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不破除这种认知,读再多书都没用

转载作者: Lachel
不破除这种认知,读再多书都没用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

3)追求「简化」。越通俗易懂越好,越简明扼要越好,能看故事就绝不看论述,坚决不多花一点脑力。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一方面,读者大肆追捧各种辅助工具,比如思维导图、书籍导读、干货提炼、拆书笔记、听书音频……恨不得把读完一本书的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天、几个小时、乃至几分钟。

另一方面,各种贴心的知识产品大行其道:7天认识一个行业,一本书讲透一个领域,每天5分钟学会一个知识点,用碎片时间提升自我,用故事帮你理解一门学科……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能够帮你「省时间」「省脑力」。

一本书太复杂,看不懂?不要紧,有各种拆解、详解、解析。

读完一本书,什么都记不住?不要紧,有各种导图、脉络图,帮你提示和概括。

这乍一看是一件大好事:时间省下了,脑力腾出了,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资源,用来吸收、接收更多的信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但真的如此吗?

试考虑下面两个场景。

1)你读完我的文章,关掉页面,在大脑里回忆「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我刚才看了些什么」「我得到了什么」。

2)你读完我的文章,末尾有一张脉络图,为你梳理了这篇文章的知识点、结构、逻辑脉络。你一边看着这张图,一边根据它去回忆:L先生讲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

这两个场景,你更喜欢哪一种?

毋庸置疑,一定是后者,对不对?

实际上,也确实有不少读者,在后台留言:希望能够在文章末尾,加一张脉络图、框架图,梳理一下文章的整体结构。

包括我开过6期的智识营,2期的写作课,每一期都有同学要求:

……

为什么我一直没有这样做呢?是因为我懒吗?

好像还真是……

开个玩笑。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这样看起来高效、省力、方便,但实际上,它对你理解和内化知识,是没有帮助的,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

这就是许多人对学习最大的误解:

我们总希望,阅读、学习,能够更轻松,更省力一点,但事实上,我们学习的效果,跟省力的程度,基本是成反比的。

回到文章的最开头。

这种知识服务、知识产品的风行,会产生什么结果呢?

仿佛一夜之间,大众的智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直线上升,各种「XX模型」「XX理论」「XX效应」到处可见,每个人都能聊上几句。

但是,我们真的「懂得」这些知识吗?

前阵子,和一位朋友聊天,对话间,他提及了大量的知识点。「某某理论不是说」「某某书里不是提过」「这不就是某某模型吗」,诸如此类。

然而我发现,他对于这些知识的认知,只停留在「字典式认知」的层级,甚至有非常多的错误和缺漏。

什么叫「字典式认知」呢?

举个例子:什么是马斯洛需求层级?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绝大多数人都能脱口而出:不就是说人有5层需求,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吗。

但是,这个框架是在什么情形下提出的?它主要用来做什么?学术界对这个框架怎么看待?有哪些争议、补充和修订?如今一般用来做什么?有没有更好、更有效的替代选择?—— 这些,也许很多人就回答不出来了。

这就是「字典式认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识别」的程度,就像字典: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它的解释是什么,一句话讲完,没了。

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它的来源,它的用法,它的发展脉络,它的应用场景,它的相关研究、讨论,以及,透过它,我们可以联想、整合起哪些相关的知识,构筑成一个更大的什么框架,等等。

这些,永远不会存在于「每天5分钟,一个知识点」「一张图讲透一本书」这些「知识产品」里面。

你是真的在学东西,还是只是在满足「学习的幻觉」?

读书的关键,不在于「读」,而是在于「想」

最根源的问题就在于:

简而言之:你花费多少脑力,能够获得和巩固的知识就有多少。费尽心思去省时间、省脑力,结果就是,得到的收获等比例减少。

2014 年,发表在 Psychological Bulletin 的一篇论文,对过去10年间的测试-记忆实验做了一个荟萃分析,得出这么一条结论:

关于测试常用的三种策略,按照记忆效果排序,最差的是再认(recognition),其次是基于线索的回忆(cued recall),最佳的是没有任何线索的自由回忆(free recall)。

什么意思呢?用第二段的场景举例:

读完文章之后,关掉页面,回忆「我刚才看到了什么?」就是一个自由回忆。

依据脉络图,去把其余部分补充完整,就是一个线索回忆。

而让你做选择题,问你:这几个选项,哪个是作者的观点?哪一个在文章里面出现过?就是再认。

这三种策略,哪一种做起来最轻松、最不费脑子、最省时间?肯定是再认,然后是线索回忆,最后才是自由回忆,对不对?

你会发现:这三种策略中,最省力的做法,效果最差;最麻烦的做法,效果最好。

原因很简单: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大脑认为「它是否重要」。

如何才能让大脑觉得一个知识重要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想」。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想」,去围攻它,把它拆散了,再重新组装起来。

正是这个「拆散了再组装」的过程,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点,牢牢地「嵌」入我们的大脑里。

但这个过程是需要消耗大量脑力的,它一点也不轻松,相反非常辛苦。然而,可以说,正是你投入脑力的程度,决定了你透彻理解、掌握和内化一个知识点的程度。

所以,你读再多的干货,看再多的笔记,不动脑,也是没有用的。

反而,这些知识产品,为了让你更好吸收,会降低其中的信息密度,简化里面的逻辑、结构,让你觉得「更好理解」了。

但「更好理解」的背后,留下来的是什么呢?

你所真正得到的,也就更少了。

学习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人性永远是趋利避害的。我们总是追求简单、省力,但如果遵照本性,我们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提升。

更有效的做法是什么?是去引导自己的大脑,把「动脑」变成一种乐趣。

(如何把动脑变成一种乐趣?可以参考:如何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好玩?这是我自己的实践总结)

我们知道,学习可以分为这么一个流程:输入 → 处理 → 输出。

无效的学习是什么样呢?大量吸收碎片信息,然后囤积在一边,不去管它,更不去输出,把大脑变成一个仓库。

hougarden

有效的学习是什么样呢?不去追求量和「省时间」,而是构建一套有序、良好的处理流程,把得到的信息拆散重组,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输出、落地,让每一个输入都走一遍流程。

hougarden

基于这个框架,我想再和你聊聊一些常见的问题。

1. 做笔记就是摘抄和复制粘贴?

这可能是许多人从学生时代起养成的习惯。说到做笔记,第一印象就是把书里的原话抄下来、记下来。

我之前在智识营里,试验过一段时间的「知识卡片」活动,结果也是一样的:许多同学响应,非常活跃,但做法仍然是,把读到的知识点复制粘贴下来,原话保留。

很遗憾,这种做法除了练字之外(复制粘贴连练字都做不到),基本没有用。

原因很简单:摘抄、复制,是最省力、最不过脑子的做法,它可以令你感到很舒服,但它本身不经过大脑加工,所以对于内化和巩固知识点,起不到任何作用。

有同学可能会问:在摘抄和复制的过程中,我好歹也重复了一遍读到的内容,怎么能说没有用呢?

实际上,有大量研究表明:单纯重复是效果最差的学习方法。单纯重复只能在短期内提高「熟悉程度」,对形成长期记忆几乎没有帮助(Callender & McDaniel, 2009;Dunlosky & Rawson,2005);甚至,可能会造成负面结果(Carrier, 2003)。

这个结论可能是比较反直觉的。

为什么会有负面结果呢?原因很简单。摘抄和重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种「熟悉感」,这会给大脑释放一个信号「我知道它」—— 恰恰,大脑最不喜欢「熟悉」。一遇到熟悉的东西,大脑就会想避开它,尽量腾出认知资源。

另一种常见的认知是:我不需要记住它,我把它复制粘贴,存到我的知识库里面,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搜索、提取,不就好了?

然而,如果你连自己记录了什么都想不起来,你又如何去提取和搜索呢?

有多少人就是这样,做了几千条笔记,一直放着积灰,从来都没有翻看过?甚至,抽空重读笔记,才发现:啊,原来我还记录过这个东西;原来我读过这本书呀。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我们叫做「深度加工」。

最简单的方法,也就是我强调过无数次的: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强行」让自己的笔记,跟原文不一样。

不要小看这个做法,单单只是这么一个改变,就能显著地提高你的学习成果 —— 当然,它是需要消耗脑力的。

最后提一下:单纯重复、背诵,不能说完全无效,但性价比非常低。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小学、中学时要求背诵过的文章,现在还能记得多少?

我们的教育之所以崇尚这种模式,无非也是因为人多,而这种做法最直观、最简单,最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接受,不需要「因材施教」而已。

2. 读书最重要的是记住书里的内容?

我在前面写了非常多的「记忆」,也许会给一些朋友造成误解:读书是不是就是要记住里面的信息?如果记不住,是不是就表明没有效果?

实际上,完全不是。

在信息检索和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下,「记住」大量信息,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再者,大脑天生也不适合记忆,它的储存能力虽然非常强,但提取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那么,我们要去「记忆」的是什么呢?是关于知识的框架和位置。

什么意思呢?还是以前面的马斯洛需求层级为例。你需要记住的是什么呢?

1)它的含义。

2)它在学术界的大致位置(用在哪儿、属于什么范式、现在还有没有用,等等)。

3)它跟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它,你能联想到其他什么知识点)。

这样就够了。至于它有哪些争议、讨论,分别是哪位科学家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需要记忆吗?完全不需要。你只要知道大致的关键词,靠查书和搜索就能立刻获取到。

这就是一种提纲挈领的理解和思考方式。

重点在于:你的脑子里要有一张网络,对于每个知识点,有明确的位置。看到它,你能迅速知道它在哪儿、跟其他哪些节点有联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切阅读、学习,最终都要归结到这张网络里面,才是真正有效的做法。

如同我经常说的: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

这里的思考,就是把知识嵌入网络的过程。

3. 读书一定要做「思维导图」?

这是许多人爱用的做法。我自己不用,所以我不评判这种工具。

但要指出一点:我见过很多所谓的导图,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把一本书、一篇文章的目录画出来,把各个小标题、篇章结构画出来,完了。

这有什么用呢?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省力、省时间,毕竟目录都是现成的,小标题、章节结构也都看得见、摸得着 —— 但正如第一点所说,不费脑子的行为,往往都是无效的。

这样做,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用一张图概括整本书,仿佛这本书就真的被自己吃透了。

实际上,真正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是两点:

1)立足于知识点,突破书的局限,用主题阅读把不同书里、文章里的知识联系起来。

举个例子:关于拖延,可能有好几十本书都在讲,像《拖延心理学》《拖延方程式》《战胜拖延》……每本书的角度、内容都不一样,那究竟听谁的?

当然是把这些书都看一遍,找出他们的共性、差异点,再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对「拖延」的认知。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2)不要太注重书籍、文章的「结构」,而应该去探寻它们背后的逻辑脉络。

简而言之:这本书讲了哪几个点、这个点可以分为哪几个小点……这个重要吗?完全不重要。你要寻找和思考的,应该是:

工具本身不重要,能够实现这两点,才重要。

最后提一下「思维导图」这个名字。这个词汇的认知,在国内是蛮混乱的,就我所知,至少就存在着两种理解:

1)强调开发右脑,大量运用色彩、图案、手绘,以中心的主题词做发散思考的 mind map —— 这也是托尼巴赞的原教旨思维导图。

2)强调分类和层级,对一个内容不断向下拆解,理清结构的 tree map —— 这也是前面讲到的「常见的思维导图」。

所以,当你想讨论思维导图的时候,不妨先定义一下,你想聊的是哪一种。

这些属于题外话了。还是强调一下:我并不是在否定这种工具,它当然是有用的,比如理清思路、弄清结构、发散思维……但按照前文的用法,在学习、阅读上起到的作用,可能远不如你的想象。

还是那句话,工具本身并不重要,能够良好地使用工具、达到我们的目的,才重要。

4. 读书一定要把整本书一字不落地读完?

很多读者会觉得:不把一本书完整读完,不就是断章取义吗?这样能算真正地在「阅读」吗?

实际上,把整本书一字不落地读完,是一件非常低效的事情。

它只在一种情况下成立:当你开始接触一个领域、一窍不通的时候,找到一本很好的基础教材,从头到尾啃一遍,是一个必经之路。

但你要明白:这种办法属于无奈之举 —— 因为一窍不通,所以不具备辨别能力,不知道哪些可以跳过、哪些可以舍去、哪些必须牢牢记住。

当你入门了,知道这个领域的范式和术语了,基本就可以抛弃这种做法。

大多数情况下,习惯于「整本书读完」「一字不落地读」,通常源于三种心态:

1)我也不知道要从书里获得什么,那就都读读看吧。

2)跳读和略读会不会遗漏信息?还是全部都读吧。

3)没什么原因,就是单纯觉得,不把一本书读完不放心。

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三种心态的本质是什么呢?都是一种「不过脑子」的偷懒。

第三种就不说了,我们聊聊前两种。

「不知道要获得什么」是一种被动学习,这是非常低效的。因为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缺乏「自上而下」的认知模式,只使用「自下而上」。

这会导致,你会陷入信息的海洋,无法从中真正找到有效的信息,建立信息之间的连接。

你会发现,这种做法,你能够得到的,永远只是一些碎片,很难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体系、洞见 —— 连你也不知道你想获得什么,怎么把信息连接、整合起来?

所以,我一直说:一定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让大脑真正参与进来,而不是听之任之、被动接收信息。

「遗漏信息」也是一个无谓的担心。跳读和略读,并不意味着你只能从头到尾读 —— 如果你读到一个信息,发现作者可能在前文讲过了,那就往前翻嘛。

打散作者的结构,以自己的框架、逻辑线为主,这样,才能从作者的行文之中,去找到有价值的内容。

进而,你还能进一步发现,作者的思路是否合理?逻辑、论证是否严密?而不会自始至终跟随作者的思路,完完全全被「洗脑」。

后者或许才是更重要的。当然,也比较难,但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目的。

最后,总结一下:

学习是反人性的,也没有捷径,一切试图绕过障碍、不费脑子的做法,只是在麻痹自己,给自己以幻觉。

我们能做的,是正面学习的困难,并把这种困难,变成一种乐趣,让「动脑」成为一种本能、习惯和爱好。

和你共勉。: )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