न्यूज़ीलैंड
हिन्दी(Hindi)
साझा करें

如何突破专业的局限?

生活लेखक: 开智学堂
如何突破专业的局限?
सारांश人被自己的观念所禁锢

人被自己的观念所禁锢

参加过很多聚会,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虽然七嘴八舌很多话,可不管什么话题,能真在一个频道沟通的并不多,更不要说遇到知音,产生共振与激励。即使背景相似的小伙伴聚在一起,也能明显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每个人说的话,想的事,深深地受自己的思想理念系统所禁锢。年纪虽然相仿但在思维上可能相差几代人。

人是自己观念的囚徒,被自己的观念所禁锢。可这些思想观念系统是怎么建立的?

我们只是认可自己的思想、观念,自然而然地产生自己的想法,并依据他们评价别人。可这些是对的吗?人们正确的思想从哪里来?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可曾反思自己的认知体系是否遭遇边界,是否需要升级?

质疑别人容易,看别人的逻辑谬误容易看得清楚,但是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的观念是怎么形成的,自己的思想体系是怎样建立的。所以要常常自省自己的观念,世界观和思维的体系。

人会被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深深影响

人有很强的专业气息或者工作特质,我们需要不断反省和检视这些影响是否禁锢了自己。

学习机械的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也比较机械死板,一板一眼。而电气专业的人比机械专业的要灵活和开放一些,但是比起软件专业和控制专业的人,又显得僵化和呆板很多。所以在一个机电产品中,往往控制专业的人容易成为系统工程师,容易对系统的全貌有完整的了解。

人受专业的影响根深蒂固,更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不自觉,很难看到这影响与局限。我们能看清楚地看到比自己僵化的人的僵化,但是不能理解在那些比我们灵活的人眼中,我们是一样的僵化。

hougarden

图片来源 Pixabay

新技术承载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僵化不是贬义,而是指视角的局限性。是一个人没有能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拓展自己的视野,没能跟上时代发展。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才有可能突破自己的局限。

技术不断演化。在工业时代早期的 16、17 世纪,机械是最主流的技术与学科,严谨刻板的理性思维占据了主导;到了 18、19 世纪,随着内燃机的发明,能动成了最热门的学科,机械系统加上动力系统获得新的生命力,以火车、汽车为代表的行业引领科技思潮,人们强调流程和规模化生产;19 世纪电磁原理的发明和应用开启了电气时代,电气成了最热门的专业;20 世纪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控制、软件、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一浪又一浪的快速发展。

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对人的思维框架造成冲击,那些能够突破自己原有思维框架的人及时转向,不仅吸收了新技术的精华,还再次引领新的技术创新与思维突破。

学习最新的技能,与时代同进步

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大家的态度迥异。

人的思想受专业技术影响很大,但是面临层出不穷的新鲜玩意,大家的态度确是迥然不同的。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虽然是学生,但是常常帮老师安装软件、重装系统,或者杀毒。当我们答应老师修电脑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怎么能不能修好,但是有股冲劲,说先看看是什么问题,然后上午搜索,根据网上的提示尝试,居然问题就一步一步解决了。

所以对于新技术,不是谁能不能学会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去学习的问题,是否理所应当地自我设限。所以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学习一些难的学问,多琢磨一些深奥的话题,可以作为将来的积淀。

附录:工业时代的变迁

hougarden

图片来源 作者绘制

工业 1.0:机械制造时代

18 世纪 60 年代,詹姆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从而开创了以机器代替人工的工业浪潮。这个阶段的机器制作粗糙,只能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且机械设备还没有电气自动化控制的概念。但其首次使用机器替代人工的理念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

工业 2.0:电气化时代

19 世纪 70 年代,新的能源动力和电力应用拉开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 序幕,工业 2.0 的机器和动力相较于工业 1.0,有着非常巨大的进步。此时的机器有着足够的动力,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高效新模式。与此同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也促使人类之间的通讯变得简单快捷,信息在人类之间的传播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工业 3.0:信息化时代

20 世纪 40、50 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一场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 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在此阶段,生产效率、良品率、分工合作、机械设备寿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工厂大量采用由 PC、PLC/ 单片机等真正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 一些「脑力劳动」。

工业 4.0:万物互联时代

工业 4.0 的时间比较模糊,2010 年 7 月,德国政府通过了《高技术战略 2020》,把工业确定为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工业 4.0 旨在将一切的人、事、物都连接起来,形成「万物互联」。在这张「大网」里,工业「高度自动化」将转向「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工厂」模式,推动整个社会的智能化。

工业 5.0:人机协作产业

当全球都掀起建造智能工厂和生产数字化通信产品的风潮时,在产品制造中找回人性化的一面成为了一种更新的趋势。这个趋势名为「工业 5.0」,又被称之为「人机协作产业」。

在生产过程中,机器人只有与工人或操作人员的频繁良性协作,其自动化才能更好的发挥潜能。

传统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中,往往需要繁杂的编程和漫长的精力做设定,而能够做到的也仅仅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工作。然而,新型协作机器人能够直接与人类员工并肩工作。

在人机协作领域中,人与机器得以互补和促进。工人可以加入人性化元素,使产品个性化,而协作机器人可以事先进行产品加工,或是为工人备妥需要加工的产品。机器人的使用不代表工人将被替代,而是增强工人的能力,并且让他们能够使用协作机器人作为多功能的工具,从而完成更加繁重和危险的工作。工人则可以发挥创造性,处理更为复杂的项目。


转载声明转载声明:本文系后花园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后花园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