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牵头、进入门槛高达2.9亿美元的“财务账户聚合平台”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又为什么会“难产”?
账户聚合平台类应用程序就像管道一样,用户可以通过此管道来安全地共享个人数据,以访问信贷、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 图表来源:FactorDaily 尤为重要的是,账户聚合平台的服务框架需要允许用户自主选择向谁共享个人数据、共享哪些数据、共享数据可用于哪些目的,以及数据共享的时间期限,并允许用户撤销其个人数据的访问权限。 包含用户所有账户、有效“用户同意”和新“用户同意”请求的界面。| 图表来源:FactorDaily 其实数据聚合服务在印度早就存在,但其形式并不符合印度储备银行(RBI)的规定:用户数据需要以安全、标准化的格式发布,以便授权组织之间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在线共享。 监管机构已将数据格式统一为机器可读格式,并允许使用与银行直接对接、用于为账户聚合平台提供数据馈送的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即 API,指可以让不同应用程序实现交互的软件)。 尽管所有这些听起来都很美好,但真正的考验在于 “用户同意”架构的落地和与银行的伙伴关系,而账户聚合平台必须让这两者实现有机结合。 要想真正实现账户聚合,仍需扫除一些障碍——大部分是监管方面的,还有少数是运营方面的。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 迄今为止,RBI 只批准了五家实体单位来试点这一新的数据共享业务。然而,这五家拿到的也只是临时执照。它们必须通过良好的运营效果来让监管机构信服,然后才能获得开设平台的最终许可。 更大的担忧在于用户个人对“用户同意”和数据隐私的理解,以及平台系统是否有可靠的控制措施来防止数据滥用。 Onemoney 创始人 A Krishna Prasad | 图片来源:FactorDaily 账户聚合平台只能充当数据管道,而来自财务信息提供商的数据将通过这些管道传递给信息使用者。在向银行和金融机构请求数据时,账户聚合平台将获得客户数据的只读访问权限,不能存储、更改或加工这些信息。 尽管如此,业界对账户聚合业务仍有很大兴趣。RBI 在2016年9月就公布了打造账户聚合平台的指导政策,但在2018年11月份才给出意向性批准。 得到 RBI 初步批准的五家账户聚合平台运营单位 | 图表来源:FactorDaily Onemoney 以及其他账户聚合平台均未透露各自合作的试点银行和数据提供商的名字。 对账户聚合平台而言,有一个大问题是它们无法整合和显示用户在资产、负债、信用卡和投资等方面的财务状况,因为平台无权查看这些数据。 用户接受或拒绝各单位的数据访问请求数据历史 | 图片来源:FactorDaily “欧盟和英国做得更有条理一点。他们为 FIU 创建了用于测试的沙箱环境,而且有统一的开放银行联盟来推动银行和第三方服务商进入同一个平台。Fintify 的联合创始人 Ameet Gaikwad 说。 此外,英国的九大银行已得到授权,将在11月前向第三方服务商开放用户数据。这意味着银行不得不交出数据的掌控权。而印度方面,RBI 没有授权银行向服务商开放用户数据。 在很大程度上,RBI 扮演着账户聚合平台的带头大哥的角色,还颁布了总体指导政策。 话虽如此,但印度的“账户聚合模式是独特的,”他补充道,“这不是一个可以从英美照搬,然后在印度直接实施的模式。因此,它也给监管机构和企业带来了很多难题。” -------------------------------“产前阵痛”
打造数据聚合模型
首要问题:账户聚合将如何实现?
理清监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