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传奇工程师卡马克决定辞职专心搞AI:不再担任Oculus首席技术官,投身通用人工智能研究

转载作者: AI前线
传奇工程师卡马克决定辞职专心搞AI:不再担任Oculus首席技术官,投身通用人工智能研究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前线”(ID:ai-front),作者 刘燕,编辑 Lin……


AI 前线导读:去年才刚刚 入坑 AI 的传奇程序员约翰·卡马克宣布将正式投身 AI 事业。近日,卡马克在自己的脸书上发出“告别帖”宣布将不再担任 Oculus 首席技术官。和之前从自己创办的游戏公司离开的缘由一样,他又找到了新的兴趣点。

这一次,49 岁的卡马克决定要趁自己还没变老之前投身到「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去。在这个未来充满着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领域,传奇程序员卡马克能否创造新的传奇呢?

约翰·卡马克卸任 Oculus 首席技术官

11 月 13 日下午,Facebook VR 子公司 Oculus 的首席技术官约翰·卡马克(John Carmack)在自己的脸书上发了一个“告别贴”,宣布将于本周辞职。不过,他还会在 Oculus 继续担任“首席技术咨询”职位,卡马克仍将在开发工作中拥有发言权,不过这将只占用他很少的时间。

hougarden

一位 Facebook 发言人向 Variety 表示,卡马克仍将是 Facebook 的员工,他在 Facebook 的工作性质将保持不变,他将继续为公司提供战略和技术可行性方面的建议。卡马克还会参与一些项目,比如“如何在有限的移动计算预算内将视觉质量最大化”。该发言人还强调,公司没有为 Oculus 聘请一位新首席技术官的计划。

Oculus 官方在推特上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很高兴卡马克还“在公司”一起创造 VR 奇迹。

hougarden

卡马克表示,接下来将专心投入到人工智能事业中去。“回想我过去在游戏、航空航天、虚拟现实等领域所做的一切,我一直觉得我至少有一个模糊的‘视线’的解决方案,即使它是非常规的或未经证实的。我有时会想,如果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真的看不到,我将如何应对。我决定在我变老之前尝试一下。”

今年,约翰·卡马克 49 岁了,在人生旅途过半之际,这位爱冒险、爱折腾的程序员选择再次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而且这一次,他还拉上了自己的儿子。卡马克表示自己打算以“维多利亚式绅士科学家”的风格在家里展开对通用人工智能的研究,他认为,通用人工智能是可能的、非常有价值的,而且自己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机会去改变它。

两个月前,卡马克曾在播客 Joe Rogan 的访谈节目中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发表看法,他认为,最快可能在 10 年后就可以在“通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明显进步。尽管一些科学家并不同意,认为至少需要几十年,“但我是一个严格的唯物主义者,我认为我们的大脑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没有理由不能模拟。”

在“告别帖”中,卡马克还提到,另外一个次之的选项是“有成本效益的核裂变反应堆”,但它可能并不适合在家中工作。

对于卡马克离职去研究 AI 这事儿,Reddit上讨论得热火朝天,不少网友都对他的新选择抱有非常高的期待。有网友的评论比较中肯:

约翰·卡马克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软件工程师之一。他的情况最终将取决于我们目前在开发 AGI 上遇到的障碍是由工程、硬件还是理论(或它们的组合)造成的。如果只是把我们已经用正确的方式开发出来的东西组合在一起,那么他确实有机会取得一些进展。如果事实证明,我们确实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或者对智能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论认识,那么一切可能是徒劳的。

不论如何,卡马克马上要开始探索一个新的领域了。

值得一提的是,卡马克在去年才刚刚入坑 AI。2018 年 3 月,卡马克决定探索一下深度学习,因为在此之前,他从未使用过神经网络。于是,他开始了自己久违的「一周编程实践」。

这是一次几乎完全脱离互联网完成的实践,他打算从头开始编写一些 C ++ 代码,且用严格的 OpenBSD 系统来实现神经网络,最终卡马克通过逐一编写各个功能模块代码,并进行 MNIST 实验,最终成功实现了 CNN 和反向传播。

这次之后,卡马克对神经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篇实践博客自述文末,卡马克难掩激动之情,“现在,我要开始睁大眼睛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了,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学到的新技能用起来“!接下来,卡马克将不再止于一周编程这样的短期探索,而是要开始动真格了。

对 VR 的进步感到失望

但对于卡马克任职的 Oculus 来说,这可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三个月前,Oculus 联合创始人 Nate Mitchell 透露,他将离开 Facebook。2018 年 10 月,长期担任 Oculus 首席执行官的 Brendan Iribe 离开了公司。

卡马克是 Facebook 在虚拟现实领域布局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他在 VR 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曾推动了三星 Gear VR 和 Oculus Quest 等设备的实际应用以及下一代技术的发展。他以每年在 Oculus Connect 会议上激情四射、极客范儿十足的主题演讲而闻名,他对 VR 发展的预判也一直以来都被视为该行业技术成就和未来挑战的关键“晴雨表”。

2009 年,约翰·卡马克加入 Oculus 担任首席技术官一职,次年 Facebook 以超过 2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Oculus。在 Facebook 接手之际,Oculus 创始人 Palmer Luckey 离开了该公司,不过,卡马克选择留下来。

Oculus 是虚拟现实领域的领头羊公司,彼时,Facebook 希望虚拟现实能够提供一种新颖的社交体验,并立下 Flag——与 Oculus 合作开发世界上最好的虚拟现实平台。不过接下来,受 Oculus VR 头盔发货延迟问题、Oculus 与游戏开发商 ZeniMax 的侵权官司、再加上 Oculus 一系列高管离职等因素影响,Facebook 让虚拟现实成为主流的努力并不顺利。

目前 Facebook AR 在与移动社交平台的结合上还没有探索出特别好的方式,因此,公司也在尝试打造面向 C 端的产品线,Oculus Rift、Oculus Go 和 Portal 就是 Facebook 推出的三款消费级产品。

在 2019 年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上,扎克伯格承认,Facebook 的虚拟现实野心没有达到预期。但他依然认为 VR 在 Facebook 上拥有光明的未来。

在最近的一些公开 言论 中,约翰·卡马克也似乎表露出了一些对 VR 感到失望的情绪。今年 10 月,他发表了一篇《Gear VR》的“悼词”,这款产品今年实际上已经停产。在本周接受 VR 大奖终身成就奖的一段视频中,他直言:“我在办公室里经常有点情绪焦躁,因为我对我们在 VR 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感到非常不满意。”

早在 2018 年 10 月,游戏机 VR 系统 Oculus Quest 宣布推出时就有人猜测,等到今年年初 Oculus Quest 发布之时,卡马克是否还将继续留在 Facebook 。10 月,卡马克在 Twitter 上“回应”:“我确实打算在 Oculus Quest 推出后继续留在 Facebook”。有观点认为,Facebook 内部在关于 VR 的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大量冲突,这可能是促使卡马克辞职的原因。

游戏天才能否在 AI 领域创造新的传奇?

在 VR 之外,卡马克在游戏领域的经历更富传奇性。

他是美国最顶级的电玩游戏程序员之一,被称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之父“、“FPS 之父“。在加入 Oculus 之前,他与约翰·罗梅洛共同创建了 id Software 游戏开发工作室,主导研发了《毁灭战士》、《雷神之锤》、《德军总部》等引发轰动效应的电子游戏,并凭借这“三部曲”开创了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改变了 PC 动作游戏的定义。

2010 年,由于在游戏界的突出贡献及开发的全球首款 3D 射击游戏《德军总部 3D》,该年度游戏开发者大会的精英选择奖咨询委员会授予卡马克“游戏开发者终身成就奖”。《德军总部 3D》采用了他独创的 3D 游戏引擎。

卡马克的游戏开发天赋从学生时代便展现了出来,这主要得益于他天资聪颖。卡马克打小就是学霸,常在各种考试中考满分。12 岁时,因为父母离异,他变得内向、沉默寡言,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爱上了游戏。

高中毕业后,卡马克考上了堪萨斯城的密苏里州州立大学,不过才读了 2 个学期,他就从学校退学并进入 Softdisk 软件公司做程序员。期间,卡马克和同事一起开发出了首次在 PC 上实现卷轴类游戏背景流畅效果的《Commander Keen》。一年之后,卡马克离开了 Softdisk,创办了 id Software。

工作时间研发游戏,业余时间卡马克还爱搞火箭发射,他自己投资成立了一个名为“犰狳宇航”的私人太空飞行研发团队。不过因为缺乏资金,该项目在 2013 年宣告失败。有人曾做过统计,卡马克累计为他这个兴趣爱好投入了 800 多万美元和 12 年宝贵光阴。后来在谈及此事时,卡马克有些惋惜,“我当然很失望,虽然我还能张罗 200 万美元再试一次,但明智的老婆大人阻止了我。”

被称为“疯狂程序员”的卡马克,只要一进入程序的世界,便心无旁骛,沉浸其中。这种“疯狂”在他所热爱的所有事物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游戏、VR、火箭、汽车.... 卡马克在每一个领域无不在追求纯粹的自我实现,相信 AI 亦如是。通用人工智能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最难、最富挑战性的终极目标,但卡马克本身就是一位乐于挑战不可能的天才程序员,期待他在 AI 领域能够打造新的传奇。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