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模式仍不明朗?预判未来几年的四套“剧本”,事关每个人钱包
后花园1月23日综合报道
随着美国软着陆前景的明朗,全球大部分地区在乐观情绪中进入2024。
2020年代剩下的几年会是怎样?悉尼科技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所教授Percy Allan
Allan称,
今年的论坛上,尽管美联储表示金融状况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紧张的,但经济学家们仍预计 2024 年实现软着陆。
这次,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
目前,全球通胀持续回落(尤其是商品通胀,但随着劳动力市场走弱,服务业通胀也预计会很快下降)。 这意味着利率可能已见顶。 虽然短期现金利率在通胀明确回到目标区间之前会继续在高位,但随着经济放缓,长期债券利率应当会下降。
2020 年代剩余时间的 4 种情景:
Allan
情景一:通货再膨胀
高盛的投资组合经理 Alex Stiles 和 Steve Becker 早在 2017 年就提出了“长期通货再膨胀”的概念。
它的特点是高投资和低储蓄,从而导致高增长和通货膨胀。
策略师Gerard Minack预测,由于多国开始更多关注经济韧性而非效率,投资将出现激增。
这意味着本土生产(在国内生产商品)、友好外包(从政治上结盟的国家获取商品)和增加库存以防止短缺。
此外,政府将在国防、减缓气候变化和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更多资金,私营部门也会在资本设备上投入更多资金,以应对劳动力市场紧张的情况。
Minack认为,这会扭转从 1970 年代到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长期趋势: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
情景二:停滞
相反的观点是,世界将回到新冠疫情之前的“长期停滞”:高储蓄、低投资、低增长和低通胀的混合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Olivier Blanchard和美国投资顾问公司Real Investment Advice首席策略师Lance Roberts都预计,经济会进入这一低迷局面,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人口老龄化,人们可能会更加厌恶风险,因此更有可能储蓄。
再者,作为供应线去风险的一部分,私人投资可能会被更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强化的政府监管以及更高的税收和行业保护所排挤。
同样,政府本身可能不太热衷于GDP增长,因为受到债务的拖累,政府更愿意以牺牲活力为代价来关注国家安全。
各国央行可能尝试通过恢复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政府债券“印钞”)来提供帮助,以抑制利率并使政府负担得起借款。
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保守主义背景下,低利率更有可能鼓励资产投机而不是生产性投资。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推动也不会超越此前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
由于工资缓慢增长,通货膨胀将受到抑制。
美国前财政部长Larry Summers第一个将新冠疫情之前的时期描述为“长期停滞”时期,其特点是储蓄过剩和投资匮乏。 但在 2022 年底,他告诉美国经济学会,他预计未来不会出现长期停滞。
Summers现在预测的结果是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
情景三:滞胀
Summers认为,2024年经济放缓将暂时抑制通胀,之后会出现低储蓄、低投资、低增长和高通胀的滞胀时期。
世界银行在其 2023 年 6 月的《全球经济前景报告》中提出了这一论点,《耐心投资者》的编辑Colin Twiggs也提出了这一论点。
经济增长将受到抑制,援引与上文“停滞”情景中提到的相同,但随着世界去全球化、与中国脱钩,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增长,经济增长将伴随着高通胀,而不是情景二中的低通胀。
随着婴儿潮一代退休、选民反对高额移民,以及为了让工人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而收紧就业法规,劳动力短缺加剧也可能推动通货膨胀。
与“停滞”情景下一样,央行将转向量化宽松,以帮助政府为更大的赤字和债务提供资金,这也将导致通货膨胀。
情景四:复苏
这是最好的一幅画面:高储蓄和高投资带来强劲增长和低通胀。
税收、劳动力市场和监管领域的微观经济改革将提高生产率,推动实际工资和利润攀升,同时产生足够的税收来实现社会目标。
可再生能源转型将降低能源成本,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式改变堪比工业自动化取代手工劳动,同时,相对较高的利率将抑制通货膨胀。
在政治上,中美将达成缓和,更多关注经济合作而不是军事冲突。
全球领导人的重点将重新转向通过利用全球市场来争取经济效率,而不是追求自给自足。
最后,Allan从以上四个剧本中选择了情景二“停滞”,认为这是2024年后发达经济体最有可能面临的环境。
Allan说,疫情造成的混乱可能只是中断而不是结束疫情之前的低通胀停滞增长。
持续的低投资和低生产率增长将阻碍经济增长,而重新全球化(恢复从中国和其他地区的廉价进口)和高移民将抑制通货膨胀。
官方基准利率可能在 2-4% 的范围内,而不是新冠疫情之前的 0-2%,因为央行不愿意通过购买债券来为政府赤字融资。
Allan希望自己最终被打脸,因为这一发展路径令人沮丧,有利于投机而不是生产性投资,工资停滞,不平等和政治两极化加剧。
责任编辑: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