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ha

互联网裁员是一场升级考验

生活Kaituhi: 36氪的朋友们
互联网裁员是一场升级考验
Whakarāpopototanga编者按:本文来自“经济观察网”,作者 陈白,经授权发布。

风起于青萍之末。相比2018年公司还在以人员优化而不是裁员来指代架构的调整,如今,从头部的京东确认裁员10%、滴滴裁员15%到一些创业公司干脆暴力裁员,甚至有的创业公司一度宣布“996”工作制——这些措施成为面对市场、面对现实时更直接的选择。

如今的这一批中国互联网头部公司,普遍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前后。哪怕以BAT这样的巨头来看,到2019年,他们也不过刚刚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至于当下新闻中的滴滴、小米、京东……尽管如今他们的品牌已然如雷贯耳,公司估值或市值已然堪与全球科技巨头比肩,但从公司发展的历史来看,他们依然十分年轻。

我们习惯了看增长曲线,却忘记阳光下尚有阴影,有时我们确实可能低估了裁员产生的蝴蝶效应;但相比于那些百年公司的动荡轮换,有时我们或许也同样高估了所谓的裁员潮。

这些中国巨头萌芽的阶段,正是1999年-2001年硅谷科技泡沫破灭之时。在2001年,亚马逊的贝索斯面对上千名员工说,“这非常困难,非常痛苦。但是基于商业考虑,我们必须这样做”,当时亚马逊合计裁员15%。如今的亚马逊,依然是全球创新公司的翘楚,当年的裁员危机,对于亚马逊来说也是一次涅槃重生的机遇窗口期。

经济发展都有周期性,即使是那些百年公司,也并非一直处在永续的上升期,波浪式的成长不止是经济周期,更是几乎所有公司组织的发展模式,拓展业务是一种必然需求,缩小企业规模也是一种必然调整。

那些穿越危机依然基业长青的企业,往往都把收缩看成是一种有序的、蓄势的行为,是为未来大发展所做的准备。

从更长的历史时间段看,如今的裁员潮,是中国公司成长的必修课。度过这样的调整,他们将会学到如何度过危机,如何更好地处理与员工的关系,如何理解公司在社会中的价值与责任,这是一场终究要面对的升级考验。

但与此同时,要想通过裁员甩包袱应对周期、度过危机,显然并不现实。从西方企业裁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看,裁员本身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再生,只有将裁员与促进管理效率提升的其他组织变革措施,如重新确立组织战略、调整组织结构、改革考核与薪酬制度、再造组织流程等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企业走出困境。

如果我们对标硅谷上一轮泡沫挤出时的痛苦,对于当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裁员潮中的个体来说,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事实上要远远好过当年的硅谷。移动互联时代所最显著的趋势是,个体价值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公平对待——零工经济、开放式创新、SOHO式就业……这些新就业形态,成为当大公司组织在面对调整时的稳定缓冲垫。而对于公共管理者来说,如何为这一部分缓冲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是稳就业的解决方案之一。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