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家庭医生等三年,患者活活被拖成癌症晚期

新西兰作者: Roy Liu
看家庭医生等三年,患者活活被拖成癌症晚期
摘要对于广大新移民来说,如果长期在新西兰居住,最好能够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而一旦身体有恙,回国治疗也可以作为一个保留选项。

后花园4月29日报道:

说起新西兰、澳洲和加拿大等国家,人们大都会为他们贴上 “高福利”的标签。的确,这些国家一直实行着免费医疗的制度。以至于不少在国内生活的人都会心生羡慕:国外好啊!看病不要钱。

但现实真的那么美好吗?

近日,一段令人心碎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一位来自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33岁女士,含泪录下了一段愤怒的视频,控诉加拿大的医疗系统。这位女士名为Marilyn Inez,她在身体不舒服后,花了三年时间都没能约上家庭医生。这期间她担忧身体状况,去急诊室看病,但却一次次被拒之门外。而等她终于约上医生,得到的却是三期癌症的诊断书,她被活活拖到了癌症晚期。

QQ截图20190429111713

看到这个悲惨的故事,小编并不觉得惊讶。因为新西兰的医疗也是这样,看似美好的免费医疗制度其实掩藏着许多隐患。

据悉,新西兰的医疗体系由社区诊所+医院组成,而医院又分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平常的普通疾病就诊,患者需要看家庭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简称GP)。如果家庭医生认为病情较为复杂需要专科医生诊疗,就会为患者开具转诊说明,之后患者就开始等待去看专科医生。

white-cross-dentist-st-lukes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转诊去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是需要预约等待,通常来说公立医院等待的时间会更长,而私立医院的费用较高,仅问诊费就高达两三百纽币,如果需要后续治疗如小型手术则动辄花费几千纽币。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购买商业医疗保险,那么私立医院的费用实在难以承受。如果在公立医院排队,那么像Marilyn Inez那样的悲剧就可能随时上演——很多患者等到海枯石烂也等不到治疗。而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没有及时治疗就意味着慢性自杀,因为小病可以发展成大病,大病可以被拖成绝症。

此外,新西兰所谓的免费医疗并不能囊括全部疾病,比如看牙医就必须自己支付费用。而在新西兰看牙医的费用非常昂贵,以至于一些患者宁可忍受病痛,也不会选择去医院接受治疗。根据媒体在上个月的报道,一位来自罗托鲁瓦的44岁失业男子,就因囊中羞涩,而自己用电钻处理了受感染的智齿。

QQ截图20190429111832

一些来自中国的新移民认为,新西兰医生由于缺少实战经验,水平普遍欠佳。在他们看来,国内大医院效率更高,而且国内医生的经验更为丰富,是看病(特别是重疾)的首选。

QQ截图20190429094121_meitu_1

当然,也有不少新移民对新西兰的医疗系统评价很高。与国内相比,新西兰的医患关系相对和谐,医疗工作者的服务态度较好,就医环境也较为理想,给不少来自中国的患者都留下了良好的就诊体验。

Pro-NZ-1_meitu_2

Pro-NZ-2_meitu_3

对此,小编认为,包括新西兰在内的很多西方国家的医疗系统,的确有其固有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用“好坏”等非黑即白的词语来评价新西兰或中国的医疗系统。对于广大新移民来说,如果长期在新西兰居住,最好能够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而一旦身体有恙,回国治疗也可以作为一个保留选项。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