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生活中的那些“不可能的三角”
哎呀,大紧老师啊,你看我啊,之前读了个法律本科,觉得这个选择不太好,又读了个金融硕士,之后又读了个传播博士。
矮大紧没看,一向乐呵呵的他难得发了脾气,劈头盖脸把对方骂了一顿,连说三个气死我了。
选择这件小事就跟蝴蝶效应似的。二十五岁的我扇动了一下翅膀,三十五岁的我可能人生都分崩离析了。
大家都是头回活,既没有时光机回到过去,也不能预测未来,连清华博士对“选择”都无法笃定,大老远跑到奇葩说咨询高晓松。
可想而知,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是多么害怕一次搬家、一次分手、一次跳槽,对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可逆的重大影响啊!
01.你恐慌的不是选择,而是失去了与选项匹配的能力墙上有两个洞,有一个洞里会流出一些可以维持生命的汤,另外一个洞里可以钻进去。
你会怎么办?留在原地等待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出现的救援?还是冒险试试。
想想看,有多少人不再学习,买了知识付费的产品结果几乎一次都没打开过;
花钱买了kindle,恨不得用电子书把几个G的容量都占满,结果再也没有开过机。
人生就像一个大型网游,多少人挂机度过了几十年,增长的只有游戏时长,却从来没有用心做任务打怪刷装备?
真正让人恐慌的从来不是选择,而是缺少与选择匹配的能力,停滞不前,甚至慢慢退化。
02.别害怕,因为生活没有完美选择一个很大的中小V张潇雨曾经在微博里提到,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做“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trinity)。
张潇雨举了个例子,比如生活中存在的“不可能三角”——学习、社交、睡眠。
如果既想学新技能又保证社交,一般就要牺牲睡眠;同样,如果想要保证学习又想睡好,肯定没办法每天晚上出去浪;
能力强、工资要求不高的,多半干不了一年就跳槽去了更好的平台;
开头的清华博士可能苦苦纠结于找不到一个“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何不反过来想想这个“三角”是可能的吗?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利用“不可能三角”,可以帮助我们短时间内厘清思路、正视自己的选项、并放弃对完美答案的幻想,从而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一次选择势必会满足三角上某两个端点而丢失第三点的利益,但这不是终点。
正如丘吉尔所说: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
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不断前进的勇气。
二战前夕,65岁的丘吉尔临危受命,接手了一个百年不遇的烂摊子。
当时丘吉尔的“不可能三角”就是,如果想要战胜德国,就不可能不失去一兵一卒去抵抗,同时又满足议会的要求与德军签订和平协议。
发出“我们要在海滩上战斗,在陆地上战斗,在战场上、在大街上战斗,在山坡上战斗,我们绝不屈服”的呐喊。
“不可能三角”想说明的是——生活没有“完美”选项,毕竟如果一个完美的选择摆在面前,正常人早就选了,根本不需要纠结。
一旦接受“完美选项不存在”这个事实,选择本身就会清晰很多了。
03.知道什么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接受生活无法十全十美,明白即使做了选择之后结果不尽如人意,人生也不会立刻结束之后,选择这件事就会容易得多。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写过一本书,叫《幸福超越完美》。
这本书里把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还叫完美主义者,而把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者称作“最优主义者”。
完美主义害怕失败。他们只关心终点,他们的思维中有大量“全”或“无”的概念,即不是成功就是失败,无论人或事,他们总是最先关注问题和缺陷。
相反,最优主义者把失败当作前进路上的有益反馈,总能从失败中学到新的东西,思维更加灵活和变通,也容易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
其实上面漫画里的那个“我”,完全可以选择留在生活中的原地,不仅有汤,还有足够的生活必备品——代价是永远失去了外面的天空和行动的自由。
于是大多数人从这里开始陷入两难,既然没有两全法那就先按兵不动,于是时间一长,能力退化,也就逐渐失去了选择的资本。
其实,原地不动或向前走,不管怎么选,都一定会得到一些东西,失去一些东西。
抛开复杂的公式,这个选项的重点是:没有一个选择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写在最后
其实,从来都不存在“无法做出决定”这件事。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思维单一。
“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是一个钉子。”他看什么都像钉子,而且都可以通过敲打的方式来解决。
发脾气和沮丧都没有用,但不断地寻找正确的应对办法,扩大能力边界是有帮助的。你可以把这种思路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但很难做到。
查理芒格曾说:“如果你确有能力,你就会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
当现实让你四面楚歌时,试着静下心来思考,了解结果带来什么风险并摸清个人的知识局限。
一个很大的中小V张潇雨曾经在微博里提到,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做“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trinity)。
张潇雨举了个例子,比如生活中存在的“不可能三角”——学习、社交、睡眠。
如果既想学新技能又保证社交,一般就要牺牲睡眠;同样,如果想要保证学习又想睡好,肯定没办法每天晚上出去浪;
能力强、工资要求不高的,多半干不了一年就跳槽去了更好的平台;
开头的清华博士可能苦苦纠结于找不到一个“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何不反过来想想这个“三角”是可能的吗?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利用“不可能三角”,可以帮助我们短时间内厘清思路、正视自己的选项、并放弃对完美答案的幻想,从而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一次选择势必会满足三角上某两个端点而丢失第三点的利益,但这不是终点。
正如丘吉尔所说: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
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不断前进的勇气。
二战前夕,65岁的丘吉尔临危受命,接手了一个百年不遇的烂摊子。
当时丘吉尔的“不可能三角”就是,如果想要战胜德国,就不可能不失去一兵一卒去抵抗,同时又满足议会的要求与德军签订和平协议。
发出“我们要在海滩上战斗,在陆地上战斗,在战场上、在大街上战斗,在山坡上战斗,我们绝不屈服”的呐喊。
“不可能三角”想说明的是——生活没有“完美”选项,毕竟如果一个完美的选择摆在面前,正常人早就选了,根本不需要纠结。
一旦接受“完美选项不存在”这个事实,选择本身就会清晰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