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资本中国:沪深港交易所竞和

转载作者: 36氪的朋友们
资本中国:沪深港交易所竞和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杂志”(ID:i-caijing),作者杨秀红、王颖,编辑……

如果从1990年底沪深证券交易所开业算起,中国内地的股票市场发展已有近30年历史。与深圳隔江相望的香港,其当前拥有的唯一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则已历经百年沧桑。

这三大交易所的发展历史,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近30年发展历程的一大缩影。

hougarden

2004年2月, 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大厅。图/视觉中国

从零起步,历经近30年发展,如今的沪深交易所已跻身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十大交易所行列。1997年回归的香港及港交所,其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过去10年,港交所锐意改革,有6年夺得全球IPO冠军。

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统计,截至2019年6月底,上交所、港交所、深交所的股票总市值分列全球第4位、第6位和第8位,其股票市值分别为4.8万亿美元、4.2万亿美元和3.0万亿美元。

hougarden

hougarden

在近30年的历史积淀中,沪深交易所不断开疆拓土,完善各项业务,逐渐打造起一个包括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单就股票市场而言,深交所已经建立了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大板块,分别服务于蓝筹、中小企业细分行业冠军和创业创新企业;上交所也在主板之外,于今年7月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板块——科创板,该板块被市场认为是中国试水注册制的重要尝试。

在科创板运行满月时,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历了充分博弈、震荡上涨、回归理性的过程,28家已上市科创板公司股价全部上涨,较发行价平均涨幅171%,涨幅中位数达160%。

在外资看来,科创板的创设有助于中国更好对接国际股市,具有里程碑意义。

高盛集团亚太联席总裁白瑞德9月6日表示:“科创板为创新性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于高科技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提升资本配置的效率。如果做得好,可以帮助中国更好地对接全球股市的规则,让一些初创的科技公司更好地在国内市场上市。”

在夯实内功、帮助中国企业实现上市融资的同时,沪深港交易所还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其中,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建立,打通了内地与香港乃至世界的互联互通,被视为A股市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事件。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曾撰文指出,自深港通推出后,沪深港之间的“共同市场”模式基本形成。在“共同市场”模式下,沪深港三地可以向内地投资者提供各式各样的海外产品,亦可以向全球投资者提供不同的内地产品。

但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对外开放并未就此止步。今年6月17日,历经近4年筹备的沪伦通正式启动。

“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主要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请进来,二是走出去。”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2019年2月对外表示,“请进来就是让国际投资者大规模进入内地资本市场;走出去就是让中国的国民财富走向海外、进行全球化的多元资产配置,这是未来几十年的一大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沪深港三大交易所未来发展蓝景可期。2019年2月,港交所发布了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称将打造国际领先的亚洲时区交易所,连接中国与世界。与此同时,今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等,也有望给三大交易所带来更多机遇。

沪深港三大交易所,虽成立时间各有先后,但其激荡的历史,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真实写照。

就成立时间而言,沪深港三大交易所中,以港交所年龄最长,已历经百年沧桑。

时光倒流回百年前,19世纪的1866年,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开始产生。伴随着证券交易的产生,1891年,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成立。1914年,其正式改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成为当下港交所的前身。

20世纪60年代,由于香港经济飞速发展,此前由英国资本主导的香港证券交易所逐渐不能满足华人社会对于股票市场的需求,出现了IPO堰塞湖、投资门槛过高等问题。此后,香港相继成立了多家证券交易所。1969年以后,香港证券市场逐渐进入港交所、远东、金银、九龙四家证券交易所并存的所谓“四会时代”。

然而,1973年-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证券市场四会并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种弊端。十多年后的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并组成香港联合交易所(下称“联交所”)。

1986年4月2日,联交所开业,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一个新时代。1987年全球股灾再度来袭,香港也受到波及。为了应对股灾危机,1989年5月1日,香港证监会成立。彼时,内地的沪深交易所亦开始酝酿。

为了应对沪深交易所带来的冲击,1992年,时任联交所主席李业广上书国务院和人民银行,提出“优质国企”来港上市的方案,该方案最终获批。内地赴香港上市的红筹股随即诞生,内地公司进军香港的序幕也由此被拉开。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次年,香港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洗礼。

在香港政府建议下,2000年3月,联交所、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合并,成立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港交所”。同年6月27日,香港交易所(HKEx:00388,即港交所)以介绍形式在自家交易所上市,由于上市后股价大涨,其一度成为香港市场最贵的蓝筹股。

hougarden

2019年7月16日,康特隆(1912.HK)、中汇集团(00382)、恒发光学(1134.HK)、金茂源环保(6805.HK)、Platt Nera(1949.HK)和中梁控股(2772.HK)同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图/中新

此后,港交所于2012年6月15日成功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价格为13.88亿英镑。该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基础金属交易所,占据垄断地位。

近年来,港交所和内地展开合作,如与沪深交易所成立合资公司“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互联互通机制,推出沪港通、深港通等,与内地资本市场连接越来越紧密。

与港交所上百年的历史不同,中国内地沪深交易所的成立时间则较晚。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证券交易所开始孕育。1988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王波明、高西庆等开始力促中国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彼时,最初的设想是将中国首家证券交易所设在北京。后因种种因素,改为建在上海。

1989年3月15日,九家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决定成立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简称“联办”(后改名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经叔平任理事长,张晓彬任秘书长,宫著铭任总干事,王波明任副总干事,高西庆任首席律师。

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上海宣布加快开发开放浦东的十大政策,其中之一是决定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同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成立大会,12月19日正式开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内地正式成立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同年12月31日,沪市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共有8只(俗称“老八股”),包括飞乐音响、延中实业、爱使电子等。此后,大批资金涌入上海,中国的股票市场日渐繁荣起来。

“联办对创造中国资本市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时任体改委副主任安志文称。

2006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持续深入,上海国资展开新一轮资产重组。从这一年起,以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工作陆续展开。中国的证券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牛市,次年10月,沪指站上历史最高点6124点。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开启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改革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筹备,科创板终于在2019年7月22日鸣锣开市。科创板的推出被认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变革,也是注册制的试点。

上世纪80年代上交所筹建之初,在中国的南端深圳特区也正在筹备建立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89年11月15日筹建,1990年12月1日开始试营业,1991年4月1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并于同年7月3 日正式成立。

在深交所的大事记上,清晰标出了其成立以来的重要发展历程:1992年2月启动B股市场,2004年5月启动中小企业板,2009年10月启动创业板,2016年12月正式开通深港通……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深交所已发展成为全球唯一的集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于一身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短短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已让沪深港三大交易所的股票市值均跻身全球前十。

从股票数量来看,目前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已超3600家,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也超过2400家,三大交易所全部上市公司总量已超6000家。

从融资规模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也有力反哺了中国经济。

从1990年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覆盖股票、债券、期货衍生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联办)总干事王波明2018年11月表示,“从1990年开市最早的老八股开始至今,通过IPO、通过增发融资总额大概十一二万亿的规模。这是自1990年上交所开市以来,近30年的规模。贴现回来,净资产大概有四五十万亿。这相当于当前国有资产净值的一半以上。” 彼时,财政部和国资委公布的报告显示,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国有资产的净值大概有90万亿元。

沪深港三大交易所,给中国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其各自发挥的作用则不尽相同。

就成立时间最久的港交所而言,其虽偏居香港,但历经百余年的发展,港交所在国际上的地位已高居行业之巅,在国际交易所中是世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在2019年2月英国发布的“2019全球最有价值的十大交易所品牌”中,港交所超越全球股票市值第一的交易所——纽交所,升至榜单第二,仅次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其品牌价值为14.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2%。

“对国际发行人和投资者而言,我们是他们首选的中国交易所;对中国发行人和投资者而言,我们是他们首选的国际交易所。”在2018年的财报中,港交所如此描述自己,“我们拥有独特优势,能为世界各地市场参与者提供渠道,通过我们旗下平台和互联互通机制进入亚洲最活跃的金融市场,进行交易或融资。”

最近10年来,港交所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港交所官网上记录的该所里程碑事件中,有半数以上发生在2010年以后。彼时,正是港交所现任行政总裁李小加上任的年份。

其上任后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除了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还陆续修订了上市制度、延长了交易时间、收购伦敦金融交易所(LME)、签署“伦港通”合作备忘录、拓展业务范围等。

除此之外,2018年,港交所推出了一项备受争议的重大改革方案——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赴港上市,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不要求盈利。

李小加在其网志中写道:“这次改革是香港市场近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也是最具争议的一次改革。”

实际上,港交所自1989年以来一直采用一元制,所有股票都同股同权、一股一票。在港交所放开同股不同权的口径前,包括香港、内地在内的诸多市场都坚持同股同权的上市股权结构要求,仅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资本市场才采取二元制,即双重股权结构、AB股结构。这也令港交所痛失全球市值排名领先的阿里巴巴。

新规让大批新经济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赴香港上市,包括小米、美团、映客、海底捞、中国铁塔等。港交所一度出现8家公司同时敲锣的盛况。

新规的效果立竿见影,港交所2018年再度拿下全球IPO第一名。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港交所、纳斯达克、泛欧所和德交所的IPO业务较2017年出现显著增长,港交所IPO业务位居全球第一,且IPO筹资额增长1倍多。其2018年IPO数量达到208家,募资总额365亿美元,占全球IPO市场总量的20%。

hougarden

该年度港交所的三大IPO分别为中国铁塔、小米集团和美团点评,三者合计募资1345.36亿港元。小米集团及美团点评采用的就是同股不同权架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10年中,港交所有6年位居全球IPO业务榜首。

新规带动港交所的业绩再创新高。2019年2月27日,香港交易所(0388.HK)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158.67亿港元,同比增长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12亿港元,同比增长26%。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港交所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在2018年取得创纪录的亮眼业绩主要得益于2018年创历史新高的上市费用以及增长强劲的交易及结算费收入。

此间,沪深交易所亦迎来飞速发展。

上交所官网显示,经过29年的快速成长,上交所已发展成为拥有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四大类证券交易品种、市场结构较为完整的证券交易所。

在股票市场,上交所此前一度只有主板,主要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的股票交易市场。直到2019年科创板正式推出,这一格局得以改变。

根据监管层对科创板的定位,其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允许尚未盈利、不同投票权架构、红筹和VIE架构的企业上市,增强了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板,首批上市企业迎来市场热捧,均以涨停收盘。

截至8月21日,科创板开板满月,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回顾表示,科创板已累计受理企业152家,从行业分布看,坚守科创板支持国家战略定位,企业集中于“三个面向”“主要服务”“重点支持”“推动融合”等领域,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多个新兴产业。

与上交所不同,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深交所则集纳了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其中,深市主板是市场化蓝筹聚集地,中小企业板是细分冠军主平台,创业板则是创业创新主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沪深交易所和港交所的运行机制存在显著区别。沪深交易所采用会员制,港交所则采用公司制且已经在自家交易所上市。

其中,会员制证券交易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由会员自治自律、互相约束,参与经营的会员可以参加股票交易中的股票买卖与交割的交易所。目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证券交易所采取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形式。

公司制证券交易所是股份有限公司性质的证券交易所,自负盈亏。收取发行公司的“上市费”,并抽取证券成交的“经手费”,但不参与本所上市证券的买卖。

在为国内公司拓宽上市渠道的同时,沪深港交易所近年来还通过互联互通、沪伦通等逐渐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渠道。

2014年11月沪港通和2016年12月深港通的相继开通,被视为A股市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事件。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资本市场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两地投资者也可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投资对方市场的股票,打通双方资金和股票的连接。

市场普遍认为,互联互通机制对两地市场的金融生态、市场定价体系、投资者结构、监管方式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财经》记者表示,“对内地市场来说,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资金以及成熟投资者的关注,改善A股的投资者结构;对于香港而言,内地资金南下,有助于提升成交量和市场估值,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资金通过人民币定价,能够扩大人民币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巴曙松曾撰文指出,自深港通推出后,沪深港之间的“共同市场”模式将基本形成。在“共同市场”模式下,沪深港三地可以向内地投资者提供各式各样的海外产品,亦可以向全球投资者提供不同的内地产品。

2017年7月,债券通推出。李小加曾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ETF连接、新股通、商品通均为日后改革的方向之一。

在巴曙松看来,沪深港交易所的互联互通还可延伸至商品及风险管理工具,包括股票衍生产品、人民币利率及货币衍生产品。“如何契合投资者对冲其跨境股票组合的需要是当前急切的问题:现在内地投资者可买卖港股,但却没有香港指数/股票期货及期权作为对冲,同样地香港亦欠缺A股指数期货期权等A股对冲工具。”

事实上,对于A+H的上市公司,港股估值长期以来存在被低估现象,这与两地市场定价机制、投资者结构以及风险偏好有关。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互联互通带来资金的流动,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有利于缩小未来两地股票的估值差距,提升企业的资金配置效率。

沪港通、深港通下的交易受制于投资额度。最初设有跨境投资上限总额度及每日额度,后取消总额度的限制,但每日额度仍然适用。

为促进外资加速布局,2018年5月1日,证监会宣布将互连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这意味着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由130亿元增至520亿元,港股通的额度也将从105亿元增至42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沪深港通目前的成交量规模较小,额度并未用满,对两地证券市场总体并无显著影响。“但现在北向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已经成为境内市场关注的重要指标。”前保荐代表人、资本市场观察家王骥跃表示。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分析,北向资金即流入A股的资金,每日买入额基本上在100亿元人民币以上,每日净买入额波动较大,最多可达百亿元人民币,最少为负的几十亿元人民币。南向资金即流入港股的资金,每日买入额有几十亿元人民币,每日净买入额基本为正,较为稳定。

随着互联互通机制日臻成熟,南北向资金双向均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近两年北向资金也加快了布局A股的步伐。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30日,自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合计流入7633.33亿元,其中沪股通流入4257.49亿元,深股通流入3375.84亿元;南向资金合计流入9585.51亿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流入7106.63亿元,深市港股通流入2478.88亿元。

为了“连接全球”,2019年9月11日, 港交所宣布,拟并购伦敦证券交易所,作价约 296 亿英镑(约 2867 亿港元)。

“这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不断深化提升连接东西方桥梁作用的标志性举措。”李小加表示:“两者如能成功结合,将创造一个全球布局、世界领先、覆盖亚欧美三大时区、同时为美元、欧元和人民币等主要货币提供国际化的金融交易服务合计市值有望超过700亿美元的交易所集团,向全世界市场参与者及投资者提供前所未有的、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全球市场互联互通平台。”

除了上述案例,今年6月17日,历经近四年的筹备,沪伦通也正式启动。中国证监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了沪伦通《联合公告》,原则批准上交所与伦交所开展沪伦通。华泰证券发行的首只全球存托凭证产品在伦交所挂牌交易。

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中国金融服务与科技组主管、董事总经理徐虎对《财经》记者表示,“沪伦通”一方面有助于拓宽A股上市公司境外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推进优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另一方面也为国际投资者更深度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果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在国际化方面,沪深交易所还作了多方面尝试。2018年5月,孟加拉国批准深交所、上交所联合收购达卡交易所25%股权,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所技术与业务合作。深交所还与泛欧交易所实现指数互挂,并推出了跨境资本服务平台(V-NEXT),在3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合作网络。上交所与全球50多家交易所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设立了中欧国际交易所、参股巴基斯坦交易所、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交易所等,成为其战略合作伙伴;在研究开发国际产品方面,上交所还发行了多只跨境ETF产品、熊猫债券、“一带一路”债券等。

无论是沪港通、深港通,抑或是沪伦通,都是国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战略的组成部分。随着以MSCI、富时罗素以及标普道琼斯指数为代表的国际指数体系相继纳入A股,内地资本市场吸引了更多的海外机构与投资者的参与。

“海外机构强化对A股的研究分析与投资决策,有望提升股市质量和投资价值,并倒逼现有制度改革,在注册制、股票停复牌、信息披露、交易制度对接等方面可能有所完善和提高。”中银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曾撰文表示。

2019年2月,港交所提出了最新的三年战略规划——《战略规划2019-2021》。在该规划中,港交所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要成为国际领先的亚洲时区交易所,连接中国与世界。

这份新的战略规划主要聚焦立足中国、连接全球和拥抱科技三大主题。

“这三大主题看似独立,实则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如果把我们的业务看成是一架飞机的话,立足中国和连接全球就分别是飞机双翼的两个引擎,缺一不可,如果只有一个引擎,飞机是飞不远的;拥抱科技则是我们这架飞机的新型燃料,通过科技赋能、科技创新,我们可以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李小加表示。

港交所2018年推出的“同股不同权”的重大改革,即体现了港交所拥抱科技的决心。

李小加曾表示:“我们无意改变任何投资者对于这类多元化公司的既定喜好,我们只是想把上市的大门再开得大一点,给投资者和市场的选择再多一些。”

上述上市规则的改革,带来鲶鱼效应。德勤预测,香港今年的新股发行市场,大约会有200只新股集资1800亿至2500亿港元。据彭博社今年6月的消息称,阿里巴巴已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欲二度赴港上市。人工智能独角兽、AI四小龙之一旷视科技也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

对于港交所最终的蓝图,李小加今年在其网志上如此描述:“我们的战略布局从点、线思维开始逐渐向平面和立体方向推进,从单点修路筑桥开始逐步迈向开航线、建空港,最终希望将香港建成金融市场中四通八达的海陆空枢纽。”

不过,香港作为一个开放市场,尽管享有背靠内地、面向全球的天然优势,当前却依然无法高枕无忧,面临着成交量低迷,仙股出没的短板。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港股相对比较成熟,分化也非常明显,流动性好的大市值公司受到了机构及市场的持续关注,其他的公司容易被边缘化。在香港,大市值公司以金融、能源和电信等传统板块为主,流动性充裕;中小市值公司众多,市值规模小、常年成交清淡。

对于香港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李小加曾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所是配角,市场参与者、发行者、投资者是主角,最终还是要靠他们来解决。

今年刚刚迎来科创板的上交所,则仍需面对未来的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建设好这块被称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市场,还需上交所进一步完善。

科创板平稳运行已一月有余,其首月成绩单显示,在经历了初期的热度之后,科创板的交易虽已表现出了逐渐回归理性的特征,但仍存在部分个股估值偏高、动态市盈率超百倍的情形。

多位受访的市场人士均表示,目前科创板运行的时间比较短,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出现高发行市盈率、高换手率也属正常,若过渡到常态化发行的阶段,会是比较均衡的状态。

在科创板开板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讲话中提到,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未来将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此带动资本市场的全面深化改革。同时,统筹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把握好市场定位,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推进建设科创板,有望成为上交所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上交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借鉴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发展经验,未来上交所可以在上市服务、产品交易和信息与技术服务领域积极创新,塑造新的业务亮点。

国家政策的出台也有望助力交易所业务的提升。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式出台,大湾区建设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值得关注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内集结了三大交易所——除了上交所南方中心,还有港交所和深交所,这些交易所有望助力中国南方地区资本市场发展,并进而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分析指出,香港与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又贴近国际资本的窗口,更重要的是香港市场对很多新经济企业已抛出橄榄枝,作出25年来最重大上市制度改革,未来会有更多新经济企业进入香港资本市场,并通过香港走向世界。

此外,深交所的创业板改革也已然箭在弦上。

8月18日,中央发布重磅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与香港隔岸相望的深圳,再一次被中央赋予重要的角色。

《意见》提出,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有别于科创板的增量改革,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可能会引领存量改革。

其实早在6月下旬,一则证监会发布的规则修订信息就已引爆了市场,拟取消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中的“净利润”指标,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另一重磅信息是,9月10日,证监会提出了资本市场改革“12条”,包括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短板、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等。

在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短板方面,证监会称将推进创业板改革,加快新三板改革,选择若干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推进交易所市场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品种创新等。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此次松绑对创业板市场意义重大,这有助于盘活存量、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壳资源价值及并购重组交易的活跃度,是向注册制迈出的坚实一步。

“目前沪深港主板在大市值、大蓝筹企业上的竞争基本上已告一段落,它们未来的竞争焦点必将转向创新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市场定位上,深交所如何与上交所及港交所相互融合、相互竞争,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战略布局,需要有大格局、大视野。”武汉科技大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总结道。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support@hougard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