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钱真的过剩吗
财经
Buod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坏账的接收部门,华融对工商银行的债务重组,使得工商银行得以轻装上阵,并成功上市。如今,华融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开始了放贷业务。一些在中国工 ...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坏账的接收部门,华融对工商银行的债务重组,使得工商银行得以轻装上阵,并成功上市。如今,华融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开始了放贷业务。一些在中国工行无法直接贷到款的人,在华融的推介之下,都转向华融旗下的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这里以年息最高达20%。的价格取得贷款。
华融的许多贷款客户都是二线房地产开发商,这些开发商由于中国正在大力平抑高涨的房价,在国内银行贷不到款。一些分析人士担心,华融这个原本为了处理不良贷款而创建的平台,如今很可能又在制造新的不良贷款。这些分析人士担心的理由是,这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本月下跌了10%、市净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中国监管机构为控制通货膨胀和抑制房价,在近两年对银行放贷进行了严格控制,一些人担心生产企业或许贷不到款。这将给宏观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不过,中国的信贷资金似乎并未出现短缺。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将目光从银行转身了类似华融的金融机构,及香港的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尽管贷款成本有所上升。
据摩根大通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的银行信贷总额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240%。而中国内地的这个比例是120%。这说明了许多中国贷款者绕开内地限制,前来香港取得贷款的事实。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也许正在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所走过的路长——通过没完没了地盖楼来推动GDP的增长,亚洲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式。
所谓的“中国奇迹”的产生,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生产出世界是最便宜的商品,实现了GDP的快速增长,如今,尽管工资逐步上涨,中国仍然具备规模经济的优势,带动经济继续增长。。
但是,在经济增长中的问题却不易解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那时的中国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手段,使危机得以化解。但是今天中国经济远比15年前要复杂得多。如今,地方政府靠卖地来维持收入,所以维持高房价也符合他们的利益。银行存款利率为负值,股市也不是理想的投资场所,投资者只好把钱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因为中国施行资本管制,投资者没别的投资渠道。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中国需要更多的住房。但是,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承受不了如今在三、四线城市到处兴起的豪华住宅。
在传统的银行放贷领域利率很低,资金成本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加上在银行之外,还有像华融这样的金融部门可以取得了高利率信贷资金。似乎中国的资金仍然十分充足。
在传统的银行放贷领域利率很低,资金成本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加上在银行之外,还有像华融这样的金融部门可以取得了高利率信贷资金。似乎中国的资金仍然十分充足。
但是,当前问题是:有多少资金流向了高端房地产市场?流向更具经济活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究竟有多少?这种状况能持续到什么时候?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
Kaugnay na Bal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