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这些都能干?为了抱中国游客大腿,新西兰这次太拼了!
后花园新西兰房地产在线援引nzherald网站报道:
为了加深旅游合作、促进文化交流,中国和新西兰特意将2019年定为“中国——新西兰旅游年”。
为了迎接“中新旅游年”的到来,新西兰旅游部门可谓绞尽了脑汁,推出了一系列全新服务来吸引中国游客。然而,业内人士却担心,一些无证经营者可能会破坏行业风气,让他们的努力功亏一篑。
新西兰华人旅游业协会(New Zealand Chinese Travel and Tourism Association )会长Simon Cheung表示:“对于中国旅游市场来说,明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但我们担心一些违规经营者会破坏中国游客的旅行体验。”
上个月,后花园网站报道了多起专坑华人的“低价团”内幕:据奥克兰多家旅游运营商介绍,很多中国游客因为贪便宜,在国内APP上报了“低价团”,结果到了新西兰后,被导游带去一些不收钱的公园、海滩和自然保护区玩,例如Mission Bay或Western Springs;不仅如此,导游还向他们加收额外的“参观费”。
据悉,这些套路满满的旅行社均为无证经营者。
据华人留学生Jenny Xu介绍,她的姑妈通过国内APP报了一个45纽币的奥克兰一日游,结果最后的消费在160纽币以上。
Xu表示,她的姑妈被导游带去了Cornwall Park,Western Springs 和Mission Bay等景点,这些地方原本都是免费的,但她的姑妈却被收取了10纽币的“参观费”,后来,导游把他们带去Muriwaigannet colony,又收取了25纽币的“参观费”。
Cheung表示,他们已经在搜集相关证据,比如在奥克兰机场或Viaduct驻守,当看到违规经营者在这里接送游客时,就立马拍下照片,继而交给奥克兰警方和奥克兰市议会。
他说:“我们已经竭尽所能地帮助有关当局调查这些无证经营者,但他们似乎爱莫能助。”
Simon Cheung
当记者尝试询问新西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BIE)或奥克兰警方是否在积极行动时,后者却没有作出回应。
据Cheung介绍,新西兰华人旅游业协会代表了本地700多家中国旅游公司,而下个月他们将与旅游局和政府部门商议,尽快出台举措。
他说:“我们想知道政府部门能够采取什么样的举措,希望听听他们的建议。”
MBIE旅游政策经理Richard Davies指出,“中新旅游年”的设立是为了吸引大批“高质量”的中国游客。
他说:“高质量并不意味着高消费,而是要吸引游客在淡季的时候访问新西兰,同时吸引他们探索更广泛的地域。”
Davies表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是要提升中国游客在新西兰的旅行体验。
他说,MBIE已经在竭尽全力地支持本地企业,让他们能够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为了讨中国游客欢心,他们建议商家为华人提供折扣优惠,并同意最后时刻的预定。
MBIE在其网上资源指南中提道:“华人在国内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所以要确保他们在新西兰有一个惬意、放松的旅行体验。”
MBIE的建议是:“提供多样化的团体活动,让他们能够相伴而行。中国人重在旁观,而不是参与,但他们也需要舒舒服服的等待,时不时地参与进去一点。”
另外,MBIE还指出,中国游客喜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旅行动态。
MBIE表示:“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在决定行程之前,他们习惯先参考一些评级和反馈。”
据新西兰旅游部门介绍,中国是新西兰第二大旅游市场,每年访新人数超过了40万,贡献的旅游收益高达17万纽币。
3名戏曲艺术家4月在Hastings表演
警方发言人表示,他们也在竭尽所能地确保游客们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旅途。
她说:“我们会定期更新飞行安全视频,对旅欧大巴进行抽检,举办安全研讨会,还与中国大使馆加深了合作,确保华人在新西兰遇到麻烦时能够获得帮助。”
另外,警方还与本地的中国媒体建立了合作,积极散发安全信息和安全守则。
据新西兰统计局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截止到2018年7月的一年里,访新的中国游客人数增长了4.78万。
据MBIE的最新国际游客调查显示,在截止到2018年7月的一年里,外国游客在新西兰的消费支出增长了9%至1110亿纽币,其中又以中国游客的贡献最大——他们的消费支出增长了11%至16.6亿纽币。
新西兰为讨好中国游客制定的策略有:
• 提供折扣优惠:这是重视他们的表现,但折扣并不意味着大减价。
• 量身定制“团体活动”:中国人习惯三五成群地出游,人数大概在4—20人左右,所以要提供种类丰富的团队活动,让他们能够结伴参与。
• 允许最后一刻的预定:很多中国人习惯在当天,或最后一刻预定行程。
• 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向他们贴心地提问,主动展开对话。
• 提供惬意、放松的旅游行程:让他们能够有时间停下来享受旅行的快乐,拍照留恋,或者静静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原文链接:https://www.nzherald.co.nz/business/news/article.cfm?c_id=3&objectid=1211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