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在豆瓣评分这件事上,音乐何以成为角落里的角落?

生活作者: 新音乐产业观察
在豆瓣评分这件事上,音乐何以成为角落里的角落?
摘要前一阵心血来潮,想了解一下豆瓣的唱片评分情况,所以尝试挖了一下评分的数据

前一阵心血来潮,想了解一下豆瓣的唱片评分情况,所以尝试挖了一下评分的数据,有一些收获,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豆瓣评分”近年来可以说是一大话题,只不过,这个话题主要聚焦在影视上,跟音乐好像没什么关系。

但是,音乐曾经在豆瓣的发展历史上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2005年,豆瓣上线之后,用户大量添加唱片条目、参与评分和讨论,成为豆瓣快速发展的基石,之一。2008年,豆瓣推出音乐人社区,大批独立音乐人横空出世,为豆瓣这个“精神(病)的角落”为添砖加瓦。

曾几何时,在豆瓣添加唱片条目、为唱片打分、在豆瓣音乐人安家、用豆瓣同城来组织巡演,成为一代独立音乐人和乐迷的生存方式。

如今,音乐对于豆瓣来说,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豆瓣音乐分家,同城让位秀动,豆瓣唱片的评分量越来越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豆瓣的影视评分近年来却格外活跃。在影视市场,豆瓣评分已经成为PR重点,甚至因此曾招致行业围攻,却也反证了 “豆瓣评分”对于行业的重要性。

豆瓣用户用自己的“矫情”,建构了一个一个不同于其他平台和社交网络的数据维度,无奈,音乐在这个数据体系中已经成为角落中的角落。

原因何在?我们或许可以从分数中找到一些相关的蛛丝马迹。

豆瓣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歌手?

在研究行业趋势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豆瓣用户喜欢什么样的歌手。

hougarden

上图是我整理的豆瓣评分最高的30张录音室专辑。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专辑有22张,占总数的73%。摇滚专辑14张,占总数的47%。乐队专辑13张,占43%,带R&B和说唱曲风的专辑只有一张,周杰伦的《范特西》。看起来,豆瓣用户似乎比较偏爱创作型歌手、乐队和摇滚乐专辑,对R&B和Rap这样的节奏音乐不太感冒。

从豆瓣用户评分量最高的20张华语专辑,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特点。

hougarden

评分量高,说明用户感兴趣,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唱作专辑有16张,占80%,R&B和Rap曲风集中在周杰伦一个人身上,带摇滚和民谣曲风的专辑受到豆瓣用户的青睐。

据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致的判断,豆瓣用户的审美倾向是:

下面这张图可以部分印证上述两点:

hougarden

从图中可以看到,摇滚、民谣曲风的唱作歌手或乐队评分比较高。

话说回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跟21世纪起,以周杰伦、陶喆、王力宏五月天、林俊杰、陈绮贞、蔡健雅、方大同等为代表的唱作歌手井喷有关。

回顾过去20年来华语乐坛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在2000-2010年,随着老一代天王天后们逐渐淡出,年轻一代的唱作歌手们顶起了半边多天,尤其是男歌手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这一行业趋势,自然也表现在了豆瓣评分上。

豆瓣是2015年上线的,豆瓣用户基本上是属于跟“唱作时代”一起成长起来的,所以,豆瓣用户青睐唱作歌手也就顺理成章了。

2011年是一个分水岭?

豆瓣用户不只是经历了“唱作时代”的到来,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hougarden

hougarden

上面两个表格是21世纪至今两个十年的唱片评分量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到,21世纪前十年评分量最高的10张专辑的评分量要远远高于过去这8年。

2011年似乎是一个分水岭。2011年有7张专辑排进2010年代前十,其中孙燕姿的《是时候》可以排到历史第7,2011年之后,豆瓣唱片的评分量有大幅下滑的趋势,评分量最高的宋冬野,只有3万多。

个人认为,这个趋势或许跟三个因素有关:

1.豆瓣自身的用户活跃度下降

2012年8月17日,豆瓣公布过一次运营数据,“月度覆盖独立用户数(UV)已超过1亿,日均PV为1.6亿,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另外,2013年11月,豆瓣还公布过一次数据称,“2013年第二、三季度,豆瓣月度覆盖独立用户数(Unique Visitors)均达2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截至2013年9月,豆瓣注册用户已经超过7500万,日均PV为2.1亿。

我没有查到新的数据,但从查阅到的相关报道和文章看,普遍认为2012年是豆瓣发展的巅峰期。有一种说法是,2014年,豆瓣的日均PV掉到了3000万左右,但我没有查到可靠的数据源,仅供参考。

因为缺乏数据参考,这里只能做一个可能性判断:2000年代后五年是豆瓣快速发展的时期,用户可能相对比较活跃,所以那个时期发行的专辑评分量比较高。2010年代起,豆瓣用户活跃度下降,导致唱片评分量也随之下降。

但是,唱片评分量下降的同时,豆瓣影视评分近年来却成为热点。这似乎也说明,评分量跟市场是有关系的。

hougarden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电影评分跟市场基本上是同步的,评分量最高的前20部中国电影中,有10部是2018和2019年上映,其中近期正在热映的《哪吒》排到第6位。

从电影评分上看,市场供给会在评分上有所反映:因为市场活跃、且能为用户提供较高关注度的作品,所以用户评分量就会高。

虽然,一部电影所具有的话题性和关注度要高于一张唱片,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触发用户参与评分,但音乐市场近年来缺乏高关注度的作品,也是不争的事实。

2.音乐市场低迷,市场上缺乏具有吸引用户评分的作品

21世纪以来,音乐市场持续走低,2015年才开始有比较明显的回暖迹象。(参看下图)

hougarden

市场低迷,反映在市场上,就是从周杰伦、孙燕姿、五月天那一代人开始,华语乐坛出现了一个造星的断层,市场上长期缺乏新的刺激。

对比两个十年的评分量十强,我们会看到,2000年代入列的唱片和艺人在知名度和歌曲传唱度上要远高于2010年代。

实际上,从周杰伦、孙燕姿(2000年出道,按首张专辑算)到林宥嘉和萧敬腾(2008年出道),2000年代可以说是港台唱片业最后的造星时代。

2000年代,周杰伦、五月天、陈绮贞等都有传唱一时的作品,2010年代入列的作品和艺人,知名度和传唱度要小得多。虽然陈粒、宋冬野也有广为传唱的作品,但大众知名度和行业地位难以跟2000年代的周杰伦或五月天相提并论。

过去五年来(2014-2018),只有陈粒的《如也》(2015)评分量超过3万,另外,我整理了2008-2018年豆瓣评分最高的20张华语专辑,过去五年来,只有草东没有派对的《丑奴儿》(2016)一张入列。

hougarden

周杰伦和陈绮贞不再受到新一代豆瓣用户的青睐,年轻一代的歌手在传唱和名气上又达不到老一辈的高度,反映在评分量上就是一定程度的萎缩。

3.音乐市场热点,已不在豆瓣用户的舒适区

观察评分,可以说,过去20年来,豆瓣用户的口味并没有太大变化,唱作歌手、摇滚和民谣仍然是豆瓣用户的“舒适区”,但行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港台唱片业传统的造星模式是以全民市场为目标的。无论是偶像还是唱作歌手,都力求歌曲能够具有较大的传唱性,并借助传统媒体的大众影响力来面向大众输出。

随着港台唱片业的式微,互联网渠道成为传播主动,音乐市场开始变得细分,音乐产品的目标市场越来越精准,圈层化也愈发明显。

近年来市场上的热门唱片,基本上都有自己既定的听众群,流量歌手面对的是饭圈、说唱歌手面向的是Hip-Hop圈、抖音歌曲定位的是抖音用户,这些热门圈层,都不在豆瓣用户的“舒适区”。

最终,反映在豆瓣评分上,就是用户和市场的“割裂”。市场上的热门作品,尤其是说唱专辑和EDM专辑,不太受豆瓣用户关注,评分量也比较低。

hougarden

仅从本文涉及的评分数据上看,豆瓣用户的音乐趣味倾向是比较明显的,而且,在过去十余年的发展中,这种趣味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豆瓣用户的圈层特征。

因为平台特性的存在,所以豆瓣的唱片评分,不足以作为音乐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但是,音乐价值需要不同维度的判断,对于市场而言,豆瓣的唱片评分提供了一个不同于其他平台的维度,在流量为王的当下,是判断唱片价值的有益补充。

话说回来,这篇文章并非带着定性目的去整理数据,而是从已有数据进行梳理和挖掘,数据本身不够丰富和全面,也未必能说明问题。本文算是抛一块砖,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继续研究下去。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