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人心有多黑暗?患者手术8年后发现眼球是假的,真眼球早被摘除!怒捅医生17刀只因声音嘶哑没有根治!医患关系,何去何从?

转载作者: 悉尼宝贝
人心有多黑暗?患者手术8年后发现眼球是假的,真眼球早被摘除!怒捅医生17刀只因声音嘶哑没有根治!医患关系,何去何从?
摘要根据新晚报记者报道,一场眼部手术过去8年之后,患者小胡突然得知自己现在的眼球是假的!这一发现,是在手术的8年之后.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眼部手术8年后

病人意外发现自己“左眼球”是假的!

真眼球被摘除了……”

hougarden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公道自在人心

你会有一个是非对错的评判

根据新晚报记者报道

一场眼部手术过去8年之后

患者小胡突然得知

自己现在的眼球是假的!

这一发现,是在手术的8年之后

2010年6月28日

因左眼不适到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住院治疗

经医生诊断并征得患者和家属同意

院方29日对患者进行左眼眶内肿物摘除术

太原爱尔眼科医院提供的

患方《手术同意书》

“手术前我们告知了

患者和家属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危险

其中包括可能会失明

患者和家属也都在《手术同意书》上

签字按印。”

hougarden

该院医务副主任崔蕾介绍

手术过程中

因为患者正在手术台上

当时只有一名胡姓亲属陪同

所以向他说明病情后

对方也签署了《手术同意书》

但绝对没有摘除左眼球

2010年7月12日,小胡出院

2011年4月11日

小胡又因“左眼眶内脑膜瘤复发”

入住山西省人民医院

接受“左眼眶内脑膜瘤复发肿瘤切除术”

并于4月29日出院

hougarden

2018年

小胡在一次检查中意外发现

左眼眼球被摘除

还被安了假眼球

他和父亲认为是太原爱尔眼科医院所为

因为双方各执一词

2018年6月

小胡将太原爱尔眼科医院

起诉至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

要求医院赔偿其误工费

护理费等共计159万余元

最终

法院判定医院和患者各承担50%的责任

医院赔偿患者34万余元

hougarden

看完这则新闻

我大致总结了一下:

患者八年前左眼生病失明

在经过手术之后切除肿瘤和神经

但依然处于失明状态

但是八年后就医复诊

发现眼球不是自己的,而是个人工眼球

虽然都是瞎

但自己的眼球跟人工眼球怎么能一样呢?

所以要求赔偿

事情一出

各路媒体都纷纷做出了报道

有些客观有些片面

吃瓜群众也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说法院乱判不敢动省医院

所以让爱尔眼科背锅

也有人说8年了都不知道自己换成假眼球

太扯了

hougarden

hougarden

不管大众怎样评判这件事情

都会动摇那些即将要进行眼部治疗的患者

让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出现更多矛盾

失明的眼睛无法重见光明

人死也不得复生

救治成功了医患两方皆大欢喜

救治失败就会被冠以“没医术、没医德”

hougarden

知乎上一位急诊科的医生曾说

“我们在手术室奋力抢救,

家属在外面恐吓说救不活就杀了我们”

曾几何时

医生变成了高危职业

医患矛盾升级到了不可避免的境地?

hougarden

hougarden

“43岁女医生被一名患者连刺17刀

倒在血泊中......"

43岁的徐文

同时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咽喉科主任

她擅长各类咽喉部疾病

嗓音疾病诊断及治疗

如此优秀杰出的医生

却在2011年遭遇了不测

hougarden

她在就职的同仁医院耳鼻喉科

被一名不明身份的男子砍伤

徐文的头部、背部以及左臂等部位

被砍了十七刀

案发短短一个小时后

行凶者就被警方控制

而这位犯下如此残忍罪行的行凶者

是五年前徐文医师曾经诊治过的一名患者

案发当天

徐文医生从二号诊区走出来的时候

一位头戴鸭舌帽、留着络腮胡的中年男子

快步向她走过去

二话不说举刀就砍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把在场的

医护人员和病人们全都吓傻了

hougarden

很多患者吓得就跑了

医务人员根本拦不住已经疯狂的行凶者

徐文倒在血泊中

他还没有停下手中的刀

据目击的医护人员介绍

砍人者直到力气耗尽

才把沾满鲜血的菜刀扔在一边

冷静从容地离开

hougarden

随后

警方将嫌疑人王某控制

据了解

徐文日后将无法继续从事手术工作

经过九个小时的手术

徐文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两天后

才苏醒过来

看到这里你一定好奇

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让犯罪人

残忍的砍了被害者17刀精疲力竭才收手?

根据案发后调查了解

犯罪人王宝洺

因持续声音嘶哑4到5个月

于2006年8月30日首次到同仁医院就诊

2007年7月9日王宝洺自行出院

其在同仁医院的治疗结束

因为治疗结果不尽人意所以起了报复心

hougarden

这名优秀的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她自己现在既是医生又是患者

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最大程度地恢复

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能再站到手术台前

像过去一样努力

甚至比过去做的更好

但这对她来说

是一条非常艰辛而漫长的路

hougarden

#02#

”南昌市第一医院上演百人械斗”

南昌市第一医院门口

发生过一起恶性持械斗殴事件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

此次恶性持械斗殴事件由医患纠纷引起

造成15人受伤,3辆面包车受损

hougarden

据了解

患者樊润印家属集结近100人

堵在南昌市第一医院

医院烧纸、打鞭炮等

并封堵附近的象山北路

患者家属乘坐4辆面包车

来到医院,寻找院领导要求解决问题

hougarden

随后

患者家属集结的人员

与院方50多名手腕上扎了红布

手持木棍的人员发生冲突

导致院方2人

患者家属13人不同程度受伤

hougarden

事发后

南昌市卫生局局长魏国华

介绍了患者樊润印救治情况

魏国华介绍说

南昌县泾口乡辕门村居民樊润印

于8月8日因大量饮酒后出现

神志不清、呕血,到南昌市第一医院就诊

经过抢救治疗

一天后病人清醒,仍感头痛

但在上消化道出血病症控制后

于11日自动出院

患者出院后仍感头痛

13日再次到南昌市第一医院就诊

门诊初步诊断为:

疑似脑出血,当即收住神经内科诊疗

医院对患者进行CT检查

结果显示为左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hougarden

即请神经外科会诊

会诊后,认为该患者目前无手术指征

并按脑出血诊疗规范进行治疗

19日7时25分左右

家属发现患者意识不清

医生检查发现

患者神志模糊,意识丧失

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

考虑患者为颅内再次出血倂脑疝形成

立即给予抢救,经抢救无效

患者死亡

人死不能复生

家属的悲愤交加演变成恼羞成怒

最后晋升成为打架斗殴事件

hougarden

hougarden

“病好了,万事大吉;

病没好,立刻翻脸。”

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信任

成为医患关系的一大特点

信任缺失

是转型期中国医患关系的显著特征

医患暴力冲突愈演愈烈

最根本原因是缺乏信任

hougarden

2010年8月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

发表文章《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

文章称:

“中国医生经常成为

令人惊悚的暴力的受害者

医院已经成为战场

因此在中国当医生

便是从事一种危险的职业”

那么,到底是什么

让我们失去了对医生的信任?

#01#

“医患之间沟通不畅”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仲认为:

医学技术是有限的

而患者的期望是无限的

我们不能只强调医学的先进性

而忽视了医学的局限性

如果患者对医学的期望值太高

一旦出现意外

很容易导致医患冲突

hougarden

现在,不少患者认为医生无所不能

希望医生彻底解决病痛

其实医生没有这个能力

医生能做的通常有三件事:

· 减轻痛苦

· 适当延长生命

· 提高生活质量

这时候就需要医生

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有良好的沟通

如果医患之间沟通不畅

患者对于医疗领域充满误解

医生对患者缺乏耐心和责任感

这就成为了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hougarden

目前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

仅为70%

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

只在70%~80%

因此

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

疾病的治疗过程始终存在着

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

医疗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

患者对于医疗知识的欠缺

对自己病症的不完全理解

甚至将不是医疗事故的事件

定为医疗事故

将医疗事故的责任全部扣在医院一方

是暴力解决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

hougarden

另一方面,作为医生

是有责任对患者进行透明和耐心的讲解的

医生如果乱保证、打包票

对患者不负责

就会导致患者对于医疗事故发生后

难于解决

hougarden

#02#

“新闻媒体不当渲染”

媒体是群众了解世界的窗口

豆瓣9.3高分的电视剧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

实习新闻编辑的初心是

想让大家看到世界的全貌

而身经百战的上司却挑衅的问她

敢不敢踏进现实世界?

hougarden

这部良心电视剧真心揭示了当下社会

新闻理想与新闻现实的差距

新闻不等于客观真实

收视率让新闻越来越夸张变质

一部分自媒体如同劣币

驱逐着本该真实的新闻

如果回顾这些医闹事件

客观的看不同新闻媒体的报道

某些新闻媒体为了增加收视率

在报道时容易采取

“只管放大影响,不顾怎样收场”的方式

对医疗事件的严重性存在不切实际的渲染

给群众就医留下了心理疑虑

hougarden

媒体的报道不仅没有起到安抚群众

稳定社会的作用

反而加深了医患之间的误解

现今的医患关系已经较为紧张

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发源地

更应当担负起社会责任

客观准确地报道

hougarden

#03#

”医患关系法律确定性不准“

为什么中国医疗事故起诉案例这么多?

因为在中国

医疗侵权是当作一般的民事侵权来处理的

也就是说出了事情

就按这条一般“损害责任”概念

而不是只有在构成事故的前提下

才予赔偿的原则

这就大大降低了赔偿门坎

扩大了医患冲突的范围

hougarden

反观世界强国的医疗赔偿法律规定

都必须是要以构成事故为前提的

在美国

法学界对医疗行为的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

他们充分注意到医学的

局限性和个体差异性

医疗合同不以结果为目的等特征

hougarden

举一个美国的例子

加州的医院曾发生一起医疗纠纷:

一个新生儿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输氧

护士遵医嘱将氧气给输上了

不久孩子死亡

这时发现

护士虽然将氧气管给插上了

但并未将氧气通道打开 得知这个信息后

孩子的父母很气愤

将医院和护士告上法庭

但经医学鉴定

护士虽未将氧气通道打开

有医疗行为上的过错

但孩子的死因是先天性心脏病

而非未输氧造成

结论为不属医疗事故,患者息诉。

hougarden

试想一下这件惨剧要发生在中国

患者家属根本就不会理性接受

这种鉴定结论

同时,中国的法律也一定会判医院败诉在医疗事故的防范与处理上

美国是注重于从源头和制度上加以防范

而中国则只注重事件后对人的处罚上

似乎只要

抓了人、判了刑,“平民愤”了

政府就尽到责任了

hougarden

缺少了信任,又没有法律的保障

那么未来的中国

还有多少人心甘情愿成为一个医生?

hougarden

hougarden

医生和患者本来便是对立统一关系

从供求关系来看

二者是对立的

从共同战胜疾病的立场上

二者又是统一的

hougarden

我们不排除存在贪图利益的无良医生

但是决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优秀无私的好医生

不让医生流汗再流血

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

谴责医院场所的暴力行为

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印象深刻的评论“当医生受到暴力侵犯时

整个社会应该和医生站在一起

我不是在偏袒医生

而是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们离不开医生,更离不开好医生。”

hougarden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很多人知道这半句

其实后面还有半句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如果在不远的将来

病患多理解包容一点

医生多尽心尽责一点

媒体多客观公正一点

司法多公平完善一点

把那句救不活我就杀了你“

换成

”医生我相信你,请你一定尽力!"

这个世道一定比现在温暖很多

hougarden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