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神化德国的“德吹”在中国这么流行

转载作者: 张源琛
为什么神化德国的“德吹”在中国这么流行
摘要▲ 《南德意志报》说,1914年青岛只有5.5万居民,今天青岛市人口已达450多万(其中300万住在郊区),青岛现有排水管道2900公里,一百年前德国人修的管道只占总长度的3%。


hougarden

《南德意志报》说,1914年青岛只有5.5万居民,今天青岛市人口已达450多万(其中300万住在郊区),青岛现有排水管道2900公里,一百年前德国人修的管道只占总长度的3%。无论如何,青岛的下水管道(上图)设计毕竟借鉴了德国人的设计理念。 (资料图/图)

全文共4111,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 ”可悲的是,比起经过专业人员或记者检验过的信息,大众更喜欢传播没有经过核实的,以博眼球和赞为目的不切实消息。

  •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张源琛

    责任编辑 | 刘小磊

    说起德国这个国家,我们并不陌生,宝马、奔驰、啤酒、足球、贝多芬,还有希特勒,各种标签已到了张嘴就来的程度,网络媒体兴起之后,网上流行的“德国神话”更是备受追捧,很可惜,这些神话很多都不靠谱。在中国互联网上已经刮了很久的“德吹”风,甚至引起了德国媒体的注意。为什么“德吹”在中国这么流行?

    1

    那些经典的德国神话

    青岛下水道的故事大概是朋友圈里流传最广的德国神话了:“青岛的城建人员在整修德式下水道时发现有零件损坏,到处找不到合适的,最后求助于德方,结果对方很快回复说,不用担心,在那个损坏的零件周围3米范围内,肯定有个地方藏有备件,工程人员细心查找,果然在附近一个小箱子里找到了油纸包着的零件,拆开一看还锃光瓦亮呢。”

    说起来还挺不好意思的,虽然我在德国居住多年,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文章的时候,也信以为真,热泪盈眶。可能很多人也是怀着一样的心情,由衷赞叹着把文章转发到朋友圈的吧。这个传奇的下水道和它里面的“油纸包”,寄托了我们对“德国制造”和“德国精神”的崇拜,像个吉祥物一样传遍了朋友圈。过去十几年,只要一下大雨,这个神话差不多就会“复活”一次。虽然青岛市排水管理处曾多次辟谣,但谁会在意呢?2015年1月1日,一份在德国很有影响力的大报《南德意志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德式完美神话》 ( Mythos von der deutschen Perfektion ) 的文章,也调侃地提到了这个故事。

    除了青岛下水道的“油纸包”,网络上还曾流传过很多类似的德国神话。有一篇也在朋友圈广为流传、题为《德国人一年干187天休178天,经济奇迹怎么来的》的“10万+”文章说:“双休日就102天,然后再加40几天的带薪假,你看差不多就150天了。还有20几天是什么?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所以在德国,每个人一年平均要休息178天。”

    作者说得煞有其事,却经不起推敲。首先,德国的法定带薪假日是24个工作日起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40几天的带薪假期。另外,就法定节假日来说,各个联邦州并不统一。以2018年为例,法定节假日最多的是巴伐利亚州,全州统一有13天,一些镇有14天。所以,20多天的法定节假日根本不存在。再有,万圣节在德国也不是法定节假日。不过,10月31号这天在德国9个联邦州是法定假日,但不是因为万圣节,正式名字是宗教改革日。

    还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令人震惊的德国教育: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标题就戳中了中国父母那根紧绷的“起跑线神经”,文章斩钉截铁地说: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作者自称查了德国《基本法》,就是德国宪法,然后信誓旦旦地指出,禁止学前教育明文规定在《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里。

    hougarden

    2016年6月21日,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访问德国柏林的一所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做科学实验。(资料图/图)

    《基本法》的第七条第六款确实有一句:“Vorschulen bleiben aufgehoben”,即“Vorschulen保持被废止”。然而这里的Vorschulen(先修学校),并不是学前教育的意思,而是德意志帝国时期的一种学制,比正常小学少一年,是专门为学生以后上文理中学做准备的学校。因其学费昂贵,先修学校成了上层社会的特权。这种学校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就被废止了,现在德国《基本法》里第七条第六款关于取消先修学校的规定,正是延用了魏玛宪法。所以,上面那篇文章的作者误解了德国基本法中的规定,有意或无意传播了错误信息。

    “油纸包”,“德国人工作半年,休息半年”,“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可以说是中国网络上神化德国的“经典叙事”。除此之外,网上还流传着大量这样来路不明的“德吹”帖子。只要看一眼标题,你就能感受到这股神化德国的力量:《德国自行车,跑得比车快,卖得比车贵,规矩比车多》《你对欧洲所有的幻想,都能在这个国家找到》《从德国顶级奢侈品牌,看德国人的生活态度》《德国妈妈的岗位说明书 全面、具体、平衡(让中国父母汗颜)》《可怕的德国!看完这些,令人无地自容!》等等。这些网文短小精悍,铿锵有力,法律条文般的坚定,没有讨论,没有辨析,没有数据和引用出处,却符合网络传播阅读习惯而在社交媒体上被广为传颂。

    2

    为什么人们要神化德国

    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强烈的神化德国的意向呢?清华大学的史安斌教授在《“祛魅”德意志神话:中国新闻媒体上的德国形象探析》一文中认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想象异域”的传统,尤其是在19世纪中期“西风东渐”以来,“德吹”不过是这种传统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延续和发酵而已。

    沿着史安斌教授的这个思路,我再补充一些观点。其实,不只是中国对西方有“想象异域”的传统,西方对中国也有这样的传统。想象异域是个普遍的文化现象。并且,人们对不了解的国家和民族的想象往往是两极分化的。一方面是极其负面的、有威胁性的形象。比如我们会称西方人为“鬼佬”,而西方人曾把中国人看作“黄祸”,并虚构出一个超级大坏蛋傅满洲。

    hougarden

    德国波茨坦无忧宫里的中国楼。 (资料图/图)

    但负面形象不是我们这里要说的重点,我们主要看极其正面的。英文和德文都有一个从法语里引用过来的词叫“chinoiserie”,简单化可以理解为“中国风”,用来形容欧洲人在家具或建筑中尝试嵌入“中国元素”的一种艺术风格,比如德国波茨坦无忧宫里的中国楼。“中国风”在欧洲的盛行得益于从罗马帝国时期就开始的对中国瓷器和丝绸的赞叹和迷恋,这种赞叹和迷恋通过《马可波罗行记》的传阅被渲染更甚。在18世纪洛可可时期,丝绸和瓷器成为欧洲贵族崇尚的时尚和奢侈品。这种情形,和我们今天追逐LV、爱马仕等名牌是不是有点像?

    与当时西方人崇尚“中国制造”类似,在“德吹”风里,我们把德国想象成一片发达的乐土。这里秩序井然,人们毫无工作压力,小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德国主妇们不用工作,用着一百年都不会坏的锅,在宛如实验室一样精密的厨房里烘制着美味佳肴。把这些神话串联起来,我颇感我认识的都是假德国人,我来的是假德国。而这些神话里塑造的严谨、勤奋、秩序井然、遵纪守法的德国人,更像是机器人。

    史安斌教授在其文章中还指出德吹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人往往把德国作为一个“完美他者”来指涉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一点也是我想表达的,只是换做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借着赞美德国表达自己的缺失。我们大概浏览一下德吹帖子,就会发现,它们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德国制造、学前教育、德式阅读、德国奢侈品牌和德国人的生活哲学和品德这些话题。而这些内容,正是我们中国人因为缺失而渴望拥有、或虽有但并不满意而希望加以改造的。

    正因为我们还以为中国制造很低端,我们不喜欢阅读,我们没有自己的奢侈品牌,我们对自己的教育体系不满意,我们为物质化社会里传统道德品质的丧失而担心,所以,我们更愿意将这些美好愿望寄希望于另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在过去也许是美国。但随着美国这些年来在国际政治上扮演的角色遭到诸多批评和厌恶,我们需要一个能代替美国的国家。这个国家要现代化程度高,经济强大,和我们的关系密切,但在国际上不能有太大的权力,不能和我们有过多的纠纷,这么算下来,德国是最适合不过的选择。

    我想补充的最后一点:德吹风的刮起无疑得力于社交媒体的崛起,属于“虚假新闻”的一种。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为了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达空间。每一名普通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会写字,会讲故事,就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互联网时代塑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这是互联网带给个体的机遇。与此同时是机构媒体的弱化。今天的机构媒体不但要应对数字化的转变,还要面对来自互联网技术公司的竞争。

    可是与专业做新闻的、有公信力的机构媒体不同,互联网公司首先是科技公司,是公司就要追求盈利最大化。我们读报纸或看电视时,新闻和广告的界限很清楚。可在互联网上,广告和信息混杂在一起,甚至有“软文”这种文体以模糊广告和信息的边界。在互联网的时代,记者作为职业开始没落,与此同时是会写作的互联网营销者的崛起。

    仔细辨别一下德吹文章的来源,我们就会发现,散布这些夸张的虚假信息的人,有做移民服务的,有做留学咨询的,有代购德国产品的,也有做德国旅游的。而贩卖一个完美无暇的德国,不过是为了吸引读者移民德国,到德国留学或旅游,或购置德国制造的产品。比如像《可怕的德国!看完这些,令人无地自容!》这样的文章,可以说是所有和德国有关的营销文章的标配。用这个文章打底,可以贩卖所有和德国相关的服务和产品。即使已经被传了数年,可还是有移民公司在2018年7月将这样的文章发布到知乎上。而类似的内容,被某公号在2019年3月改个标题,换成《绝尘而去的德国!》,照样可以获取10万+的阅读量。

    可悲的是,比起经过专业人员或记者检验过的信息,大众更喜欢传播没有经过核实的,以博眼球和赞为目的不切实消息。一个由美国和意大利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在对比了两国的脸书用户后得出了上面这个结论,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6年1月份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人们喜欢传播夸张和不切实的信息这一习惯可能也是“德吹贴”为什么会轻易获得10万+的原因吧。

    3

    面对各种假新闻,我们应该怎么办

    作为普通人,我们怎么辨别假新闻和真信息呢?借助欧洲的经验,一是由公民捐款和基金会资助,成立由专业记者组成的“打假”小组,比如德国的机构Correctiv(https://correctiv.org)。该组织和脸书合作,专门打击社交媒体上的虚假新闻,并开办新闻课程。据路透新闻研究院2016年的统计,这样的“打假机构”在全球有113个,其中50多个在欧洲。不过,这样的“打假机构”并不是没有争议。一不小心,很容易被贴上各种标签。

    二是提高我们自身对虚假消息和虚假新闻的判断能力。比如在阅读的时候要小心那些吸睛的标题。在看到数据的时候要问,这些数据来自哪些专业的机构。还有,是谁在散播这个消息,是有公信力的机构媒体,还是移民公司、教育机构,是电商还是旅行社。在网络世界里,每一名读者都应该具有这样的存真去伪的素质。

    hougarden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