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I画师火速走红:印象派画作秒秒钟完工,看一整天都不腻,你也能来DIY
Google大脑研究员David Ha就感叹:看这只神经网络画画,能看一整天。
这只AI画家来自日本,是Reiichiro Nakano (中野君) 的调教产物,在推特上近8万浏览,收获了2,600多赞:
不论是山川建筑,还是萌物爱宠,都可以用蜡笔一样的质感,描绘成层次丰富、色彩细腻的画面:
你会发现它身上的羽毛,颜色并非一次,而是许多层“颜料”不断堆叠而生,笔触就像是人类画师,有灵魂的样子:
量子位迫不及待,生成了一张机器学习大神Jeff Dean温暖的笑容:
画家是怎样炼成的?
中野君说,这算法是风格迁移没错。但和前辈不同,这里是笔刷决定了风格。
少年选用的所有画笔,不论粗细,都带着些许沧桑的毛边,才能画出蜡笔的效果。
然后,把选好的画笔输入给GAN或是VAE,就能生成AI用的一套笔刷了。
你看这幅教堂的画,天空是粗犷的蓝色笔刷,教堂的门窗会细致一些,而路灯的花纹还要更细的笔触才描绘得精彩:
中野君借鉴了前辈SPIRAL生成明星脸的经验,只是把需要大量运算的强化学习方法,改成了普通的对抗训练。
第三步,学习人类的笔触。就是在刚才的对抗训练之前,增加一个预处理 (Preconditioning) 的步骤。
这一步,是避免AI从一大套画笔里面,随机选择笔刷开始训练。通过识别图像的特征,限定好一套初始笔刷再开始训练才会更加自如。
咦,画风的事,不是在生产“蜡笔”的时候就决定了么?但那只是一部分。
现在是另一部分:蜡笔画,毕竟没办法保留照片那么清晰的细节,所以在学习照片特征的时候,就要改变方式。只保留那些高层特征,扔掉细枝末节,生成的画面才会更有味道。
于是,中野君提出了Intrinsic Style Transfer (内部风格迁移) 的新概念。改变损失函数,目标变成只把内容损失 (Content Loss) 最小化。
中野君何许人也?
打造这只画画AI的日本小伙中野君,全名Reiichiro Nakano。
他现在供职于东京创业公司Infostellar,是一名软件工程师。
但这家公司主业其实跟机器学习及AI并不太大关联,这是一家主要从事卫星通信的硬核公司,愿景是为以后人类的星际扩张打造通信基础。
他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菲律宾的德拉萨大学,这所可能你不曾听闻的学校,这所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私立大学,亚洲排名150开外,以商科著称,但中也君一直修习E.E.。
特别是一个名为Scikit-plot的开源库,可以让人更容易地使用scikit-learn对象进行绘图,曾在Github日常趋势Python存中排名第一,目前获星1400颗。
还有更多Python写就的开源分享,感兴趣可以通过传送门前往。
你也可以的
让AI开始画画之前,记得放上自己喜欢的图。就是改一下红色部分的地址:
https://arxiv.org/pdf/1904.08410v1.pdf
https://reiinakano.github.io/2019/01/27/world-painte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