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万物皆可盘,今天教你几个高级“盘”法!

转载作者: 红色皇后
万物皆可盘,今天教你几个高级“盘”法!
摘要万物皆可盘,今天教你几个高级“盘”法!

每年的3月14号是圆周率日(π Day)。与元宵节、中秋节一样,这是一个以圆润物体为icon的纪念日。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的圆,产生圆润形状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当今最流行的一种方式,莫过于——盘。

hougarden

这个π还不够圆润,盘它!| 图片来源:雪梨

用手盘只是基础版本,今天教你几个高级“盘”法。

hougarden

图片来源:东方IC

下图这些大理石方块经过了50天的打磨,外形也“盘”得相当圆润。不过,制造这些石块的“操盘手”不是喜爱文玩的中年大叔,而是鸵鸟。这些石头是在鸵鸟的肚子里“盘”出来的

hougarden

从方方正正到圆圆润润。| 图片来源:Wings, Oliver / The Royal Society

在许多鸟类的消化系统里,都有一个特殊的消化器官——砂囊(gizzard)砂囊的功能是处理坚韧的食物(比如植物的茎叶、种子)。鸟类平时会吞下一些沙粒或碎石,储存在砂囊内,食物进入砂囊之后,砂囊外侧的肌肉会不断收缩,推动食物和沙粒互相摩擦,将食物磨碎。

hougarden

鸡的消化系统,旁边标着数字3的是砂囊。| 图片来源:Lucyin / wikimedia commons

hougarden

除了烤鸡胗,爆炒鸡胗也是下饭一绝!| 图片来源:美姐姐的小资生活 / 豆果美食

作为最大的鸟,只吃些沙粒是无法满足鸵鸟的进食需求的,它吃的是整颗的石子。一只鸵鸟砂囊里的石头重量,能占到它体重的1%。鸵鸟“盘”石头发出的声音,人耳都听得见。

欧洲传说中,鸵鸟什么都能吃。在迪士尼的动画片里,还让嘴馋的鸵鸟吞了一个闹钟,这可能就是受到了鸵鸟“吃石头”行为的启发。

鸵鸟“盘”石头的声势虽大,比起它的远古亲戚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蜥臀目蜥脚亚目恐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些长脖子,长尾巴的巨型植食恐龙,也有在肚子里“盘”石头的“怪癖”。

hougarden

属于蜥脚亚目的梁龙()。| 图片来源:Debivort / wikimedia commons

有时,古生物学家会在蜥脚亚目恐龙的化石骨架里,发现一些小石子,表面磨得十分光滑。蜥脚亚目恐龙的牙齿不能咀嚼,古生物学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石头的作用,应该和鸟类砂囊里的石头一样,是用来磨碎食物的。但恐龙专家奥利弗·文斯(Oliver Wings)和马丁·桑德尔(P. Martin Sander)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蜥脚亚目恐龙肚子里的石头,用来代替牙齿,根本就不够用。

hougarden

蜥脚亚目肚子里的石头。| 图片来源:Wings, Oliver / The Royal Society

首先,鸵鸟砂囊里的石头虽然“圆”,但一点也不“润”,表面干干巴巴,磨损得很厉害;而恐龙体内的石头油光锃亮,跟鸵鸟肚子里的石头完全不同。其次,在蜥脚亚目体内发现石头的几率不高,如果石头是磨碎食物用的,那就是必需品,为什么不是每只恐龙胃里都有石头?第三,在恐龙肚子里发现的石头总量,最多有15公斤;这个量虽然多,但蜥脚亚目都是体重几吨甚至几十吨的大块头,石头和体重的比例太小了。

文斯和桑德尔认为,蜥脚亚目恐龙吃下石头,可能另有原因,比如为了补充矿物质,或者不小心误食

想盘出“圆润”的文玩,不仅要手上勤快,还要“油腻”——用人体分泌的皮脂,制造“油光锃亮”的效果

这种产品就是珍珠。珍珠虽然名贵,但它的材质并不怎么“高贵”。打开一个贝,你在贝壳内层看到的光溜溜的东西,就是构成珍珠的主要成分——珍珠质,珍珠质是贝类外套膜分泌出来的,成分是碳酸钙的结晶。能分泌珍珠质的贝类,理论上都能产珍珠,在许多双壳纲的贝类里,和腹足纲的鲍鱼里都发现过珍珠。常见的产珍珠贝类,有海水里的珠母贝(),和淡水里的三角帆蚌()。

hougarden

在图卢兹博物馆展出的黑蝶真珠蛤(Pinctada margaritifera)外壳,亮闪闪的都是珍珠质。| 图片来源:Didier Descouens

如果贝壳里掉进了沙粒之类的异物,外套膜表面的细胞,就会陷进外套膜里面。陷入内部的细胞围绕着沙粒,不断分泌珍珠质,最后就会造出珍珠。换句话说,珍珠形成的过程,就是贝类在体内“盘”自己的外套膜,不断积累分泌物的过程。

hougarden

从贝壳内取出珍珠。| 图片来源:Keith Pomakis / wikimedia commons

一般说来,珍珠越圆,价值越大,但贝类也能“盘”出一些不“圆润”的产品,同样引人注意。早在12世纪,中国人就开始利用贝类分泌珍珠质的能力,制造奇特的工艺品。用铅粒做成佛像,塞入贝类的外套膜和贝壳之间。外套膜分泌的珍珠质,会把佛像包裹起来,粘在贝壳上。这样,贝壳上就出现了一个珠光灿烂的小佛像。

hougarden

被珍珠质包裹的佛像。| 图片来源:Hannes Grobe/AWI / wikimedia commons

文玩爱好者喜欢盘核桃,另一种植物的种子,也吸引着另一批“操盘手”。是一种帚灯草科,木果灯草属的植物。它们吸引的对象,是自然界制造圆润形状的专家——蜣螂

屎壳郎推粪球的绝技世人皆知。在古埃及,人们还把蜣螂视为太阳神的象征,将它的工作和太阳升起联系起来。其实蜣螂“盘”屎是为了“护食”

hougarden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盘屎不规范,亲虫行泪。| 图片来源:giphy

C. argenteum的种子直径约一厘米,形状浑圆,恰似蜣螂制造的粪球。这类植物的种皮里的挥发性物质,跟羚羊粪里的成分十分相似,所以,它的种子散发着一股浑然天成的翔味。蜣螂闻“香”而来,把种子当成了一顿美餐。像对待真正的粪球一样,把它推到远处,再盖上土。

翔味种子的外皮太硬了,蜣螂不能吃它,也不能用它喂幼虫。植物却从中得到了好处。蜣螂“盘”种子,埋种子的过程,起到了传播种子的作用。

相比人类的“盘”,自然界生物们的“盘”法更多,但也多了几分无奈,毕竟人类是为娱乐而“盘”,而它们却是为了生存而“盘”。

排版:Ruiying

题图来源:pixabay

文章来源: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物种日历”,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