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中国的自动驾驶还缺什么?真实环境路测、产学研的结合、有耐心的投资人

生活作者: 王艺瑾
中国的自动驾驶还缺什么?真实环境路测、产学研的结合、有耐心的投资人
摘要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公安交通管理局、经信局联合发布了《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2018年……
溪林投资主办的自动驾驶闭门研讨会上提到,目前,美国已经有20多个州允许自动驾驶测试车合法上路,在加州路测的自动驾驶汽车大概有650到680辆,其路测数据都是真实环境的数据,数据价值更高,更有利于算法的更新迭代。

因此,如何让路测从“封闭场地”走向“开放道路”,是政策制定亟需考虑的问题。

对此,《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2018年度工作报告》也有所提及。报告称,目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房山区开放了共计123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到2022年,北京的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区域面积要达到500平方公里、开放道路里程达到2000公里。

当然,除了路测区域和牌照以外,道路基础设施和车路协同系统,也是影响自动驾驶落地的关键。

关志超博士告诉,现在大家讨论自动驾驶,大多聚焦在车辆本身、聚焦在无人车的软硬件解决方案上,但自动驾驶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尤其是当“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混合交通成为常态化的时候人与车的耦合关系、车与车的耦合关系、车与道路设施的耦合关系,都需要被重新定义。因此,仅仅站在“车”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同时,对于自动驾驶这样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来说,高校的技术研究成果能否有效产业化,也是关键。

“我们的研究周期、讨论时间太久,但我们真正付诸产业化实施的推进步伐太慢。”关志超说,与之相比,美国的产学研结合就非常紧密。

美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980年出台的《拜杜法案》,该法案可以让高校和研究机构拥有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截至1980年,美国联邦政府持有近2.8万项专利,但只有不到5%的专利技术被转移到工业界、进行商业化。但该法案出台后,研究人员申请专利的数量迅速增加,他们通过专利获得大量经费,有的投入产业化,有的开设了公司。

当然,除了技术以外,资本也是推动自动驾驶行业极其重要的一环。

溪林投资创始人温天立告诉,资本市场会坚定看好具有技术门槛、同时受到政策扶持的赛道,自动驾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参加溪林投资本次研讨会的十多位投资人也普遍认为,押注自动驾驶肯定是没错的,营运车辆也肯定是最先实现自动驾驶的,但新技术更新迭代太快,到底哪些细分领域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他们也没看清楚。

对此,关志超表示,对人和车辆的轨迹追踪应该是未来20年内的两个重要方向,比如,用手机来追踪人的轨迹,用ETC 2.0车道技术、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等追踪车辆的轨迹。同时,低成本的、集成了地图导航、语音识别和车路协同的驾驶室内交通服务机器人,也是一个有潜力的方向;低功耗、高精度的定位技术研发,也有很大的商业机遇。

同时,关志超告诉,和美国的投资人相比,中国的投资人老是想在一两年就把本收回来,或者收回来一半,但自动驾驶领域的产品往往研发周期较长。“没到那个阶段,你就要赚钱,这是不合拍的,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所以要大刀阔斧地砍浮躁。”

此外,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也是很多投资人近期关注的赛道之一。

苏州清研资本管理企业(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旗下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广州办事处总经理原宗宝表示:“研发算法最容易,拉个团队,十个人,写写代码,然后找人代工,东西出来以后一卖,轻资产,多数投资机构都喜欢。这种公司多如牛毛。”

但原宗宝认为,如果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零部件做不强,中国的智能驾驶也是要走老路。

“我们汽车行业做得不好,是什么不好?不是主机厂,而是零部件行业不行。为什么国外做得好?不是因为他们有丰田、有通用,而是因为他们有大陆、有电装、有博世。”原宗宝说。

————

我是记者王艺瑾,业务交流可添加微信catherineyijin,烦请备注公司+姓名+职务+来意。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