创造、改进验证。

生而有涯学而无涯。显然,具备先决条件,仅仅是拥有资格,就好比100家公司通知你去面试,但你不可能都去赴约——你只会挑选能唤起你激情的公司。

这正是内化知识的第二个条件。

四、内化学习的第二步:内化动力

当然,这个“动力”并不像字面意义上那么激情四射,不同的人,反应颇为不同。

有些人管它叫“好奇”、有些人管它叫“疑惑”、有些人管它叫“受挫”——就实质而言,它都体现为“预期之外”,简称意外。

比如:

你做一个演讲,为此充分准备了两周,信心满满,演讲过程中,你看到台下不少人打瞌睡——这就是“意外”。

那么,是否捕抓到这个信息就意味着拥有“学习故事思维”的内化动力了呢?

未必,重点在此——它取决于你对“意外”的解读:

如果你将观众的反应解读为——“没品味,这么伟大的演讲都不懂欣赏。”那下一次演讲,还请继续你的催眠。

又或者,你解读为——准备了两周仍枯燥乏味,可见自己没有演讲的才能。

……

这些解读都会抑制你的内化动力。

在这种“心态”下,你仍可以继续学习故事思维,也能看得懂,但它只能成为你的记忆“脚手架”,而不会产生内化。

反过来,如果观众的无精打采引起你的好奇、或好胜心,让你产生强烈欲望,想知道“为什么演讲不吸引人”,这时,内化动力产生了:

你的大脑已经进入积极“备战”准备(激活关联预备知识),打算将“故事思维”(新知识)吸纳进你的知识网络中。

那么,接下来,如果不靠“重复记忆(练习)”,我们又该如何内化新知识呢?

此处,请允许我带着崇高的敬意改造一番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把它改造为——想象力是你知识的建筑师。

没错,我们内化知识的关键不是记忆力,而是——想象力。

五、内化学习的第三步:想象创造

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曾断言:所谓想象力就是记忆。

作为文学“意识流”大师,乔伊斯所说的“记忆”,并非我们素日里说的死记硬背,而是指,潜意识的“内部知识”,也就是内化后的知识。

内化这个词,我们不陌生。但很多人,每每提到“内化”,阐述其多么重要后,就像个禅宗大师般,闭目冥神,留给读者自己“意会”。

我不是大师,还是举个简单例子吧。比如,学习“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一新知识。

内化过程如下:

首先,我们必须把新知建立在你已经懂得概念——哺乳动物之上,当然,你可以反复诵读记住:“鲸是哺乳动物……鲸是哺乳……”但这不叫内化,这叫念经。

内化,是从你已掌握的旧概念作为起点,即哺乳动物,并从新知识,鲸鱼中找到它跟哺乳动物的诸多共性,比如胎生恒温,然后进行“画面联结”。

——这个过程,尤其是当我们现实中并未亲眼所见,就特别需要想象力:

你可以想象怀着宝宝的鲸鱼妈妈,或想象鲸鱼不断吞食虾群以维持体温的画面……无需束缚你的想象,你也可以联想到企鹅(鸟却不会飞)、蝙蝠(哺乳动物却能飞),这两者同样属于跟直观形象不同的物种。

hougarden

当我们用想象力在旧概念与新知识之间创造联结(最好是两个维度以上)时,意味着新知识正在你大脑中启动内化进程。

这个知识虽简单,却充分体现了我们内化新知识的原理,我们内化再复杂的抽象概念,无论是学习贝叶斯定理、量子力学、经济学原理……本质过程都如出一辙——以自身掌握的旧概念(相关)为基础,用想象力(或实践)将新知识与旧概念(通常不止一个)建立多维度的联结。

很多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神秘”且需要“天赋”的才华,认为它高不可攀,其实错的离谱。

我们从上述内化过程可以看到,内化就是思维的一个创造过程,学习的实质,正是在脑海中创造新事物。可见,只要你不放弃学习,你就不会缺乏创造力。

那么,是否我们完成了上述想象创造的内化过程,就代表已将(新)知识内化了呢?

差最后一步。

进化赋予了我们偏执优胜劣汰的大脑,在学习新知方面,尤其如此。毕竟,如果尚未证明新知识比旧知识更具竞争力,就鲁莽取代旧知识,恐怕我们不会存活到今天。

因此,知识内化还需最后的“确定”——进步验证。

六、内化学习的最后:进步验证

这个过程,并不像“验证”这一词汇看上去那么呆板,它体现在各个方面:

需要强调,验证过程并非字面意义上那般“硬”,它更像女子挑选伴侣时的暧昧谨慎,在看似沉默且不在意间,认真考验着新知识(是否比旧知识更具“适应力”),这个过程,我们没法有意识的控制。

在此,不得不佩服,大脑的确是个极精妙的结构——在未获得足够多的“证据”证实新知识比旧知识靠谱前,你刚内化的“新知识”并不会让你体现出明显的“进步”。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但鲜少“立马见效”。

hougarden

因此,当我们学习(内化新知识)时,切勿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就像找对象一样,也给大脑一点时间。

至此,我很简略的介绍了一遍新知识内化(真正的学习)过程,总结一下,为达成“不用想”的思考,进行知识内化需历经四步:

我们不妨一字一句再审视全过程,你会惊讶发现——「记忆」哪去了?

没错,真正的学习,完全可以不为「记忆」留下一丝存在的空间!这看似反常识,但我能在更底层「证明」事实的确如此(过于复杂就不在此呈现)。

如果本专题让你颇受启发,并跃跃欲试,尝试“内化”这些新知,那么,我同样建议你不要“记忆”上述总结。

相反,你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建筑过程;回忆那些让你“很惊讶”的现象;或追忆“曾看不懂后来突然看懂了”的感觉……

什么都行,就是不要再死记硬背了。免得过两天,我又在后台看到你留言,“记不住怎么办……”

尾声,重大推导

有心人应已发现,本文,我不太严肃的聊一个特严肃的话题。

本期专题,对于传统学习的认知观,几乎可说是微型的哥白尼式颠覆——即,在学习(内化)这事上,记忆,聚焦了……或者该说,浪费了我们太多注意资源。

如你所见,在我提出“内化”的四个步骤中,你几乎找不到“直接记忆”这一主流行为的一丝倩影。

顺着这条路再往前走几步,你将会惊讶于它的每个推导,都打开了一扇认知新窗。

比如,我举几个推导:

  • 唯有内化,才能产生“可叠加的累积进步”效应,否则记得再多,也只是在遗忘队列中排队

    最后,请尽量忽视背诵、记忆、刻意等等各种机械行为吧。

    我们如果真爱一个人,何须刻意记住他的表象音色?

    你若真正想学点什么,最好先放下急于成功的包袱,回归赤子之心,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填充、创造整个思维世界。

    坚持些许时日,你一定会发现——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