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利率政策太谨慎,新西兰央行“过度医疗”
后花园8月14日援引NZ Herald报道
有着40年金融市场经验的独立顾问Stuart Henderson 分析了新西兰和美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得出的结论令人不安。
Henderson说,如果回顾过去 50 年中央银行的发展,人们会特别挑出两个时期加以观察:1980年代和2022年至今。这两个时期,美国和新西兰通胀率都超过了6%,高通胀对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害。
新西兰央行在 1990 年代初引领潮流,作为一个勇敢和有远见的央行,通过创新制定货币政策和行动,确保 1980 年代的通胀不再重演。现在全世界通用的通胀目标制就来自新西兰央行。
Henderson分析了 1990-2022 年低通胀时期,新西兰央行对通胀的管理。结果发现,尽管通胀率曾小幅升至4%-5%,但与1980年代重创经济的高通胀截然不同。然而,新西兰央行好似一个过度谨慎的医生,提高利率,开出了货币政策猛药。
并且,新西兰央行在几乎没有实时数据的情况下,就开具了激进的药方,也就是说,新西兰央行作为医生,根本无法观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新西兰统计局提供的季度通胀数据无济于事。事后看来,这属于过度医疗。
Henderson表示,过去34年来,新西兰央行一直在缺少高频度数据的情况下做出决策。而美国自 2014 年以来,就一直有月度通胀数据。
“新西兰这样一个精通数字技术、人口 500 万的经济体,有什么理由不带头实时发布经济数据呢?”
Henderson指出,梅西大学知识交流中心的 Chistoph Schumacher 和 Teo Susnjack 教授在制作 GDP 和通胀追踪器方面所做的世界级工作,已经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完全有能力凭借学术力量管理月度通胀数据。
1990 年,美联储过早降低了利率,导致通胀再次回升。相比之下,新西兰央行给经济服药的时间更长,最终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
然而,新西兰央行似乎习惯性地过度治疗。
Henderson提出质疑,新西兰央行是否应该对自己的研究数据中心承担更多责任,并直接由中央政府资助来实现这一目标?
“那些能够及时获取数据的人是更好的医生,因为他们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社会响应能力,具备更灵活的行医技能。”
责编: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