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6位子女全部送进哈佛耶鲁,被称为藤校博士收割机的妈妈有多牛?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精英说
ID:elitestalk
这次,说姐就来聊聊这么一位被称为“韩国首席妈妈”的女性,她将6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博士,毕业后也都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分别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教授、助理国务卿、马萨诸塞州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部长等等要职)。
创造无数奇迹的她,不仅成为了全球妈妈的典范,连《纽约时报》都评论:“这个成功的家庭,可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相媲美。”
然而在种种荣誉面前,这位母亲却告诫所有的父母:绝不应为孩子牺牲自己!那么这位如同藤校博士收割机一般强大的韩国妈妈,又有哪些家教锦囊呢?
全惠星和家人的全家福
图片来源:Google
全惠星于1921年出生在韩国首尔,后进入韩国著名的梨花女子大学攻读英文系。
大二那年,全惠星以交换生的身份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迪克逊大学学习社会学,而后取得波士顿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两个博士学位。
Ewha Woman's University
图片来源:Google
然而,这样一位在学业上顺风顺水、自强不息的女性,却在怀上第一个孩子时遇上了人生的难题。
和无数的新手妈妈一样,彼时的全惠星焦虑无比,她日日夜夜地思考该如何做一个好母亲,并陷入这种焦虑中无法自拔。
直到有一天,全惠星回忆起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父母教育她的瞬间,忽然让她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感到豁然开朗。
博士毕业的全惠星
图片来源:Google
“怀孕不仅是做母亲的开始,而且也是作为一个人重新考虑今后的路、该做什么以及不该做什么等问题的宝贵契机。”
在全惠星的成长过程中,自己的父母并不是那种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人。
相反,他们始终在学习、进步,充实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影响到了很多人,并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图片来源:Google
这些往事更加坚定了全惠星的决心,母亲对一个家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起母亲的“言传”,她更相信“身教”的价值,一个坐在家里看书的母亲,远比坐在牌桌上搓麻将的母亲,能给孩子更直接的正面教育。
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中,人们总是将母亲这一角色与“牺牲”、“奉献”联系在一起。但一个人过度牺牲自己,长期让自己受委屈,既不会让自己感到幸福,也会让身边的人产生愧疚、压抑的心情。
图片来源:Google
父母的人生应该是完整的,不能被孩子所隔断,比起无条件为孩子牺牲,全惠星更愿意成为孩子的引导者,帮助他们看到未来、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父母生育了孩子,但不能拥有孩子,然而对于许多中国父母来说,做到这一点,有时反而比无条件牺牲更难。
讲述亲子关系的奥斯卡获奖动画片《包宝宝》
假若执着于为孩子无条件牺牲的价值观,不仅可能无法让自己成为被尊敬和爱戴的父母,这种所谓的“牺牲”反而更容易将孩子的人生“绑架”,化作家长心中无法控制的愤怒和委屈,让子女背负无名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要想培养优秀的孩子,就先要提高母亲的能力。
全惠星鼓励妈妈们在工作和家庭中找到一个均衡点,在个人的职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妈妈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开发自我。
图片来源:Google
对女性来说,事业和家庭就像小鸟的两只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飞。女性如果不能把自己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结合在一起,不能积极愉快地生活,那么她的整个家庭,包括丈夫和孩子都会受到影响。
你热爱生活,孩子也会过得诗意;你活得丰盈,孩子也会努力绽放。
心理学大师荣格曾说:“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为人处世,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
图片来源:Google
婚后的全惠星与作为韩国驻美国大使的丈夫高光林,先后共育有6个子女。
全惠星对这些孩子的系统教育从3岁开始,但与大多数人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她的重点是从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起步。
当时,大儿子京柱出生后身体羸弱,常常一个月里要到医院报到十多趟,精疲力尽的全惠星下定决心,要先让孩子的身体强壮起来。
图片来源:Google
强健的体魄是未来一切的前提,为此,全惠星制定了三种“魔鬼”训练法。
一是从秋季开始,每天让孩子接触一次凉水,从双手过渡到四肢全身,每天逐渐降低水温,这样坚持到冬天,孩子就能接受冷水浴了;
二是为了孩子们吸收更多植物蛋白,她定下了铁的纪律:每个孩子每天必须喝1升以上的豆浆;
三是每天3000米的长跑计划。当时,全惠星家对面是著名的尼尔斯湖。每天早晨天刚亮,全惠星就把孩子们从睡梦中叫醒,顶着寒风开始跑步。
图片来源:Google
种种训练方式,在普通人看来堪称无法完成的任务,但从那以后,小京柱再也没有发过烧。
就这样,全惠星如法炮制,6个孩子几乎从未得过病。此外,全惠星还要孩子们从事各项运动:攀岩、壁球、跆拳道,甚至举重。
全惠星曾查阅历史上的名人伟人,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这些非同寻常的大人物,都是身体非常强壮的人。没有强壮的身体,即使掌握再多的知识,也不能成为大人物。
图片来源:Google
全惠星的大女儿、现任韩国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的庆信深有感触地说:
在大学里,与同学们相比,我并不聪明,但我强壮的身体,使我能够在实验室里连续待上两天两夜而不休息,这是我成绩名列前茅的原因。
母亲对我们进行的强化身体训练,就像给我们身体里安装了一台超强马力的发动机,使我们能够长期工作而不疲倦。
其次全惠星强调不要用性别来作为评价孩子的标准,根摒弃了固有的性别教育观念。
从小,全惠星就没有给孩子灌输“我是女孩子,就只能做女孩子常做的事”或是“我是男孩子,就应该不会做饭洗衣”,反而教儿子做菜,教女儿搬行李。
图片来源:Google
一次圣诞节,这个博士妈妈就送给了她在读大学的儿子们若干个平底锅作为礼物,还教他们做饭。二女儿能够独自一人开车从波士顿搬家到纽黑文,所有的行李都是她一个人搞定的。
正如瑞典一位幼儿园园长洛塔·拉亚林所说:。
图片来源:Google
女孩不是天生就得会做家务,男孩子也不应为自己的邋里邋遢找借口。
打破性别思维模式,给孩子一个广阔的空间,全惠星让“让男孩学会细心,让女孩学会刚强”成为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做法。
图片来源:Google
女孩子可以和男孩混在一起踢足球,不会有人斥责她“太野蛮,一点也不淑女”;男孩如果遇到了伤心事,也可以尽情地哭出来,而不会被人批评“不像男子汉”。
如果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真正的人才,就不要光根据性别来区别对待。而是根据孩子的能力来分配家务、制定学习进度和制定长远规划。
现如今,当中国的许多家长们在越发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却容易忽略了对他们品格和心理状态的关注。
一方面,孩子们从小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出落得多才多艺、乖巧伶俐;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孩子因为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初中离家出走、高中跳楼自杀、大学戕害室友的事件。
图片来源:Google
种种新闻,让人看得触目惊心。
当我们在追求成绩的道路上迷失了太久,作为母亲的全惠星则抓住了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本质。
"‘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这种茫然的想法不能成为教育目的,要看到更长远的东西。今后要成为怎样的人,要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对这些问题进行规划,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有人曾经就此询问全惠星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方式,她回答:“不要只培养孩子的才华,更要注重培养他的品格,让他成为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图片来源:Google
一个人的才华,会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熠熠生辉;而只有当他同时拥有了高洁的品格,他的光辉才会散发和蔓延,才会照耀到他人。
有一次,三儿子洪柱的女儿找到全惠星说:“奶奶,我正在筹集艾滋病基金,请您帮忙捐些款吧。”看到孙女小小年纪这么有爱心,全惠星非常高兴,百忙之中抽空去了一趟银行,给孙女汇了一笔捐款。
图片来源:Google
过了不久,孙女兴奋地告诉她:“奶奶,我已经筹集到四万美元了!”
作为耶鲁大学一年级的普通学生,能筹集那么多钱,非常不容易。而且她还是这次募捐活动的发起人,这让全惠星大吃一惊!原本以为孩子只是一个参与者而已,没想到她在关照他人、帮助他人的同时,还发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
图片来源:Google
当全惠星在孩子们的心中悄悄种下帮助别人的种子,孩子的才能就在这一点一滴的锻炼中成长起来。
拥有高尚的灵魂,而不是困顿于眼前的分数,也许这才是让孩子走得更远的关键。
每次活动带给孩子的喜悦和成就感,会鼓励她以后投入到更多更大型的公益活动中去,而这些活动也会令她今后的路越来越坚实和开阔,让她和她周围的人都受益。
图片来源:Google
每每孩子们参加帮助他人的活动,全惠星就会感到非常高兴,她形容这是自己“无形中撒下的种子,没有刻意等待,说不定哪天它就发芽了。”
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始终有个目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都是为了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们。这也深刻地证明,比起才华,品格更能带给他人感动。
图片来源:Google
一旦这样的意识在孩子内心扎根、生长,慢慢成为一种信念,他们就会获得无限的力量,会全心全意去实现这个目标,而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会努力增长自己的体力和才华,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后来,全惠星家的后代们果真都陆续做了很多事情,有的为海啸遇难者家属募集资金;有的在法律事务所为那些艾滋病患者代写遗嘱;有的穿越大半个美国,给穷人建房筹集环境基金;还有的帮助那些不能公开遗嘱的人们,代书亡后法律事务文书…
全惠星与家人
图片来源:Google
这也是全惠星所提倡的,最终成长为大人物的道路:
不是为了成为大人物而努力,而是为了帮助他人而努力。帮助他人需要施展才华,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切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全惠星作为一位有着跨文化背景的母亲,很好地发扬了中西文化间的教育之长,在家教观点和方法众说纷纭的今天,用自己的切身经验浅显地道出了其中的本质。
回忆自己6个孩子的历程,全惠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要素。
图片来源:豆瓣
假若强加家长与社会的硬性规范,只会使孩子们感到不适,或者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发展,或者误判了他们的潜能所在,结果事与愿违。
重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强调德胜于才;培养极强的学习能力,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天性;提倡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些教育的法宝,无疑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借鉴。
全惠星
图片来源:Google
参考资料:
全惠星 《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997957/
知乎 怎么看待培养了6个博士的韩国首席妈妈全惠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拾遗 父母对孩子最坏的影响,莫过于没有自己的生活
版权归精英说所有,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