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中文简体
分享

折叠屏手机大战:三星华为直接交锋,OPPO退赛苹果哑火

生活作者: 36氪的朋友们
折叠屏手机大战:三星华为直接交锋,OPPO退赛苹果哑火
摘要编者按:本文来自“证券日报”,作者:马燕;经授权转载。

三星华为抢发,多数厂商观望

vivo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对于折叠屏手机,公司在持续关注。

此前,曾传出将在MWC2019上推出折叠屏手机的OPPO,也并没有如期发布,有网友质疑OPPO的研发实力。

随后,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展示了OPPO的折叠屏手机,并表示目前这个阶段看来,折叠后除了屏幕变大,和可以折叠一下,并没有带来用户体验上的巨大提升,折叠屏手机是厂商秀技术实力的展现,其个人觉得意义不大就取消发布了。

沈义人还表示,如果真想要折叠屏手机,就转发他的微博,人足够多的话可以考虑是否要量产。言下之意,OPPO量产折叠屏手机不成问题。

对于折叠屏手机,业内有不同的声音。

有手机厂商人士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认为,折叠屏手机目前不是很成熟,不管是三星的内折还是华为的外折都有瓶颈。“屏幕的脆弱性怎么解决?现在的供应链依然无法妥善解决屏幕脆弱的问题。还有品控,也是个问题。”

一贯务实的OPPO和vivo显然在等待更合适的时机进入折叠屏手机市场,这或许也是基于上述问题的考虑。

TCL通讯李绍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当前三星和华为在折叠屏手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任何厂商都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并且,当前折叠屏手机生态尚未建立。对于TCL来说,TCL本身并不想争第一,因为投入太大。“折叠屏手机现在只能等,整个生态环境还没建立起来,都处于试验阶段。”

李绍康认为,折叠屏手机目前的挑战在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在硬件上,折叠屏怎么解决折叠后存在缝隙、屏幕的寿命等问题;第二,折叠屏能折叠多久?能折叠到怎样的程度?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最后是软件上,折叠屏手机的软件和普通手机的软件不一样,使用方式也有很多不一样,所以对于软件开发来说,挑战很多。

引领者之战,先有产品再有生态圈

据第一手机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折叠屏手机的研发投入非常大,从华为预期的10万台销量来看,短期的销售收入是无法覆盖投入的。

所以三星华为抢发折叠屏手机,根本不是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可以说,折叠屏手机之战,是引领者之战。

孙燕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折叠屏手机不是已有市场,是一个需要开创的新事物,需要有实力的大企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这里面有社会责任感和产业责任感。需要有厂商引导产业做出方向性的探索,继而建立产业生态圈,而这基于厂商的知名度和号召力。

而生态圈的建立,需要厂商先拿出一个产品来。

三星和华为这样的大型手机厂商相继推出折叠屏手机,已经展示出一种趋势:折叠屏手机具备了比较完善的产品成熟度。

孙燕飚指出,这两款产品基本上解决了折叠屏最大的一个难点——折合部位的显示效果,目前来看这个显示效果是可以被接受的。这就给了互联网应用厂商一个信息:这是一款相对完美的产品。

此外最困扰折叠屏手机生态圈的是,从一块屏到三块屏,三块屏的应用如何切分?这个方向,是需要华为和三星来圈定的。他们确定了游戏规则后,互联网应用厂家再去做适配。这就会形成各自的阵营。根据分屏显示方式的不同去形成创新的应用,使得折叠屏硬件的创新在软件层面得到升华。“将硬件的优势通过软件真正发挥出来,这个时间点可能在6个月-9个月之后,到那个时候折叠屏手机的应用与直板屏手机的应用会截然不同。”孙燕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如此,生态圈特别是应用厂商才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三星和华为的专利护城河,也会在引领过程中逐步建立,继而快速圈定自己的产业链力量。

“生态成熟了,一切就有了。”华为相关负责人在与《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表示。

科研创新滞后,苹果缺席折叠屏、5G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轮的折叠屏炮火中,曾经的智能手机霸主苹果却哑火了。

不久前,据知名分析师郭明錤爆料,苹果还将延用刘海屏(刘海并不会变小)计作为2019年新一代iPhone的设计,此举也遭到网友的唾弃,毕竟华为都用上折叠屏了,苹果还不想舍弃一个两年前的旧方案。

不仅跟不上折叠屏的形势,连5G手机苹果目前也是缺席状态。

孙燕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16年之后苹果的科技研发就一直滞后,连续3年都不改变外形,可以说在手机结构的研发实力上,苹果已经落后于中国厂家。归根到底,还是苹果的创新文化出了问题。

当年苹果真正赢得智能手机市场,靠的是创新的应用。苹果先是做出了智能手机,并通过智能手机快速地形成了IOS开发的生态圈。“对于折叠屏手机,也是要先有产品出来,确定产品方向和应用标准后,应用厂家才有方向。”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