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客数量锐减26.21%,新西兰终于明白中国不能惹

新西兰作者: Roy Liu
游客数量锐减26.21%,新西兰终于明白中国不能惹
摘要外交关系对于旅游业一直都存在着直接影响。如果新西兰和中国的外交关系不能回暖,那么中国赴新西兰旅游的人数可能会继续下降,而这将给新西兰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后花园5月1日报道:

2017年3月,中国总理李克强出访新西兰,与时任新西兰总理的Bill English在新闻发布会上共同宣布将2019年定为“中国—新西兰旅游年”。此后,中国游客赴纽访问签证的最长有效期被延长至五年。持中国护照的游客在入境新西兰时可以使用自助通关系统实现快速通关。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新西兰旅游业将在中国市场得到全面发展之时,新西兰旅游行业协会TIA (Tourism Industry Aotearoa) 的首席执行官Chris Roberts却表示,2019年的中新旅游年并不会为新西兰带来更多的中国游客。当初没有多少人把这一预测放在心上,但没想到,如今竟一语成谶。

TIA-NZ-Chris-Roberts-EDITED

新西兰旅游行业协会(TIA)的首席执行官Chris Roberts

新西兰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的旅游旺季,赴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大幅下降,与其他国家的游客数量形成了鲜明对比。据悉,今年2月,中国游客的数量为50,861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8,067人次。

是什么造成中国游客数量下降?有人将其归咎于中新两国之前的外交危机,也有人认为是中国经济下滑造成居民消费能力相对下降。

根据携程网的统计,今年春节长假前后选择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比2018年同期增加了7.69%,达到将近700万人次。因此消费能力下降一说显然并不成立。需要注意的是,就在中国出境游客的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前往新西兰、澳洲和加拿大等传统旅游目的国的中国游客数量却明显下降。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在最近一年都因华为问题而先后与中国产生了龃龉。

中国游客入境数量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今年2月前往新西兰的中国游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26.21%。这一降幅甚至超过了炮制孟晚舟案的加拿大,这让纽村情何以堪啊?

其实,中国游客数量减少在新西兰早已不是新闻。根据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早在2018年第四季度,前往新西兰的中国游客数量就在减少。

根据统计,赴纽中国游客的数量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三个月间(2018年10月-2018年12月)实现了三连跌,全部低于2017年同期的水平。其中,2018年10月,赴纽中国游客的数量同比下降4.84%;2018年11月,赴纽中国游客的数量同比下降4.44%;2018年12月,赴纽中国游客的数量同比下降3.30%。需要注意的是,去年第四季度,正是华为事件愈演愈烈之时。

2018第四季度

在2018年10月至12月,赴纽中国游客的数量实现了三连跌

小编认为,外交关系对于旅游业一直都存在着直接影响。在中国与挪威因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事件而“翻脸”之后,挪威不仅在对华三文鱼出口领域遭受重大打击,在旅游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比如,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经国务院批准,自2018年起,中国陆续在包括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对53个国家的公民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这53个国家涵盖了欧美澳新日等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小编通过对这些国家的名单进行梳理,发现在来自欧洲申根区的26个国家中,只有支持台湾的列支敦士登和与中国交恶的挪威没有被罗列其中。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赴纽中国游客数量锐减,与两国此前关系紧张存在着直接联系。

3408e4962cbe557ae64280aa30310a40

众所周知,中国游客对新西兰至关重要。在过去的这些年,中国已经成为了新西兰的第二大旅客来源国,仅次于澳大利亚。此外,与美英等国的游客相比,赴纽旅行的中国游客存在着很大的增长空间——除了数量,中国游客惊人的消费能力也让中国被新西兰旅游业视为一个充满增长潜力的市场。根据统计,中国游客2018年在新西兰的消费约为$16亿,是2012年的三倍。尽管中国游客的支出仍低于来自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游客,但中国游客的绝对数量将使其在2024年成为新西兰消费最高的海外游客。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更多的中国游客选择独立旅行,而不是参加旅游团。独立旅行者逗留的时间往往更长,这意味着他们的花费也更多。

如果新西兰和中国的外交关系不能回暖,那么中国赴新西兰旅游的人数可能会继续下降,而这将给新西兰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不夸张地说,新西兰旅游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么,在总理Jacinda Ardern出访中国之后,新西兰旅游业能否重现生机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站声明原创声明: 本文系文章顶部作者原创采写,未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在获授权前提下,转载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评论规范: 1. 所有评论均以读者个人身份发表,并不代表后花园立场。 2. 不得使用任何肮脏和亵渎的措辞。 3. 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公开或泄露他人隐私。 4. 不得发布侮辱或歧视任何种族、国籍、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等方面的言论。 5. 不得在读者评论区散发广告讯息,不得大量转抄其他媒体的文章。 6. 不得煽动仇恨、暴力、歧视。 7. 不得以任何隐晦方式发布上述不当言论,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字母、数字、代号、谐音、链接跳转等。 8. 后花园保留对违反上述规范的留言行为进一步处理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