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的痛点
长久以来,中国医疗都存在一个显著痛点——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优质医生资源供不应求。
为了改善这个问题,人工智能的效用逐渐显现,开始在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个热门行业。
各类AI初创公司也方兴未艾,成为投资的热门话题,AI医疗影像在前两年经历了一波融资潮。与此同时,对准每年二十多亿人次门诊的AI辅助诊断也逐渐升温。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为CDSS)是基于人机交互的医疗信息技术应用系统,通过数据、模型等方式,辅助医护人员完成临床决策。这套系统最早开始于70年代的美国,随着AI技术的发展,国内CDSS市场也开始出现优秀的玩家们。
形象地说,CDSS就像是一个AI医生助手,通过先进的分析能力和临床数据,促进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提升临床诊疗的质量,降低医院成本。
基层应用需求在于全科医生数量不足、诊疗水平不高;大中型医院应用需求在于疑难重症患者居多,且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更高更严格,低年资医生的诊疗规范性有待提高。这些国情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为AI进入医院搭建了数据基础。伴随着药品零加成、医药分离等等政策的出现,三甲医院的发展重心,从重视业绩,逐渐转移到了提升医院的运营效率和质量,对CDSS的需求不断提升。
医疗机构应用CDSS最直接的动力来源于政策及绩效考核因素推动。最为直接的是,大型医疗机构具备信息化评级要求,包括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互联互通标准成熟度测评。
这两项政策要求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水平,是有利于CDSS进入医院的,但实际最直接的利好是对医疗信息系统的。除了政策,当前阶段医院愿意引入CDSS的另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帮助提高运营效率,满足绩效考核要求。
市场还处于开放竞争中
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已经竞争得很成熟,东华东软两大企业占据主要市场,而CDSS市场还在开放竞争之中。由于主要购买方是医疗机构,受地域因素影响,市场相对分散。
行业玩家们通常会对标美国的IBM Wason Health,后者主要做癌症。当前国内玩家们通常集中于内科、妇科、儿科等科室。但是,大多数公司都以标准的机器学习算法,围绕少数或单一病种作辅助决策,有限的市场及商务模式常常成为投资人关心的问题。
通常有一些指标来衡量系统的有效性,例如知识图谱的全面性、覆盖病种数、准确率等等。
我们来看国内的几个主要玩家的特点:
惠每科技可以支持门急诊、住院环节的实时辅助医生诊疗决策,已经在6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和数百家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应用。
依图医疗主要推的是智能单病种,强项在于医学影像分析,但也有辅助诊断产品,优势是依图的AI医疗影像系统已经应用于全国200家三甲医院。
平安联想智慧医疗主要是通过云和人工智能两个手段,来更新优化医疗信息系统。
零氪采用人工精准标准+机器自动化、智能化方式完成病历录入与结构化处理,并辅助医生进行科研方案设计、数据统计,最终产生科研成果。
康夫子的思路是将智能诊断、治疗建议、用药建议、预后管理整个诊疗思路,用一套医学知识图谱和推理逻辑串起来。
奕诊智能目前覆盖十二大内科专科,可以完成门诊和急诊场景,已落地上海的多家医院。
医渡云主要做的是大数据的医院应用,优化现有医院信息系统。
嘉和美康的覆盖面非常全,医院信息平台、临床管理、医院管理系统等等均有覆盖。
森梅医疗的辅助诊断产品主要打的是院外场景,而非院内场景,更关注院外慢病管理。落地推广的速度上,森梅医疗2019年4月开始对外推广,截至8月已在4家三甲医院落地运行。
朗通医疗CDSS的思路是在全科诊疗平台的基础上,拓展专科的数据模块(包括儿科、妇科、急诊等)。今年的客户数据包括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干区卫生局等机构,覆盖了1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00余家社区服务站和卫生室、300个民营连锁诊所、多家综合医院,客户年均增长量247%。
ABC诊所管家的模式是HIS/CIS+CDSS,诊断准确率高于95%,面向基层诊所。
当前状态下,AI诊断能力还在验证和优化之中,所以首要的竞争点便是技术水平。在同等技术水平下,成功的特质就在于推广能力了。AI技术能被认可,能在医院落地、被医院买单,就是关键能力。
赛道上的盈利模式,通常将产品应用于医疗机构,由医疗机构支付年费和运营费。为了获客,一些玩家会采取第一年免费或折扣的举措。因为医院一旦应用了一个系统,再将数据迁移到另一个系统的成本比较高,不会轻易切换系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玩家提供了新思路。奕诊智能与药厂合作,由药厂来帮助推广到医院,已经有药厂有很强烈的合作意愿。
惠每科技会安排人员入驻医院,协助医院使用系统,帮助医务处质管办推进相关工作,还会派驻具有医生资质的工作人员,与科室主任、医务处主任沟通磨合,帮助找出临床诊疗与AI应用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