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业主博弈加剧:锁短还是锁长?新西兰房贷不良率攀升,利率走向成关键

后花园7月2日综合报道:
房贷利率一年多来持续下调,但对一些新西兰房主来说,这一进度依然不够快。
根据新西兰储备银行(RBNZ)最新发布的月度贷款资产质量数据,今年5月,银行认定为“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的房贷余额环比增加了$2800万(+1.2%),达到$24.48亿。其中被明确标记为“减值”(impaired)的贷款在5月增加了$3000万(+6%),总额达到$5.34亿。
自2025年年初以来,减值房贷余额已累计增加了近四分之一,从2024年12月的$4.3亿增至当前的水平;不良房贷余额则比去年底增长了$2.85亿(+13.2%)。
这一切都发生在房贷利率显著下降的背景下。目前,不良房贷占新西兰银行总房贷余额(约$3720亿)的比例不足0.7%,虽低于全球金融危机后1.2%的高点,但已明显高于2022年底0.2%的水平。
在RBNZ今年5月发布的半年金融稳定报告中,央行参考五大银行去年底的预测指出,不良房贷占比或将见顶于0.7%,并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回落,但这一走势是否成真仍需观察。
与此同时,新西兰房贷市场也正在经历一场“锁短期 vs 锁长期”的博弈。自去年年初以来,许多房贷人开始转向短期固定利率,希望尽快受益于利率下调。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有效。但当前部分借款人已开始从短期转向两年期等较长期限固定利率。
RBNZ的C71月度数据系列显示了这一趋势。虽然还有许多借款人选择维持浮动利率,以等待利率进一步下调,但选择较长期限(尤其是两年期)的比例正在上升。
S33数据系列则从另一角度提供了房贷重定价的时间分布:2025年1月,新西兰所有房贷中,56.9%(逾$2000亿)需在半年内重定价或处于浮动状态,相当于每月有超过$300亿的贷款需重新议价。同时,当时83.5%的房贷需在一年内重定价。
截至5月,这一半年内需重定价的比例已降至52.7%,一年内需重定价的比例也下降到79.3%。这一降幅不如预期显著,原因是部分房贷人选择了更短期(如三个月或浮动),而另一部分则已开始“锁定更长”。
1月,半年内需重定价(不含浮动)的房贷余额为$1640.67亿,4个月后,这一数字降至$1476.47亿,减少了$164.2亿(-10%)。同期,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及以内的房贷余额从$481.82亿增至$654.21亿,增长了$172.39亿(+35.8%)。
可见,2025年的这场“房贷大重置”正悄然进行,而借款人是否继续观望短期或锁定长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RBNZ的货币政策、通胀走势以及全球形势的不确定性。下一次官方现金利率(OCR)审议将于7月9日举行,虽然多位银行经济学家认为OCR最终可能会下调至2.50%,但短期内是否会降息仍是未知数。
接下来怎么选?选择继续“短期观望”还是“锁定长期”?房贷人需要在这场利率博弈中做出自己的决定。
责任编辑:番茄捣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